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闻前哨》2014,(10):F0004-F0004
近年来,根据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我省新闻界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我省新闻队伍建设和宣传报道质量水平的提高。为进一步总结近年来开展“走转改”活动的经验,推动“走转改”活动深入发展,同时更好地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我会决定结合今年庆祝记者节,在全省新闻界开展一次“深化走转改与遵循新闻规律”的征文和研讨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闻前哨》2014,(9):F0004-F0004
近年来,根据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我省新闻界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我省新闻队伍建设和宣传报道质量水平的提高。为进一步总结近年来开展“走转改”活动的经验,推动“走转改”活动深入发展,同时更好地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我会决定结合今年庆祝记者节,在全省新闻界开展一次“深化走转改与遵循新闻规律”的征文和研讨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
"走转改"成为当前中国传媒领域的热门话题。"走转改"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常态;是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和新要求。本文从"走转改"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关系入手,重点阐述其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内涵的新发展以及两者之间的"互促互构"关系。这为当今新闻战线以及其他领域开展"走转改"活动提供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4.
袁桥 《新闻前哨》2012,(11):44-45
一年多来,全国新闻界"走转改"活动持续推进,成效显见。广大新闻工作者脚印大地,走边关、到矿山、进社区、入农家……清新朴实的文风扑面而来,带着基层气息、泥土芬芳的鲜活新闻层出不穷。受众感知我们媒体上呈现的新闻较前更有广度、深度、温度和信度。"走转改"为何能给新闻界带来如此大的变化?我认为关键是回归和遵循了新闻规律,让新闻采写阵地前移,  相似文献   

5.
自中宣部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以下简称“走转改”活动)以来,全国各级新闻媒体积极行动,记者编辑乃至播音员纷纷上山下乡、进工厂下农村、蹲田坎访民间,各大媒体开辟专栏,大量刊发来自最基层、最鲜活、最淳朴的新闻,确实让广大受众倍感一阵久违的春风,沁人心脾。笔者从业新闻工作多年,仿佛又看到昔日敬重的老记老编们身影,读到听到带有泥土和机油芬香的新闻。为啥要开展“走转改”活动?它有什么现实意义?如何在新闻界建立“走转改”长效机制?笔者结合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郎立斐 《东南传播》2013,(1):120-122
新闻界特别是广播电视系统正在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正在改变电视新闻的理念和表达方式。本文试图针对采访习惯、新闻理念、新闻伦理等方面对"走转改"带来的深刻影响进行探讨,以期引起更加广泛深入的思索。  相似文献   

7.
开展"走转改"活动,既是中央的部署,也是报纸提高报道水平、办出特色、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内在需要;既是培养队伍、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深化对新闻传播规律的认识、坚持和实践新闻传播规律、实现新闻本质回归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最近新闻界开展“走转改”活动.目前新闻界确实问题较多,要求到一线采写东西是应该的.但用“走转改”来要求党政机关是适当的,而媒体不是党政机关,记者不是领导干部.专业新闻传播是一种社会职业,其特征如马克思所说:“报纸的一般性质——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记者到一线不是领导干部体验生活,而是要能够抓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而且新闻有强烈的时效性特征.这些是不能通过简单地要求“走基层”就能做到的.当然,先从“走基层”做起,也是好的.  相似文献   

9.
刘意婷 《报刊之友》2013,(9):117-118
新闻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在全国新闻系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也产生了一大批锐意出新的好记者和“接地气”的好新闻。作为最基层的县区媒体,虽然身处基层,却受客观条件制约,往往又脱离基层,更需要贯彻“走转改”的精神实质,制作出贴近民生的好新闻。本文从县区新闻媒体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基层新闻单位“走转改”的必要性和基本方法,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产生有活力、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0.
正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是坚持新闻传播规律、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在历史新时期落实增强新闻传播公信力、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素养的有效举措。"走转改"活动应选好重点求突破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开展"走转改"活动,要着力抓好以下几点。善于发现热点——伴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接踵而至。这些热点问题包括城市化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城乡统筹问题、农民工市民化与养老问题、性别比失调问题、离婚问题、社会信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老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工作三十余年。我见证了改革开放给我省新闻事业带来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省新闻战线通过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和"走转改"活动,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和优秀新闻精品,媒体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也得到大幅提升,受到全国新闻界的肯定和关注。不过,我同时也看到,我省一些新闻媒体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  相似文献   

12.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真实、鲜活、公开是新闻的基本特征。真实,则是它最主要的特征。离开了真实,也就无所谓新鲜和公开了。新闻的任务、新闻的指导性等等,都是以新闻的真实性为基础的。近年来,通过开展“三项教育”活动、坚持“三贴近”原则、开展“走转改”活动.  相似文献   

13.
近日,李长春同志对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给予充分肯定,要求不断深化、持之以恒、务求实效。辽宁新闻界中一些坚持深入基层制度化、三贴近常态化的媒体,在这次活动中更进一步地将走转改机制培育成自身的新闻核心竞争力。许多新闻从业者认识到,走转改这一新闻人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不仅是社会通过媒体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14.
事实证明,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感受实践的脉动,吮吸生活的醇香,倾听群众的心声。正在新闻战线火热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仅构成了当下重要的新闻实践,而且逐步深化着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规律的认识,对于精品意识的强化,对于优良作风的坚守。作为一名称职的记者,首先必须带着紧迫感自觉"走转改",带着责任感坚持"走转改",带着使命感深化"走转改"。  相似文献   

15.
欧黔 《新闻世界》2013,(10):189-190
电视民生新闻的琐碎化、庸俗化影响民生新闻的品质。“走转改”活动的开展,有力推进着电视民生新闻的理性进程和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走转改”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的前提下,如何走出特色、走出新意,并使其成为新闻界的常态,成为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是新闻战线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紧密结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在开展的《倾听中国》“走转改”系列报道,从具体实践展开深入探索与思考,对如何通过加强策划,提升水平,创新机制,促进“走转改”长效化;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在“走转改”行动中积极树立媒体责任、弘扬主流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谢礼 《新闻前哨》2013,(4):56-57
【摘要】新闻宣传传播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以特有的表现形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实践意义,引发了新闻界观念性变革,是新闻战线遵循、运用、实践新闻规律,加强改进新闻报道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为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挖掘“走转改”的精神内涵和实践意义,从新闻报道的选题内容、表现形式、舆论引导、传播力影响等角度,对“走转改”的新闻实践作出思考和阐释,从而深化对新闻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好地用以指导新闻宣传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8.
谈琳 《青年记者》2012,(19):39-40
近年来,擅长讲故事的“华尔街日报体”越来越受到媒体重视,尤其是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与一线,基层紧密相连的“小人物”在报纸、电视上层出不穷.也许正是因为“小人物”的采写量大面广,容易让人麻痹大意,很多人在新闻实践中往往坠入“陷阱”.  相似文献   

19.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而电视新闻则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体现电视新闻的特色,就要做到按照新闻和电视新闻的定义去报道新闻。遵循新闻规律去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20.
贴近生活、为人民服务是延安新华广播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国广播事业的党性要求。新形势下媒体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对"三贴近"的进一步落实。"走转改"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就要重视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即保障"走转改"报道常报常新,就要注意遵循新闻价值规律;保障"走转改"报道常报常深,就要注意加大报道主题的提炼,改变主题平庸无新意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