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抽油杆断裂的原因主要有抽油杆热处理质量差、螺杆泵与抽油杆不匹配、抽油杆偏磨等因素;造成抽油杆脱扣的原因主要有抽油杆弹性变形能释放、液体回流影响及产能影响等因素;造成抽油杆撸扣的原因主要有产液对抽油杆螺纹的腐蚀、抽油杆螺纹加工质量差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抽油杆断裂的原因主要有抽油杆热处理质量差、螺杆泵与抽油杆不匹配、抽油杆偏磨等因素;造成抽油杆脱扣的原因主要有抽油杆弹性变形能释放、液体回流影响及产能影响等因素;造成抽油杆撸扣的原因主要有产液对抽油杆螺纹的腐蚀、抽油杆螺纹加工质量差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孙振勇 《内江科技》2010,31(3):91-92
黄沙坨油田是裂缝性边底水火山粗面岩油藏,储层属于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裂缝、孔隙等发育的程度、状况控制着油井的生产状态。本文介绍了油田注水开发特征,并从油藏裂缝发育状况、驱油效率、采出程度、注采井空间位置等方面分析黄沙坨裂缝性火山岩油藏注水开发的影响因素:并对火山岩油藏水驱规律、油藏动态变化取得了全新的阶段性认识,进一步完善了火山岩油藏注水开发评价体系。针对注水开发中存在的矛盾,通过控制注水强度、完善注采井网,延缓底水锥进造成水淹,调整和缓解油田开发矛盾,对指导油田下步开发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同类型油田注水开发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宋鸿斌 《内江科技》2013,34(1):144+149
孤东采油厂所辖主力油田—孤东油田于1986年按照"储量一次动用、密井网、细分层系、高速开发"的原则投入开发,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开发调整潜力愈来愈小,储采矛盾日益突出,产量形势日趋严峻。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勘探上面对探区面积小、探明程度高、勘探对象日趋隐蔽和复杂的地表条件对勘探的制约,难度和风险不断加大。开发上面对整体进入特高含水期、高采出程度阶段,自然保护区对开发生产影响比较大;资源有效接替矛盾突出,产量接替难度大;老区调整挖潜难度增大,开发矛盾比较突出;化学驱单元接替阵地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通过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提高储量动用率和油田采收率,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实现了油田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英萍 《内江科技》2014,(1):67-67,136
<正>本文针对油田开发后期,井况复杂,偏磨现象越来越严重,通过对造成油井偏磨原因的分析,提出应用多种采油工艺治理油井偏磨。几项工艺在偏磨井治理上各有所长,根据不同的井况选择合适的采油工艺措施治理偏磨。抽油杆在油管中上下往复运动是抽油机采油工艺最基本的运动方式。由于受井身结构、管柱组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油管、抽油杆在生产过程中必然造成摩擦损失,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田开发逐步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油井产出液中富含Cl<'->、CO<,2>、H<,2>S、细菌(SRB、TGB)等,这些都是导致油井产生腐蚀的主要因素,另外由于抽油井的偏磨使腐蚀加剧,导致油管穿孔和抽油杆断裂现象频繁发生.为此采用油管、抽油杆阴极保护技术来加以防治,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出程度可以反映剩余油的多少,从而为油田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影响采出程度的因素为开发和地质条件。本文根据某油田V层系油藏特征,应用流线模拟方法,建立非均质模型,分析不同采液速度、井距、平面渗透率级差、地层倾角等因素对非均质油藏采出程度的影响。根据不同平面渗透率方向性设计了反九点井网方式下的0°,45°,90°三个模版来具体研究,回归出采出程度的相关式,与统计分析所得的经验公式具有较好的吻合性。该方法为预测非取心井采出程度提供了有效途径,为油田开发方案调整、措施井层优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油田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以及放射性元素测井,井况恶化现象严重,使部分井的自然伽玛发生了异常,测得的自然伽马曲线与测井组合图上的自然伽玛曲线对不上或者标志层不明显,这就造成无法使用组合图定位井下工具深度或者使校深数据误差大;针对这种技术难题,技术人员进行了科技攻关,研究制定了可行性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电缆校深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刘海波 《今日科苑》2010,(10):46-46
油田开发已进入中后期,开发矛盾日益突出,油井的偏磨问题日益严重。除斜井和水平井外,直井偏磨现象也十分严重,管杆的偏磨严重制约了油田的开发,因偏磨造成作业的油井不断增多,既增加了作业费用,又降低了油井的时率。为此,本文提出了JY防偏磨抽油杆节箍技术,对该装置的技术原理及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着重介绍了该技术的防偏磨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永乐油田经过10余年开发,部分区块水淹严重,低产井比例逐年增加,造成地面资产闲置。但油田采出程度较低。为有效动用剩余油,提高采收率,针对储层发育特点,提出利用侧钻超短半径水平井开采剩余油,并分析永乐油田侧钻潜力。通过经济评价,得出侧钻与加密相结合的方式使油田开发效益更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抽油杆断脱造成的井下作业工作量在油田开发后期占相当大的比重,作业成本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大技术投入和强化过程管理,减少抽油杆断脱,已成为提高井下作业质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许莉宁 《内江科技》2011,32(4):152+84-152,84
本文介绍了油田注水开发特征,并从油藏裂缝发育状况、驱油效率、采出程度、注采井空间位置等方面分析黄沙坨裂缝性火山岩油藏注水开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抽油井的抽油杆、油管偏磨现象在油田开发生产中存在较普遍且抽油杆偏磨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偏磨现象导致油井检泵周期缩短,作业成本增加,本文在对渤南油田抽油杆偏磨躺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抽油井管杆偏磨的诸多因素,列出了防治偏磨的一些工艺,为今后治理渤南油田抽油井的管杆偏磨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留油田已进入了开发中后期,有杆泵抽油已作为油田主要的采油方式.文章针对文留油田抽油杆断脱频繁这种现象,对油田开展了抽油杆断脱机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好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钢质连续抽油杆应用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油杆是把抽油机动力传递给井下抽油泵的重要部件,承受交变载荷的作用和受腐蚀介质的侵蚀,工作环境恶劣。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地层能量不断下降,泵挂深度逐年加深,综合含水上升,油水润滑介质的改变——由油包水改为水包油,出砂、结蜡、油稠等因素使抽油杆、油管偏磨日益严重,已成为油田生产中的一大公害,虽然在治理  相似文献   

