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2008,(11)
碳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在煤碳、石油、天然气、植物、动物、石灰石、白云石、水和空气中,碳最终几乎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地球上所蕴臧的煤炭,石油等矿物约含碳10~(13)t,可以转化成4×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分离控制技术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和煤炭等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出CO2的量在急剧增加。198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50亿吨,之后持续增加,至2004年已超过73亿吨。其中2000年至2004年期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增加3.2%,大幅超过1990年至1999年年均1.1%的增长率。目前我国每年CO2的排放量已  相似文献   

3.
大气甲烷源和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烷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单分子增温潜势约是CO2的62倍,目前大气CH4的浓度约为1.7ppm。甲烷的主要自然源包括反刍动物和一些昆虫的肠发酵及淹水土壤的有机物的厌氧分解。人类源包括煤燃烧、天然气泄漏、热带植物燃烧及垃圾填埋场.包括垃圾填埋场在内,土壤的CH4排放量约占全球CH4产生量的45%。  相似文献   

4.
一、复习要求。1.常识性介绍:灭火器简介:有机物;甲醇、醋酸;煤和石油、能源;我国煤和石油工业的发展.2.了解:碳单质常温时的稳定性和高温时的活动性;无定形碳;CO、CO2的物理性质和用途;CO和CO2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石灰和石灰石的用途:甲烷、乙醇.3.理解:通过金刚石和石墨,理解元素、单质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4.掌握: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取原理.  相似文献   

5.
地球正在变暖、冰川正在消退的消息时有所闻,海平面可能上升、某些岛屿和城市可能被淹没的预言令人忧虑。地球为什么会变暖?元凶是二氧化碳(CO)。早在1896年,科2学家就发现,燃烧煤所产生的C O会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2近百年来,随着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广泛使用,大气中C O的含量逐渐增加,它像薄2膜一样覆盖在地球的上空,使大气中的热量难以向宇宙空间扩散,人们称之为温室效应。减少大气中CO的含量、2控制温室效应已是当务之急。有些专家、学者认为,可以将C O“埋葬”到地下。21995年,英国煤业公司提出,每年全世界燃烧煤约放出的50亿吨C…  相似文献   

6.
数字新闻     
“好奇”号火星车最新的高精度测量表明,火星大气组成成分与地球大不同,这颗红色星球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氩气、氮气、氧气和一氧化碳组成,其中二氧化碳约占96%,氩气和氮气各占1.9%,而对生命至关重要的氧气则微乎其微.去年8月登陆的“好奇”号不仅发回了火星大气成分的详细数据,  相似文献   

7.
煤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矿物能源 ,世界煤炭的生产量、消费量和贸易量在多类能源中均居第二位。近年来 ,世界煤炭消费的总趋势是发电用煤(动力煤 )迅速增加 ,而炼焦用煤需求不旺 ,用量趋于减少。一、世界煤炭资源 全世界煤炭总资源量约 1 4 3万亿吨 ,其中探明储量为 3 7万多亿吨 ,而经过详查的经济可采储量约为 1 0 4万亿吨。足够全球几百年之需。地球上含煤地层的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 1 5 % ,其中北半球最为丰富 ,占全球地质储量的 92 2 % ,亚洲、北美、欧洲含煤密度均较高 ,其所占全球地质储量分别为 5 7%、2 9%、8%。南半球较少 ,仅占…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2008,(9):38-38
用手帕代替纸巾 现在孩子随身的书包或口袋里,都会有一包餐巾纸,如果全国每年有10%的纸巾使用改为用手帕代替,那么可减少耗纸约2.2万吨,节约2.8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7.4万吨。  相似文献   

9.
洁净煤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和消费国.我国煤炭资源的总储量为14380亿吨,到1987年年底已探明的煤炭可采储量7310亿吨.1991年,我国煤炭产量就已达12.4亿吨,居世界第一位.在我国,煤的利用方式主要是燃烧,而煤的燃烧,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最大污染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全国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中,有90%是燃煤排放的,1998年,全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2690万吨.全国排入大气的烟尘中,有70%是燃煤排放的,1998年,全国烟尘的排放量为1452万吨…  相似文献   

10.
吴志 《地理教育》2011,(5):22-23
据国际能源署(IEA)2008年的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石油消耗的57%将发生在交通领域。另有数据表明,一辆车年平均耗油约为两吨,每年排出的二氧化碳大约为5000千克,同时会产生大量其它有害气体。在超大城市中,30%的石油浪费在寻找停车位的过程中,七成车主每天至少碰到一次停车困难。  相似文献   

