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媒体是青少年所接触的主要媒体,收看电视节目在青少年课余生活中占据了较高比例。可见,电视媒体对青少年的吸引力。然而,正因为电视媒体对青少年具有如此的吸引力,电视节目的不良内容、电视广告的不良影响和不良的收视行为才会对青少年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暴力信息危害严重。有些涉案剧采用纪实手法,要案从案件重演到案件侦破,各种细节展现无遗。对还没有形成完善价值取向的青少年来说,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易引起由好奇引发的模仿行为。卡通片是青少年喜爱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然而,电视上播放的很多卡通片都带有暴力…  相似文献   

2.
在媒体融合趋势下,电视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存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积极方面主要在于促使青少年社会化、自我价值的选择和认同、树立人生的榜样和目标、对外国文化的吸取等;消极方面影响主要指有些信息会误导青少年的价值观、妨碍认知行为的发展、削弱接触社会的能力以及过度暴力内容引发的焦虑情绪等.应当在电视传播者以及社会、家庭和青少年自身等多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利用其积极影响,减小和清除消极影响,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郑凌 《声屏世界》2010,(11):25-26
大众传媒已成为青少年感知流行文化的强大推手。这种影响不仅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此,少儿电视媒体必须真正地了解、尊重、服务青少年,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加强电视节目的时尚感,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4.
黄艾艾 《传媒》2002,(5):50-51
作为一个从事了多年青少年电视节目制作的电视人,这些年来我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了,电视作为大众传媒中的一种强势媒体,正在对人们的生活发挥着它强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电视早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它的威力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潜意识之中。 正是因为电视所具有的强大  相似文献   

5.
<正>如今,大众传媒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对人们的思想、生活、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在众多的媒体中,电视的影响力是最不可忽视的。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正处在成长期,不谙时事,面对五彩缤纷的电视节目和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爆发,常常感到盲目无措和力不从心。他们对一些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电视节目,缺乏必要的鉴赏能力,从而产生负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也在不断减小,娱乐活动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是家家户户都配置的家电,对于新兴电视媒体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电视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电视节目的编排以及收视行为都对电视媒体的市场竞争力产生了重要影响.电视节目直接面对观众,观众的口碑是其继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这关系到电视节目的编排质量、水准、观众感官的反应.电视台的管理水平、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以及整个电视台的企业文化都会对自身开发的节目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电视节目编排过程中应用到的技术性和文艺性两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以提升电视节目整体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电视节目已成为少年儿童生活中的一部分,媒体有责任、有义务对其进行先进文化和知识的良性传播。随着电视技术和电视媒体的日益兴盛发展,电视文化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日益显著,这种影响在少年儿童的成长方面表现得尤为深刻。  相似文献   

