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更是化的翻译。但翻译中的化总是要通过语言的转换才能再现,因此,化对比必须基于语言对比之上。“英汉语言化比较与翻译”即“英汉翻译语言化对比研究”,是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与英汉化对比研究的合而为一,它既是英汉翻译研究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英汉翻译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基础科目和培养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语言对比”或称“语言比较”,是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通过不同语言的比较来深入认识语言的特点,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70年代,吕叔湘先生写过一篇题名为《通过对比研究语法》的文章,他说:"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语言也是这样。"吕先生的文章谈了四种对比法,分别是汉语和外语对比、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对比、汉语普通话和方言对比以及汉语普通话内部的对比。在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对比这一部分,吕先生举了两个例子:自己骗自己。自欺欺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微微地笑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72):82-83
对比研究是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比较热衷的课题和研究方向。汉语和俄语不是亲属语言,前者属于汉藏语系的汉族语,后者属于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对两种语言的前后缀构词方法进行对照比较,通过这种对比研究寻找两种语言构词体系的异同,以促进外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英俄语常用介词的简要对比余及人,包培珠1.随着国际交流范围的扩大以及外语教学和翻译的进一步发展,对不同语言进行比较研究在欧、美与前苏联及我国蓬勃兴起,成为当代语言研究的重要潮流,并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语言学分科一对比语言学。语言的对比研究服务于外语教...  相似文献   

6.
从趋向补语的意义、句法形式、语言对比三个角度对在日本所发表的汉语动趋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中国学者和日本学者进行汉语研究时都是从语言事实出发,注重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与中国的研究成果相比,日本的动趋式研究也运用认知及配价理论而且多数注重具体的应用;不同之处是日本学者比较注重个别词的研究,另外以汉日对比为研究角度的成果比较多。  相似文献   

7.
曲燕 《教育探索》2006,(9):70-71
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是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最基本途径和方法之一,是翻译研究系统化和科学化的依归。“英汉语言文化比较与翻译”是语言对比和文化对比的合二为一,既是英汉翻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也是英汉翻译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础科目和培养方向之一,应以“英汉翻译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统一术语确立科目名称.  相似文献   

8.
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对比语言学便是专门系统地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及其应用的一个语言学分支。与其他许多学科一样,对比语言学包括理论和应用两大方面。理论对比语言学的任务首先是探讨对比研究的合理模式和理论框架,以及进行语言对比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比如,要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我  相似文献   

9.
林芳 《英语广场》2023,(20):120-123
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不可避免地会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进行比较,特别是当学习者进行翻译时。因为翻译是一种涉及两种语言的活动,所以与对比分析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描述对比分析与英语学习、翻译行为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可以分为两种:微观语言对比和宏观语言对比。根据对比分析得出的差异结果,教师可以预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或会犯的错误,从而决定在教学中针对哪些语言内容进行重点处理。  相似文献   

10.
汉语和蒙语是通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形态类型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运用对比分析理论对这两种语言作出科学的比较,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理论,对现代汉蒙语言语音系统的元音系统作共时的对比描写。  相似文献   

11.
普遍语法(grammatic?generalis)孕育了比较语法(comparatio grammatic?,非亲缘关系),比较语法充实了普遍语法.阿尔斯特(1630)最早在"对比语言学"意义上使用"比较语法",谢贝兰(1774)最早清晰阐明了"普遍语法和比较语法".19世纪,伐特(1801)倡导"比较语言研究";施莱格尔兄弟(1808,1818)提出"语言结构类型";洪堡特(1810,1820,1836)彰显"比较语言研究"或"普通比较语法".20世纪,博杜恩(1902)提出了语言"比较"的三种类型;叶斯柏森(1924)意欲建立"新的比较语法";沃尔夫(1941)明确区分了"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经历了普遍语法视野下的语言结构类型探讨、面向语言教学的语言异同对比、基于文化相对论的语言类型研究,迄今已开枝散叶;而语言类型研究逐步脱离了母体,形成一门新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2.
张颖 《双语学习》2007,(6M):130-131
语言与文化是同生共存的,不同文化的发展必然在其语言中体现出来,而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恰好充分反映出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本文通过分析汉英成语产生的文化因素,比较汉语和英语中成语的语义特点、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研究其共性和差异,进一步探讨英汉成语的跨文化对比翻译。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语言学除了两种语言结构进行对比研究外,同时对两种化进行对比研究。从语言到化对比,这表明对比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指明事物的异同所在不难,追究它们何以此异同就不那么容易了,而这些恰恰是对比研究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语言类型学是进行语言对比研究的一个极具借鉴和指导作用的理论,从类型学的角度对蒙古语和英语进行对比研究的文章非常少。本文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比较探讨了两种语言的语序问题,在总结出异同的同时,尝试性地解释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希望为蒙英语言研究与教学和蒙英翻译研究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5.
张静 《文教资料》2010,(13):40-42
对比是语言研究的传统方法之一,也是语言研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英汉两种语言语法特点的比较,具体分析汉语的语法特点,以加深人们对汉语语法特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对比是语言研究的传统方法之一,也是语言研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英汉两种语言语法特点的比较,具体分析汉语的语法特点,以加深人们对汉语语法特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否定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各种语言中都有一定的否定表达。当涉及到对两种语言中的某种现象进行解释时,通常会采用比较和对比的语言研究方法。该文将通过总结国内外关于“否定”的文献综述,从形态学的层面,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知识,将形态否定划分为显性和隐性否定,并重点研究了英汉显性的否定词缀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奥妙无穷的世界。在对语言的学习和研究中你会不时地惊叹它们是如此的神奇。文章以英汉习语为研究对象对英汉两种语言内在的对称美做出粗略的比较,以展示这两种语言美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人称代词是语言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英人称代词具有相同之处,也各有独特的特点。本文以"你"和"you"为例,对现代汉语和英语的第二人称代词进行比较,对比二者的异同,在对比中明确汉英第二人称代词各自所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可以产生正迁移或副迁移的双向作用,而语言习得的要点在于借助母语并通过寻求语言间的对应,转换关系来消除干扰,对比语言学的应用研究提供了途径与可能,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全面,准确,地道地把握词汇是重中之重,作为比较语言学分支的比较词汇学则更直接地服务于此目的,本主要通过英汉词汇搭配,词义及化特征方面的对比分析,从一个侧面展示对比分析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