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中,广西具有地理区位、民俗文化、人文往来等特殊性,被赋予国际传播的重要使命。需以特色、精准、立体思维提升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效能,实现从“大众”到“特色”的本土化传播,做好从“泛化”到“精准”的浸润式传播,构建由“平面”到“立体”的现代化全媒体传播格局,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2.
范明献 《新闻界》2007,(1):73-74
人际传播是人类社会最普遍、最频繁、最常见的传播类型。不同于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体间的亲身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具有直接、双向、互动的特点。电视传播,虽然身为大众传播媒介,但作为视听合一、声画并茂的电视媒体,正如同学者所言:“迄今为止,电视是所有大众传播媒介中最便于展现人际交流的媒介”。  相似文献   

3.
微博作为当下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实现了两大类信息的传播——事实信息和意见信息传播.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和重要传播工具,其有效使用是有规则、讲规律的.从微博传播致效的三个关键词——规则改变、系统协同、构建信任,我们可以准确把握住微博有效传播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4.
隋岩  李燕 《新闻大学》2012,(1):73-79
不能机械地以人数多少来区分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应当以传播过程中信源是否确定来判断.人际传播的信源是确定的,群体传播中大多信源不明.不确定的信源就会产生谣言、流言,带来风险,所以群体传播是风险性最高的传播形态.群体传播虽是谣言、流言的根源,但更可怕的是人际传播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谣言、流言从群体到人际的扩散过程中,人际关系的确定性使其由“黑户”摇身变为有“户口”的“合法人士”.新媒介本身并没有风险,也没有媒介技术决定论所宣称如此强大威力,它只是为谣言、流言在群体间和人际间的快速传播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陈希阳 《东南传播》2014,(12):26-28
对台传播是对外传播的重要构成之一。福建因特有的地缘、人缘等关系,是大陆对台传播最主要的前沿阵地。本文旨在分析福建对台传播体系构成的现状及问题,并基于当下传播环境变化的现实情况提出建议和对策。笔者研究发现,福建对台传播体系构成多样,善于利用有关资源,充分考虑到了受众的接受习惯;同时也存在报道失衡、回避矛盾、过于说教等问题。福建对台传播管理应统一有序,增加方言节目,进一步转变观念,突显平等交流意识,拓宽传播渠道,争取实现传播效果最优化、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宣传、新闻、传播三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弄清宣传、新闻、传播三概念,首先得弄清作为前二者的属概念的传播这一概念.沿传统的解释路径,不但说不清反而把传播解释得复杂、玄乎,所以,另辟蹊径,从传播的基元出发去解释,再把宣传、新闻作为传播属概念中两个相互交叉的种概念进行比较考察,就可揭示出三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在"媒介传播全球化"的形势下.新闻工作者所从事的是一种跨国界、跨文化的传播活动,世界上多种多样的文化通过符号化的媒体传播产品达成相遇、碰撞、理解、交融、吸收.在这一过程中,"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以其特有的语言优势逐渐成为全球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文化、商业、技术三重视角,围绕新发展阶段国际出版文化生态、市场生态和互联网生态的重构,将跨文化交流、对外出版贸易、科技创新进行结合,探讨中国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引领和推动国际传播实践,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文化、商业、技术三重视角,围绕新发展阶段国际出版文化生态、市场生态和互联网生态的重构,将跨文化交流、对外出版贸易、科技创新进行结合,探讨中国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引领和推动国际传播实践,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10.
吴琼 《中国广播》2013,(10):66-68
公益广告传播的是倡导社会责任的公益或公共信息,以期引起社会公众关注社会问题,进而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和现实行为,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笔者从公益广告的传播基点、心理以及策略进行分析,力图为我国公益广告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1.
