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功能与作用在后期节目制作中,非线性编辑系统,某种程序上能够担负以下多种电视制作设备的功能与作用:线性编辑系统、视频切换台、调音台、字幕机、硬盘录像(音) 机、光盘刻录(播放)机、标准信号发生器等。应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进行线性和非线性的高清、标清节目编辑,可以实现多种特技、效果、三维动画,素材可以共享和网络传输等。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技术与数字视频技术的完美结合,使得电视制作产生了一场革命,最为典型的要数非线性编辑与制作的网络化。整个制作与编辑是在键盘的敲击和鼠标的点击下完成的。以非线性编辑代替了线性编辑,以“盘基”存储代替了“常基”存储。  相似文献   

3.
<正>非线性编辑系统启始于电视台节目制作中,并且随着数字存储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成本进一步降低,许多中小电台公司纷纷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提高其节目制作效率。本论文通过对非线性编辑技术、非线性编辑系统构成分析,并结合电台实际工作需要研究非线性编辑技术在电台节目制作的实际价值。非线性编辑改变了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实现了电影编辑和电视编辑优势的整合,利用非线性编辑技术有效提高了  相似文献   

4.
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以照片、底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非线性编辑系统是相对传统上以时间顺序进行线性编辑而言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拓展的计算机系统,它应用计算机图像技术,以计算机为平台,配以专用板卡和大容量SCSI高速硬盘,采用相关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对计算机中各种原始素材进行编辑制作,完成视频音频资料的系统过程。  相似文献   

5.
不同于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直接以帧或文件的方式迅速、准确的存取素材进行编辑。这种编辑方式在编辑时,素材长短和素材间的顺序可以不按制作长短和顺序进行,能自由的改变素材的顺序和长短,目前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笔者基于我国目前用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对MPEG文件的导入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电视技术数字化及计算机技术在存储容量、数据处理技术和处理速度等方面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与传统的编辑制作系统相比,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素材编辑、特技制作、制作效率等方面的优越性和灵活性有了很大提高,但在信息处理容量、传送方式、节目和资源的共享等方面还不够完美。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臻完善,基于网络技术和非线性编辑技术的非线性编辑网络已经大量应用于电视节目制作中,  相似文献   

7.
物理、电子以及时码剪辑是电视节目编辑方式的几个阶段,近些年随着数字传媒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的数字化设备运用程度大幅提高,非线性编辑方式在操作以及修正等多方面都对传统的线性编辑方式形成优势,笔者对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电视新闻专题制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编辑电视新闻节目的方式,从传统的线性编辑系统向非线性编辑系统转变。相对于传统电视新闻制作技术,非线性编辑系统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有效地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编辑的质量和水平。对于电视新闻质量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对音效视频的处理,将电视新闻数字化与非线性编辑系统完整地结合起来,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李杰 《中国传媒科技》2010,(11):78-79,81
非线性音频编辑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在广电行业视音频节目制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广播电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音频编辑方式——数字非线性音频编辑。以非线性编辑取代传统的线性编辑,不仅仅是编辑方式的改变,从深层次上看则是音频节目制作领域观念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0.
张洪林 《青年记者》2013,(20):131-132
非线性编辑系统凭借其灵活的系统配置、高度的系统兼容,以及集成、功能强大又方便快捷的后期编辑制作方式等特点,迅速普及,成为影视节目制作领域不可或缺的手段。1.素材长度调整。在调整素材长度时,非线性编辑系统通过时码编辑可实现精确到帧的编辑,同时可以参考编辑点前后的画面直接进行手工剪辑。2.素材的复制和重复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使用的素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数字视音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各地电视台纷纷进行节目制作和播出系统的数字化改造。电视节目制作从传统以录放机加字幕机的线性电编的模式,转变到普遍应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及非编制作网;节目的播出也从以录像机为主播出信号源、以基带模拟视音频信号传输的方式,逐步转变成硬盘播出服务器为源设备的数字信号播出方式;文稿编辑也逐渐从手写转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电视节目为了提高其自身质量,创造出符合观众审美的节目,对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应用非常重要。非线性编辑是在电视后期制作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可以实现制作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不仅可以保证节目的高质量,还减少了对外部设施的使用,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制作效率。为了促进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电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和发展,本文将对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在电视后期制作中的一些应用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有视音频板卡、视音频编解码以及渲染引擎。当这三个部分都提供高清的处理能力时,非线性编辑系统即具备了高清编辑能力。笔者以电视台普遍使用的大洋高清制作网为例,解析高清电视节目制作的关键技术和  相似文献   

14.
张永强 《新闻传播》2009,(11):61-61
非线性编辑方式在上个世纪70年代诞生,90年代初基于PC的非线性编辑设备在世界上开始出现并不断完善,对电视节目的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非线性编辑的节目制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5.
戴羽 《声屏世界》2006,(6):71-72
传统制作流程及其缺点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视制作工艺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从线性到非线性,从模拟到数字,从单机到网络,从AV到AV与IT相结合,从传统的磁带基流程到无带化工作流程,广播电视制作正朝着更好、更快、更节省成本的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摄录一体机的出现使电视拍摄轻松了许多。但是节目的复杂编辑和特技制作还是依赖于线性编辑系统,最流行的当属A/B卷系统。这时的制作工艺环节众多,操作复杂,修改起来也很麻烦。90年代中后期,基于板卡/解码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开始应用于电视编辑制作。此时的非编系统虽然能够集各种功能于一体,…  相似文献   

16.
袁国庆 《记者摇篮》2005,(11):63-63
随着电视领域向着数字化方向的快速发展,不断成熟与发展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及以其为站点搭建而成的非线性编辑制作网络正以其高效灵活、制作精良以及较好的性能价格比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电视节目制作领域的主流设备。尤其在许多省市电视台中甚至已经实现了电视节目制作、播出的整体网络化。因此,可以说电视节目制作设备已经发生了一次更新换代,即从以传统的线性编辑等模拟设备为主更新为以非线性编辑等数字设备为主.它在提高电视节目制作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也给电视节目制作带来了新的变革和新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电视编辑作为电视节目制作最后一环,是所得作品中重要的结构方法以及思维艺术。由非线性思维构筑的一种非线性的电视编辑系统,体现了编辑人员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创作理念。其思维方式的转变,可以为电视节目制作的创新提供新的模式,获得更多观众的关注和信心。  相似文献   

18.
电视编辑是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电视节目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视节目编辑过程中对于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提升了电视节目制作效率,减少了电视节目的编辑时间。这种非线性的编辑技术,相较于线性编辑有着很大的优势,加之其编辑功能的强大,被电视制作部门广泛运用。本文主要探讨非线性编辑技术的概念、特点,常见手段以及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我国电视制作领域出现了一股“非线性”热。许多电视设施制造公司如大洋、奥维迅、索贝都纷纷推出各自的非线性编辑制作系统,而全国各地的电视台、电视制作公司也都纷纷购买使用其产品,非线性编辑制作系统大有替代传统电视制作设备之势.然而时至今日,非线性编辑制作系统虽然在一些电视制作公司中站住了脚,但在各电视台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深究其中根源,就可以预测  相似文献   

20.
科技的高度发展促进了世界的进步,尤其是对现代人类影响最大的计算机,更是成为了很多人无法离开的东西。就拿电视这一方面来说,它的编辑方式也从线性过渡到了非线性的编辑,非线性的优点就是摆脱了传统技术的束缚,在视频的质量、清晰度上面有了很大了提高,特别要提到的是在制作时可以进行重复的改写与编辑,为非线性的的编辑技术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