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秦汉移民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移民屡见不鲜,而秦汉时期的移民更具特色。若论有目的、有组织、有措施的官方移民,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则首推秦汉。秦汉移民.更以其政治性、军事性和经济性特点见称于世,成为秦汉统治者拓展疆域、巩固政权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特有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2.
秦汉时期,是宗教与封建专制融合的时代,以方术、巫术为基础的宗天神学和谶纬神学得到统治者推崇,对秦汉政治、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秦汉时期许多封建礼制和典章制度,都源于方术及其相关的宗教信仰.而河北地区的燕赵故地,正是神学宗教盛行的地区.以大量史实为基础,研究秦汉礼制中蕴含的神学宗教,可剖析封建礼制与宗教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秦汉移民分为政治性、军事性、经济性三类。移民政策与当时中央政权与地方势力、中原王朝与边境少数民族势力的消长有密切的联系。秦汉称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影响巨大,而其完善的管理措施尤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4.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统一与巩固时期,同时也是封建统治阶级法律思想的大转型时代.这次大转型产生了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它不但引导当时社会的进步,而且对以后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立法活动起了指导和支配作用.秦汉时代的法律思想演变主要有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和一个反正统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凭借其优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吸引了大量的中原移民。本文主要探讨秦汉移民江南的几种形式,以及大量移民的进入对江南农业发展的影响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指出,由于移民流入江南呈现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致使秦汉江南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从而影响江南地区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也不宜过高评价秦汉时期农业生产力和农业发展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课本中,涉及到封建盛世,总是包含这样的含义:由于封建统治者注意统治政策的调整,从而社会矛盾得以缓和,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得以改善。而提及封建鼎盛时期“开元盛世”时期的经济状况,一般会引用诗圣杜甫的《忆昔》:  相似文献   

7.
“足下”是秦汉时期人际交往中普遍使用的尊称称谓,它最早产生于战国时期,主要用于对各国君主的尊称。秦汉时期,“足下”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不再是少数尊贵独享的尊称。而是成为社会大众都可广泛使用的尊称称谓。“足下”称谓内涵的嬗变反映了统治者称谓政策的改变,对称谓的形成、转变与演化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恰是促成统治者称谓政策改变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8.
由于历史和地缘方面的原因,二战后欧洲移民政策的发展变化对地中海地区的人口迁移产生了重要影响,北非五国出现了持久的移民欧洲浪潮。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在欧洲和北非国家都引发了复杂的社会问题,并对欧盟与北非关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长期以来,欧洲与北非国家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来解决移民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迄今仍面临多重挑战。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存在许多社会问题,如农民负担过重、官吏贪污、地方谊强危害社会治安等。秦汉统治者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对绥和阶级矛盾,维持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以后封建王朝统治政策的制定也产生了重在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统治阶级和普通大众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移民观念。认为古代统治者虽然有组织移民的行为,但是他们实际倡导安土重迁,用户籍制度、关卡制度等国家力量限制人口迁移,其移民观念是保守的。而普通大众因受到农业生产特点、交通条件、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不愿意轻易迁徒,但是因生活所迫,也经常进行迁徙,包括生存型移民和发展型移民。移民者的精神内核是积极谋求发展,追求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1.
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使黔首自实田”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在全国的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及伴随而来的土地买卖的出现,对农业生产以及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秦汉时期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已充分证明了这种积极作用是无可置疑的。然而,作为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特点之一的土地买卖在发挥其经济作用时,亦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关于土地私有制及土地买卖促进秦汉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少文章已作评述,本文仅就土地买卖对秦汉社会经济、特别是对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所造成的部分负…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女子教育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的女子教育在内容、形式和特点等方面都受到其时社会性质的制约。秦汉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转捩点上,整个社会既有封建化的烙印,同时又受到氏族传统的一些影响,再加之女性自身所处的阶级、阶层的不同,秦汉时期的女子教育既有突出的时代特征,又有封建社会女子教育的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13.
杨邦勇 《考试周刊》2014,(20):26-26
<正>分封制始于商朝而成熟于西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是进步的。然而,战国以后,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分封制的正统地位受到了新生的郡县制的挑战。秦始皇结束战国纷争而实现天下一统,从此开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汉朝在秦的基础上巩固并开拓了封建制度。秦汉两朝,统治者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角逐终于以郡县制的胜出而告一段落。笔者从分封制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课本中,涉及到封建盛世,总是包含这样的含义:由于封建统治者注意统治政策的调整,从而社会矛盾得以缓和,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得以改善。而提及封建鼎盛时期"开元盛世"时期的经济状况,一般会引用诗圣杜甫的《忆昔》:  相似文献   

15.
埃利斯岛移民接收站经历了美国政府确立外来移民接收制度、不断修订移民政策乃至进行重大改革的初始阶段.也见证了美国社会从世纪之交欧洲移民,尤其是东南欧移民蜂拥而至到20世纪50年代移民潮几度濒临断流的历史轨迹。美国在“埃利斯岛时代”的移民政策的变革同样极具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皇权神化是秦汉封建专制体制的主要特征.它渊远流长,对后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对秦汉皇权神化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后果进行探讨,对于了解秦汉封建专制体制的特征及其在历史中的作用,对于了解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原因,都是很有必要的。一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由于封建地主阶级总结了以往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经验,继承并发展了“王权神授”论,确立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儒、法、阴阳家相  相似文献   

17.
镇江地处长江南岸,是一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但无论在物质生活、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特征上明显带有北方的特征。这是因为自先秦至近代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大量的北方移民不断地南下,对镇江社会生活尤其是经济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移民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移民源远流长,绵延不断,一般可分为自发的无序移民和国家政权组织的移民两种。前者包括,以群体生存为目的原始移民,以个体生存为目的无序移民,古代的海外移民;后者包括,政治性移民,军事性移民,经济性移民。尽管历史上的移民背景各异、方式不同,各有其复杂的动因,但无论何种形式的移民,其实质都是一种对失衡的人类社会的整合手段。一般说来,移民活动具有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功能,能为稳定和巩固国家政权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方士是由原始巫师阶层演变而来的群体,是秦汉时期非常活跃的社会阶层。起初方士的主要活动是寻求炼制长生不死的仙药,扩大神仙思想在社会上的影响。由于秦汉时期的统治者特别是秦始皇和汉武帝特别热衷于不死仙药或是升仙,对方士尤为重用,方士们也积极利用五德终始说和封禅说干预国家政治,力求使方士、方术在封建政治中能占有一席之地,对秦汉时期的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美国和澳大利亚都经历了从自由移民到限制和排斥再到选择华人移民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国对华移民政策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两国对华移民政策都是特定的国际国内历史环境的产物,两国的移民政策的松动和紧缩决定于本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