在对228篇学术论文进行主题聚类和时区共现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情绪传播研究相关论文的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但总量占比较小;热点议题集中在传播机制、传播特点、传播效果等方面,同时与突发性事件、社交媒体、舆情治理和媒介技术的相关研究呈现深度互嵌态势;Python-SentiStrength、聚类分析、模型运算成为情绪传播研究方法“主力军”,加速了情绪传播研究的智能转向;情绪传播理论拓展呈现缓慢且保守特征,缺少跨学科对话。未来,情绪传播研究应注重研究维度拓展、研究视角立体化及研究范式的动态转向。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5,(6)
新媒体以其交互性、开放性等特征成为民间公益组织传播能力提升的重要媒介。对于国内迅猛发展的民间公益组织而言,如何运用新媒体渠道提升传播能力以募集更多的公益服务资源、促进组织自身的品牌化建设成为当前的紧迫课题。研究发现,国内民间公益组织传播能力有所增强,但是总体传播能力仍然较弱。鉴于民间公益组织的传播能力整体较弱,缺乏科学合理的传播策略与传播规划以及专业网络传播人才等问题,需要从传播策略与规划、寻求培训支持、培养组织专业传播人才等方面来提升民间公益组织的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数字基础设施的蓬勃发展推动社会步入数字时代,数字媒介和技术的介入造就了传播的全新图景。本文以媒介生态为认识工具,阐释了媒介生态视域下档案数字化传播的价值。通过分析媒介生态视域下档案数字化传播面临的各种挑战,从优化媒介生态环境、协调媒介竞合关系、打造传播内容的全息呈现、增进传播受众的情感认同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章试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美、日、韩三国青少年阅读推广经典案例的传播要素和传播技巧,借此为我国青少年阅读推广工作归纳经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环境传播是传播学领域的新兴学科,我国环境传播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笔者在对当前环境传播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环境传播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将来环境传播应向传播视角多样化研究、传播形态多元化研究、跨文化研究和环境传播教育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对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与网络传播产生深刻的影响。探究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中传者身份的表征与身份传播的作用模式发现:组织传播中身份的作用既是组织统一性的维护,也是组织结构的维系。大众传播中传者身份则体现为媒介身份和受众身份的双重博弈,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形成的统一身份认知相融合,以促使社会共识的形成以及社会角色的多元化构造。传者身份在传播过程中一方面是个体融入社会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是社会束缚的表现。传者身份在不同的语境下以不同方式影响个体的信息传递和交往活动。网络传播中的身份则重新划分为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互联网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带来各个传播环节的不稳定性,使传者的身份作用更加凸显,并将原有的传播类型转化而出现传播类型边界的消融。在互联网环境及其影响下,网络传播导致传播边界的消融与身份传播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政治传播的主要目标是联系群众,为实现人民解放做充分的前期准备;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任务为政治认同的塑造与国家化传播体系的建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政治传播表现为传播内容求实化、对外宣传主动化等多方位传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对内加强文化自信建设、对外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特点。百年来,依靠党中央领导与全体人民的智慧凝结而成的政治传播宝贵经验,值得更好地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8.
常恒 《传媒》2018,(6):76-78
新媒体时代,口碑已经成为企业获取利益、提升自身形象必不可少的工具.近年来,以《大圣归来》为代表的国产动画电影在利用口碑进行宣传方面做出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国产动漫在口碑传播的过程中也出现高票房差口碑、口碑传播缺乏秩序性等问题.为提升国产动画电影网络口碑传播效果,需要采取挖掘共鸣点,形成自发的口碑参与、挖掘动画IP,深耕粉丝需求等策略,从而形成国产动画电影网络口碑传播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9.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碰撞,呈现出了调适、误读、异化现象.宗教传播中的这些现象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普遍存在,分析这些文化现象,思考它们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对当代中国文化传播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兰帅辉  尹素伟 《传媒》2023,(2):42-44+46
随着8K技术成为当前视频技术的发展前沿和视听媒介的发展方向,视频的非结构化信息存储和传播功能优势越发突出。本研究以北京冬奥会为个案,分析8K技术在体育传播领域中的应用与技术创新,讨论其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困境;分析其对媒介传播形态中具身传播、媒介格局变化、延伸畸形、意识形态偏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