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质旅游资源是在地球内外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资源.阐述地质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的基础上,对山东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由此,对山东地质旅游资源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提出了山东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
地质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山西省是地质旅游资源大省,但其地质旅游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如开发观念落后,基础设施滞后,开发层次不够,投资主体单一及地质旅游资源科学研究和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山西省地质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的现状,应该注重科学开发利用地质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3.
地质旅游资源是地质作用形成的特殊的自然资源。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一项系统工程,新疆具有十分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本文在阐述地质旅游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对重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新疆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中以旅游资源开发学和旅游资源学作为理论基础,以营口市地质地貌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营口市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山东地质旅游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旅游是知识经济时代旅游的一大趋势,山东地质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但目前对地质旅游资源尚没有完整的评价体系,本文首次尝试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山东地质旅游资源的特点,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提出对地质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旅游整合开发能使整个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区域达到"资源共享、位势叠加",从而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进而取得综合优势.驱动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参与区域旅游整合开发的力量主要有三种:整合开发所带来的协作利益、整体利益、规模效益、环境利益、风险的降低与创新效率的提高等系列利益的吸引力(Attraction),区内旅游发展自...  相似文献   

7.
在对遂宁市旅游资源调查并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理得出遂宁市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17个亚类,这些资源主要集中在大英死海、灵泉寺、广德寺、龙凤峡、宋瓷博物馆、金华山、高峰山、宝梵寺等景区中,并对这些景区资源进行评价,得出大英死海旅游资源属于五级旅游资源;广德寺风景区、灵泉寺风景区、宋瓷博物馆景区、卓筒井、龙凤峡风景区属于四级旅游资源;观音湖、平安寨森林公园、金华山等属于三级旅游资源;奎阁风景区、常乐寺风景区以及麻子滩等属于二级旅游资源。评价结果可以为遂宁市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林州市地质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林州市太行山区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地质现象,指出了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科学效益,使该区成为以科学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多功能旅游区.  相似文献   

9.
基于怒江大峡谷旅游环境的脆弱性、峡谷独特的旅游特色,分析怒江大峡谷的旅游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的扰动产生的综合效应,认为应把旅游资源环境评估作为旅游景区开发的必经环节;提出了怒江大峡谷旅游开发过程中加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游百里峡     
正百里峡是野三坡景区冠有国字招牌最多的风景区之一,我和妈妈决定假期到百里峡一游。天刚蒙蒙亮,我吃完饭就和妈妈一起往小区门口走去。一到门口,旅游大巴已经等在那里,我俩坐好,大巴向着野三坡开去。一路上,导游阿姨竭尽全力介绍野三坡的美景,我和我的小伙伴被深深吸引,迫不及待地想见识一下这位迷人的"壮汉"。车大约开了三个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百里峡,下车后顿感清爽,离开了城市的喧嚣,这里真是一片  相似文献   

11.
区域地质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质旅游资源的特征以及分类情况,建立了地质旅游资源的评价模型(资源个体价值评价模型和资源外部开发条件评价模型),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一综合分析法,即对资源个体价值和资源的外部开发条件进行了先分步后综合的评价;建立了地质旅游资源的评价因子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拟定了资源个体价值评价计算公式、外部开发条件评价计算公式和综合分值的计算公式,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严谨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依据Fuzzy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河北省地质旅游资源的质量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给出了地质旅游资源各要素的评价标准,确定了河北省地质旅游资源各指标体系的权重.经过复合运算得出评价结果,认为河北省各地质旅游资源总量相对应的地质旅游地开发等级较低,具有明显的空间地域性。  相似文献   

13.
香格里拉县虎跳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香格里拉”旅游热的兴起,虎跳峡以其险、峻、雄、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探险、猎奇。本从虎跳峡的自然旅游资源、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条件和现状以及开发利用的对策和措施等方面,阐述了虎跳峡旅游资源的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根据人类共同生存追求的最高境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虎跳峡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向发展。在自然观光旅游的基础上,扩展旅游项目,加强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既要努力改善落后的交通,又要尽量保护峡区原始的风貌;既要维护当地的经济利益,又要加强与相邻兄弟县的合作,使虎跳峡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桃花源原始生态旅游圈以"寻源"、"探秘"为主题,充分发挥与湖南桃花源、神农架、武当山太极养生旅游圈的比较优势进行开发,从而带动整个十堰南部山区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建设武陵峡、桃花源核心旅游产品,打造以女娲神话文化、上庸古国文化、桃源隐逸文化相衔接的观光、养生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建设竹山堵河源、竹溪十八里长峡、房县九道阴峪河峡谷等原生态景区,与神农架大九湖景区对接。以"吃在竹溪"为重点,开发建设竹溪"三贡文化"、竹溪菜等旅游产品,以及大仙山、鸡心岭、朝阳宫等特色文化景区。以诗经文化为重点,把房县打造成"诗祖故里·诗歌圣地"。同时,在十堰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的统筹领导和规划,打造自驾游示范区,重视十堰特色地域文化在饮食和旅游商品开发中的作用,以游客满意度为中心,制定生态文化旅游规范,保证旅游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旅游项目设计是旅游规划的核心,而旅游项目设计必须以旅游建立对旅游资源的充分深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这就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旅游开发评价.虽然长期以来在规划中也是这么运用,但是却一直没有明确旅游项目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关系,项目设计的方法研究也较少有研究.文中从旅游项目入手,明确了旅游项目设计与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关系,并建立了为旅游项目服务的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体系,同时初步探讨了基于旅游资源开发评价基础上的旅游项目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是旅游开发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由于经济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的限制,旅游资源非优县域开发更是面临种种困难,以滨州市惠民县为例,在对其旅游资源现状与发展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从旅游产品设计和开发战略两个方面对该县的旅游开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层次开发、滚动开发、创新发展三大主导性战略.  相似文献   

17.
对地质旅游资源的概念作了阐述,论述了赤峰地区地质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点,探讨了赤峰地区地质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体验旅游视角下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开发意义、开发形式与对策,体验旅游的定义、特点、类型、开发原则和对策.体验旅游视角下,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参与性、真实性、文化差异性和市场导向的原则,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有个性化设计产品、挖掘名人文化内涵、设计场景调动旅游者积极性、策划参与项目、开发名人文化旅游纪念品、留住体验记忆、完善导游讲解系统.  相似文献   

19.
伏牛山区县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虽然县域旅游开发起步较晚、县域差距大,但发展速度快且不断深入,旅游开发模式不断创新.然而,由于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整体观念,县际行政分割严重,结果导致旅游产品雷同、旅游市场竞争无序、旅游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制约了各县旅游业的发展.在分析伏牛山区县域旅游开发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伏牛山区县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四种可选模式,即生态补偿模式、环境教育模式、社区参与模式和县际联动模式.  相似文献   

20.
AHP法在襄樊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资源是开展旅游活动,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旅游资源质量的高低,开发潜力的大小,为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战略和资源开发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以襄樊为例,运用AHP法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以期能指导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