16.
在有杆抽油系统中,由于井身结构、杆柱所受的交变载荷、产出液的严重腐蚀等因素导致杆管偏磨,降低了抽油杆的强度,导致抽油杆断裂、油管磨穿,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缩短了油井的免修期.采取油管锚定、底部加重、抽油杆扶正、合理选择工作参数等多项措施进行偏磨井综合治理,在渤南油田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地减少了杆管偏磨,延长了油井免修期.  相似文献   

17.
王春旭 《内江科技》2009,(11):95-96
在有杆抽油系统中,由于井身结构、杆柱所受的交变载荷、产出液的严重腐蚀等因素导致杆管偏磨,降低了抽油杆的强度,导致抽油杆断裂、油管磨穿,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缩短了油井的免修期。采取油管锚定、底部加重、抽油杆扶正、合理选择工作参数等多项措施进行偏磨井综合治理,在渤南油田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地减少了杆管偏磨,延长了油井免修期.  相似文献   

18.
彭斌望 《内江科技》2010,31(9):101-101
孤东稠油区块GD827、KD641等区块属敏感性稠油油藏,其油层具有胶结疏松,泥质含量高,油稠等特点,由于地层敏感性强,且具有多重敏感性,注蒸汽过程中粘土膨胀,堵塞喉道,造成渗透率下降,注汽压力升高,注不进汽,影响开发效果。针对敏感性油藏特点,在借鉴国内外油田开发经验基础上,开展了CO2热采增效技术研究,来提高储层的采出程度,对实现孤东敏感性稠油油田的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油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较多,对于处在农业区的开发区块来说,开发活动带来的占地影响是最主要的生态影响因素.虽然井区的井场、站场、管线等实际占地面积较小,但占用土地使原来的土地结构发生变化,因而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结果.本文以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对油田开发造成的生态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朱凯  景江华 《内江科技》2012,(1):138-139
油田的可采储量,是油田开发建设的物质基础,因此,需要准确地加以预测和确定。文章介绍了可预测油田可采储量的不同方法,包括水驱特征曲线法、产量递减法、含水率和采出程度法,相关经验公式法在油田中的实际应用。同时对童章宪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法根据水油比和含水率的关系做出了改进,找出适用于本油田该区块的关系式,准确预测了本油区的可采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