11.
1秒钟全球排放的二氧化碳达39万立方米,相当于32栋体育馆的容积因大量使用煤和石油等石化燃料,1秒钟内会有762吨(即39万立方米)二氧化碳气体被排放到空气中。这个排放量是1950年的4倍,其中的384吨因无法被吸收而不断地被蓄积起来,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这便是使地球产  相似文献   

12.
一、复习要求1常识性介绍:灭火器简介;有机物、甲醇、醋酸;煤和石油、能源、我国煤和石油工业的发展郾2了解:碳单质常温时的稳定性和高温时的活动性;无定形碳;CO、CO2的物理性质和用途;CO和CO2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石灰和石灰石的用途;甲烷、乙醇郾3郾理解:通过金刚石和石墨,理解元素、单质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郾4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郾二、知识结构碳及其化合物碳单质几种单质碳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 )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可燃性还原 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通常不可…  相似文献   

13.
利用贵州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贵阳中心区)(1∶250000)成果,对贵阳中心区土壤碳密度和碳储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贵阳中心区表层、中层和深层土壤全碳密度平均值分别0.68×10~4t/km~2、2.22×10~4t/km~2、3.15×10~4t/km~2,高于四川、湖南等其他省区,全碳储量分别为0.16×10~9t、0.53×10~9t、0.76×10~9t;(2)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密度较高,有机碳储量占全碳储量约90%,表明有机碳极为丰富,土地较肥沃,适宜于农业生产;(3)土壤有机碳密度随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及生态系统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4)区内(0~1.8 m)无机碳密度平均值为0.31×10~4t/km~2,无机碳储量为0.08×10~9t,仅占总碳量的10%.研究成果可为碳循环研究、生态环境影响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在CaSO4、SO8、HCl、NaCl、KHCO3、CO等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种,属于盐的有种.2.某+n价金属元素的硫酸盐与碳酸盐的分子量分别为a和b.当n为奇数时,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当n为偶数时,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3.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里,钠、碳、氧、氢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实验室需配制a%的盐酸w克,需要浓度b%的盐酸(b%的盐酸溶液密度为ρ克/厘米3)毫升.5.现有两组物质:A组:二氧化碳、盐酸、硝酸铜溶液B组:氧化铁、铁片、氢氧化…  相似文献   

15.
“温室效应”是全球大气污染的三大问题之一,备受人们关注,历年的高考试题均有涉及.随着综合考试的不断深入,“温室效应”已成为理科综合的热点,且常考常新.题目在正常情况下,大气中含有约78%的N2,21%的O2,还含有少量的CO2、水蒸气以及稀有气体和杂质.如果大气中CO2的含量明显  相似文献   

16.
赵雷 《科学教育》2004,10(6):35-37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大气体之一。本节教学内容以空气中CO2这一学生熟知的物质作为载体,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和氢气的性质、碳的单质的基础上,进行同化和顺应,使CO2的性质成为本节知识学习的核心,通过“如果空气中没有这0.03%的二氧化碳气体,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还能进行吗?”这一问题的创设,启迪学生思维,也便于教师运用学生在自然课和生物课里学到的植物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知识,引导他们去进行丰富的想象,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碳是大气的正常组分,是一种常见气体,它直接存在于动植物生命的摄取和排出中,与人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让我们一起来真正认识二氧化碳。1.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碳循环的主要载体自然界中各物质通过循环达到平衡,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碳的循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进行的。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的标志性气体“温室效应”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在媒体的报道中可以说是谈之色变,其实“温室效应”自“古”就有,它是由于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物质吸收的热量多于散失的而造成的。它使地球…  相似文献   

18.
1.健康出行1998年全球排出228亿吨二氧化碳,加剧了全球温室效应;其中高收入国家排放量占1/2,单是美国便包办了25%的排放量;低收入国家排放量则只占3%.  相似文献   

19.
答:根据最近的估计,地球上每年通这光合作用约固定1.55×10″吨碳,其中陆生植物约固定9.5×10~(10)吨碳,占61%,而水体植物约固定6×10~(10)吨碳,占39%。初中《植物学》教科书中谈的“地球上近90%的光合作用是由海洋中和淡水中的藻类植物完成的”恐有疑。因为,虽然江河海水体的表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但海洋平均深达3750米,海洋藻类主要分布在海岸带,而且,照射到水面的阳光,平静的水面反射损失6~25%,有波纹的水反  相似文献   

20.
二氧化碳的最大"出路""如果你酷爱食用贝类海鲜,那么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你可能正在为低碳事业作贡献。"在海洋生物大家族中,贝类、藻类看来不起眼,其实它们是拥有强大"捕碳、固碳"能力的"高手"。覆盖地球表面71%面积的海洋,是大量吸收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减缓气候变暖的头等"功臣"。人类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每年排放百亿吨的碳,其中约三分之一被海洋吸收,陆地生态系统仅吸收约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