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选取比亚迪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对象,从企业资源编排视角出发探究企业创新链从构建到跃升的过程机理。研究发现:适配市场需求、政策规划及服务创新所形成的市场发展导向在企业创新链构建及跃升过程中起指引性作用;企业各阶段通过资源编排积蓄的创新资源和通过关系联结所形成的社会资本为其创新链构建提供了关系和资源基础;差异化资源编排行动与关系联结的交互适配过程展示了企业资源和关系权力位置的迭代进阶过程,是创新链模式跃升的资源和关系基础;企业技术随着其资源和关系权力位置从边缘到中心地位的变化实现了跨越,且技术跨越是创新链从“线性反馈式”到“多方协作式”再到“开放融通式”跃升的内驱动力。本文利用资源编排理论拓展了企业创新链研究领域,依托资源交换的社会关系性和资源动态关联特征拓宽了企业创新链构建及跃升的解释边界,为如何构建创新链并实现创新链“适时”跃升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2.
基于创新链的模具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模具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集群内企业协作的技术创新链,分析了技术创新链的结构、模型和特点,构建了以技术创新链为基础的模具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并给出了模具城技术创新平台的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制造业广泛深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体系、全球创新网络体系和国际贸易循环体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全球价值链和全球创新链双链关系日益密切。文章首先剖析全球双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逻辑,然后基于中国海关微观数据和制造业行业层面数据,利用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从全球双链视角切入探讨中国制造业增长趋势及其结构演变。研究表明:前沿技术持续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增速下滑却滞缓TFP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要素变动成因显示,不同于全球价值链抑制规模效率改进,由独立的单点式外部创新合作表示的全球创新链对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提升作用突出,而由研发合作创新-技术引进创新-出口产品创新形成的全球多环节链式交互作用能显著推动前沿技术进步。进一步地,全球价值链和全球创新链双链交互有助于规模效率改进。另外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更依赖自主研发创新。鉴于全球创新链对中国制造业TFP增长的核心驱动作用,文章提出要秉持系统性创新思维,建立全球价值链主动融入全球创新链,全球创新链内生驱动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策略,推动中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特定区域特定领域的产业创新链为研究对象,站在整个创新链的角度建立基于产业创新链的技术策略选择模型;以专利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在对所选领域热点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所选区域的技术比较优势,选择出最优技术策略;以山西煤层气产业创新链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未来的技术策略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全球创新链进行测度,能够准确衡量各国(区域、企业等主体)的创新水平,并对其创新实践进行指导,但现有相关研究尚缺乏对全球创新链测度的探讨,制约了该领域的量化研究。本文构建了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根据创新链相关理论,将其分解为“科学—技术—产品”环节,提出了“环节—联系—链条”的三层次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用以对国家、区域、企业等主体在某一创新领域的全球创新链中创新情况进行测度与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AI领域全球创新链的例子解释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的应用,并基于AI领域案例对中国在AI领域全球创新链中创新状况进行了解读。研究结论丰富了全球创新链研究,并为各创新主体明确发展方向以及国家创新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面向全产业链的“创新链”布局具有紧迫性与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企业作为极具活力的市场化创新主体,开始向全产业链中的各环节进军。然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与非连续性对企业创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出了严峻挑战,全新资源协同视角下的“创新链”管理框架亟待提出。研究基于有意义的创新(Meaningful Innovation, MI)范式基础,以“意义导向”(Meaning Orientation, MO)为核心,构建企业“创新链”管理的策源框架。研究提出,以意义导向为核心构建的企业“创新链”框架,将有助于实现“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显著提升新发展格局下企业“创新链”管理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2006—2019年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以制造业创新链作为中介渠道,分析人工智能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制造业创新链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人工智能对东部地区的创新链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与2013年以及之后相比,人工智能的单位变化在2013年以及之前的时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人工智能主要通过制造业创新链的投入和产出环节,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市场应用环节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创新链与产业链结合作为推动创新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的战略决策显得格外重要。以大科学工程的实施为实践案例对创新链和产业链结合进行分析,指出大科学工程通过产业的确定性来牵引组织创新链中的不确定性,并提出了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效结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知识创新链浅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蔡翔  肖岳峰  曾繁荣 《软科学》2001,15(1):2-4,8
知识创新链(Knowledgement-Innovation-Chain)这一概念强调了创新链的动力机制、主体构成、组织形式与管理目标。相对于其他创新模式,组织创新链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其主体构成可以从宏、微观两个层来理解。加强知识创新链的研究,对于开拓知识创新研究的视角,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以及为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技术创新链的行业技术创新平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屠建飞  冯志敏 《科技与管理》2010,12(1):37-39,44
行业技术创新平台是行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通过对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现状的分析,要发挥行业技术创新平台作用,需加强平台与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探讨了技术创新链的结构,提出了基于技术创新链的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并给出了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闽台TFY-LCD产业集聚中持续创新链的培育情况进行了研究,从创新供需链、创新企业链、创新空间链、创新技术链、创新价值链五个维度分析了TFT-LCD产业持续创新链的现状;剖析了闽台TFT-LCD产业各条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升级企业联盟、实践高端价值理念等促进闽台TFT-LCD产业持续创新链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史璐璐  江旭 《科研管理》2020,41(6):56-64
自20世纪末“创新链”概念首次提出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创新链研究已经成为创新管理领域的前沿热点话题。创新链研究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新的创新组织模式,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成果转化和突破式创新。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创新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过程性的视角建立了包括创新链构建、运作和结果的整合性分析框架,从创新链阶段设定、参与主体特征、链间协作、运作模式、节点衔接和创新链绩效几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评述,同时结合中国国情,探讨了中国式社会关系对创新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链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依附于产业创新链、技术创新链,通过一系列的价值增值活动来达到产业创新的目标.基于联盟项目,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价值网模型,揭示了联盟创新价值实现的机理和逻辑,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构建出新创企业"创新链多重网络特征—创业能力—创业绩效"的理论框架,将创新链多重网络特征解构为政治网络、技术网络和商业网络,将创业能力解析为创业认知能力、机会获取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三个维度,通过209家新创企业的问卷,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理论假设。实证结果表明,创新链内的政治网络、技术网络和商业网络对创业绩效均存在正向影响,创新链内的政治网络、技术网络和商业网络对创业能力的三个维度均存在正向影响,政治网络对创业绩效的作用被机会获取能力所完全中介,技术网络对创业绩效的作用被创业认知能力、机会获取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所部分中介,商业网络对创业绩效的作用被机会获取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所部分中介。  相似文献   