8.
刘大强 《视听界》2004,(1):44-46
电视娱乐节目,经近几年的打磨,已在众多的电视节目类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样式,占据电视屏幕中一定位置。它不仅吸引着一定的观众群,来自正反两方面的评论也都很尖锐。由于它曾获得的高收视率,并将继续占据影视媒体的主要播出时段,电视节目制作人应当认真地分析电视娱乐节目发展规律,并把它作为时代特征十分明显的文化现象来进行思考分析。它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要文化消费形式之一,影响着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电视逐渐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与气质,尤其是近十年来在产业化的推动下发展尤为迅猛,但与此同时,电视节目的娱乐泛化、低俗化等消极现象也不容忽视。电视节目品质的下滑令观众失望,学界也提出了批评,政府更是三令五申地要求“净化荧屏”。那么,作为满足百姓精神文化需要的电视媒体,其节目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如今,电视已经成为最普及、影响最大的媒体,电视媒体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媒体之一,在传递各种信息的电视节目中,电视主持人是不能缺少的重要角色。当电视主持人承担着传达电视节目主题、与电视观众沟通等任务时,至关重要的工具就是主持人的语言。主持人的语言修养不仅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也对民众的语言素养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修养问题,应引起社会各方面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生活服务类节目是电视媒体中一类较为传统的节目。节目内容大多体现在节俭持家和生活经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品味的改变,因此对不同的电视节目有了新要求。一些新电视节目形式也正在这种要求下诞生了。那么作为电视媒体中的老字辈——生活服务类节目该如何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呢?这应当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轶哲 《今传媒》2014,(7):73-7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也进入了多种媒体并存多种媒体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中,电视媒体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势必要顺应媒体融合趋势,受之影响随之改变。文章旨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之下,探讨媒体融合对电视节目策划的影响。全文围绕现有电视节目的案例进行研究,从节目形态、节目内容、节目形式、节目营销策划等方面来分析媒体融合对电视节目策划的影响,同时分析媒体融合的渗透对电视节目的现状有着怎样的作用和启发,有助于了解电视节目策划的未来走向,推动电视节目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今媒介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正日益趋强,通过多种渠道加强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已势在必行。电视媒体是青少年最熟悉、最易接近的大众传播媒介,将电视媒体作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主体和样本,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不仅能增进青少年的学习成长,而且能有效搭建起宽阔快捷的交互平台,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众文化的迅速普及,电视媒体逐渐成为较为重要的大众媒体形式。电视媒体覆盖面较广且其影响力度较其他媒体形式比相对较大,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工作是电视媒体行业工作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电视节目后期具体制作工作特点入手,对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技术进行详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5.
郭鉴 《当代传播》2007,(6):83-85
电视作为青少年最普遍的休闲工具,毋庸置疑对青少年有重大影响.笔者认为,电视所引发的负面问题与电视素养以及电视素养教育的缺乏密切相关.在媒介素养研究领域,针对青少年电视素养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多,本文试从这一角度,探究人口学变量、媒体使用行为和观看电视时家人陪看情况等相关因素和青少年电视素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媒体时代的来临开始影响和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中,而电视媒体也逐渐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在当前电视媒体的传播发展中,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不仅是把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和桥梁,还起到控制节目的节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把控节目走向。因此这也表明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职业素养对整个节目传播发展的重要影响力,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对于地方台主持人该如何提升其内在素养,来进一步促进电视媒体传播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因此需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电视节目的发展中,文化类节目也逐渐普遍,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笔者从电视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着手,分析了当前电视媒体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足,探讨了利用电视媒体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策略,目的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电视节目是电视媒体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电视媒体把制作的电视节目提供给电视受众消费,以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吸引最大化的受众群体:同时电视媒体又把被电视节目吸引并依附于电视节目的受众销售给广告商,实现电视媒体主营业务广告的收入。因此,电视节目质量关系到电视媒体的生存,关系到电视媒体经营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柴哲朋 《东南传播》2016,(5):121-12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机早已成为千家万户不可或缺的电器。目前,电视已经成为我国覆盖率较高的媒体之一,我国现在儿童人口总数将近四亿,他们都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的未来同时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众所周知,儿童身心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从小所处的生长环境,而电视,作为我国家庭占有率最高的电器之一,显然是儿童最常接触也最容易接受信息的媒体形态。因此,作为伴随着电视节目成长的少年儿童,他们的生长环境与电视媒介息息相关,而由此应运而生的儿童电视节目在儿童生长环境中更是扮演了重中之重的角色。儿童在儿童电视节目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开拓眼界,但同时不良的儿童电视节目也在给儿童的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儿童电视节目现状的分析,希望引发大众对儿童电视节目的关注,趋利避害,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传媒产业的不断发展,电视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广泛。特别是对于6岁到18岁以下的在校未成年人而言,相对于家庭、学校教育和同伴影响,电视媒介以其特定的传播影响力对其价值观、人生观、暴力倾向等诸多方面起着特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控制电视媒介的消极作用,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是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青少年教育者、媒介从业者必须严肃应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