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小祥 《海外英语》2012,(20):173-174,190
文化是某个民族在其生活环境中所特有的各种活动、思想、及其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物质形式的总和。源语中的文化负载词是具体文化背景的产物。了解和掌握源语文化负载词的文化内涵及译语的翻译模式,可以提高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敏感度,再现源语文化的传神之处。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某个民族在其生活环境中所特有的各种活动、思想、及其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物质形式的总和.源语中的文化负载词是具体文化背景的产物.了解和掌握源语文化负载词的文化内涵及译语的翻译模式,可以提高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敏感度,再现源语文化的传神之处.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镜子,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文化负载词是最能反映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内涵的词汇。当今世界,文学翻译是全球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文学翻译的跨文化交流目的。以《色,戒》英译本为案例进行文本分析和语言考察,研究发现蓝诗玲对文化负载词的归化翻译能够使得译文清晰流畅,意译法等翻译方法减少了跨文化交际的阻碍,但是面临源语文化内涵走失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张德福 《英语辅导》2008,(2):122-125
翻译研究与跨文化交际息息相关,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尤为重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翻译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涵化"的过程,追求在译语中保留源语的文化价值。因此,译者在处理文化负载词——颜色词时,只有尽可能采取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才能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和沟通,实现颜色词的跨文化建构,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5.
文化负载词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译性,本文针对文化负载词汉英翻译这一不可译性,提出了汉语拼音音译策略、音译兼意译策略及意译策略.译者应根据不同的对象、文本和目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李梁 《文教资料》2008,(11):49-50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负载词蕴合独特的民族文化,翻译中如何处理文化负载词已成为译者不可忽视的问题,它关系到跨文化交际的成败.本文在跨文化交际的视野下审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探讨其翻译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涉及到大量中国文化负载词,本文主要探讨该巨著中物质层、制度层、心理层、社会习惯及行为层的文化词汇翻译。探讨这些文化负载词的汉英互释有助于推动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科学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慧 《考试周刊》2012,(66):27-28
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课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主干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语篇分析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任务。汉英翻译中语境译词就是从篇章分析的角度出发,把握汉英语言由于不同思维文化的影响而导致的选词差异,引导学生恰当选词。语境译词也体现了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9.
在语篇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处理决定了跨文化交流的成功与否。跨文化交流的语篇翻译中,语义翻译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源语材料的文化内涵,交际翻译应是其重要的补充说明手段。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对颜色的感知不同,赋予了颜色词各种不同的联想意义,因而对色彩词的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以几种具体的色彩为例,对汉英色彩词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比较,并从跨文化的角度讨论了色彩词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介绍了汉英基本颜色词的相通及相异之处,探讨了其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及文化伴随意义,同时简要介绍了颜色词的几种翻译方法,旨在增强人们翻译实践的能力,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杨丽 《文教资料》2012,(16):38-39
本文从汉英数字习语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出发,分析汉英数字习语不对称关系及其相应的翻译策略,旨在指出文化内涵对于汉英数字习语学习和翻译的重要性,以促进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
汉英商标词实质上是一定文化的产物,在跨文化交际中又是一定文化的载体。本文通过对商标、商标词的文化内涵、功能。汉英商标词文化属性、特点的分析,探索汉英商标词跨文化解读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化负载词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译性,针对文化负载词汉英翻译这一不可译性,人们普遍采取汉语拼音音译策略,但是还是有部分人对这种翻译策略心存顾虑,因此本文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就拼音音译进行说明和研究,以期望消除人们对其的怀疑态度,从而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相似文献   

15.
汉语文化负载词是指那些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或习语。目的论强调"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策略来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不仅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更有利于准确地传递其文化内涵,进而更好地传播汉语文化,实现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在翻译中涉及到文化负载词时,往往很难在不同的文化中找到意义完全对等的词语,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入手,探讨跨文化交际语境下文化负载词翻译的难点及策略。  相似文献   

17.
汉语文化负载词是指那些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或习语,它们反映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由于其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其可译性若用传统译论的标准来评价则非常之低。但若从目的论的角度来探讨则其可译性大大提高。目的论强调“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其翻译标准是“充分”。根据该标准,只要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译文在译语语境中能充分达到翻译目的的要求,从而充分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不管译者采取何种翻译手段,管它是直译,意译,还是二者之中和,都可以认为该译文很“充分”,该源语文化负载词具有“充分”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英汉语中的文化负载词及其互译为研究对象,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简要分为:音译、音译加解释性翻译和直译,并论证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同任何翻译一样,商标词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涉及到语言规律、地域文化、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商标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商标译文信息的反应应该与商标源语接受者对商标原文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在翻译商标词时,译者应在等效翻译原则的指导下,尽可能将商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功效特色等效地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20.
公示语汉英翻译时译者必须要有跨文化意识,才能使译文为目的语受众所接受,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本文在分析公示语语言特点及公示语翻译中的文化失误表现的基础上,从跨文化意识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