15.
丁雪  杨忠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2):10-18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1995—2018年的创新链相关文献为样本,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通过CiteSpace计量软件对创新链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新链的本土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全球创新链、制造创新链、科技服务、技术创新、创新驱动等11个聚类;创新链研究关注点从产业、创新链到产业链再到创新,基本遵从理论构建到理论应用的研究发展规律;创新链研究的前沿热点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以协同创新与技术创新为研究问题。最后,对未来创新链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运用DEA-HR-LCV三步法模型,测度与分析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系统内部融合程度及其制约因素。研究结论显示:(1)农业科技研发团队与农户技术效率的提升受制于其规模效率,专业协会组织作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与社会化服务组织,其技术效率显著高于传统农业科技推广部门;(2)专业协会组织的融入显著提升了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整体处于“协调且一般有效”状态,但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极弱融合”是主要制约因素;(3)农业科技系统内部子系统间尚未实现深度融合,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尤其是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间的“极弱融合”,其原因主要表现为科研及研发不足、农业科技推广与社会化服务不足与农业科技采纳与应用不足。据此,作者提出了加快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完善、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及构建与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科学时代,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线性模型”和“巴斯德象限”的底层逻辑不断演进,世界科学研究的形态逐渐向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各类要素系统集成演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深入实践“线性模型”和“巴斯德象限”的基础上,聚焦打造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闭环生态,坚持科学与产业一体设计、一体推进,构筑了“0—1—10”纵向融通重构和“10—∞”横向跨界整合的“蝴蝶模式”,并进行了体系化探索和系统化实践,有效促进了新产业、新业态的形成和扩展。  相似文献   

18.
<正>四川省科技厅召开了顶层设计组织重大科技项目情况汇报会议。农村处、社发处、高新处负责同志重点汇报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及公益民生重大技术需求调研论证情况、顶层设计组织重大科技项目进展情况。会议由罗治平副厅长主持,刘东厅长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发展计划处张雄处长汇报了自3月以来,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匹配资金链开展调研、论证产业链创新链的总体情况:截止汇报时,高新处梳理了5大领域  相似文献   

19.
李玥  邓倩玉  王卓 《科研管理》2023,(11):64-73
推进产业创新链与服务链深度融合,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化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运用扎根理论识别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与服务链融合因素,基于“融合因素-融合效应-创新绩效”SCP范式,构建创新链与服务链融合因素作用机制的概念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链需求、创新生态环境、服务链功能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与服务链融合的三类关键因素,且均正向作用于双链融合效应,作用效果依次增强,同时均能通过双链融合效应进一步正向作用于产业创新绩效。本研究丰富了产业创新链与服务链融合研究,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与服务链融合发展的战略规划及政策组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区域创新链的优化与完善,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本文针对区域创新链的协调度,从结构特征和运行机理出发构建区域创新链的研究框架,基于个性优势识别模型,运用熵权法兼顾五年创新水平,测度2015—2019年我国31省区市创新链优势环节和薄弱环节来分析区域创新链的协调机理。通过识别支配区域创新演化过程中的主序参量的方式,对我国区域创新双循环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探索我国区域创新链的演化机制。结果表明:(1)我国31个省区市的区域创新链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区域创新链总体上呈现“中部平稳-东高西低”的水平特征;(2)东部沿海区域创新链呈现良性输入与输出的态势,中部区域创新投入配比失衡限制了区域创新链的发展,西部区域地域限制和创新投入不足问题较为显著。由此,本文从巩固区域间创新联动发展机制、促进优势区域向弱势区域创新输出、合理分配创新资源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