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进生需要什么?有人会说,后进生需要鼓励,后进生需要温暖,后进生需要自信……如果一个学习上后进的学生这些他都具有,他又需要什么呢?他需要学习方法。 我的孩子在小学阶段曾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到了初一,新开设了英语课,孩子最初还能考及格,后来成绩渐渐下降,竟降到了30分。我的孩子不学习吗?他每天晚上都认真地做作业,英语作业更是抄了一遍又一遍。看到孩子在家里的学习状况,谁也不会料到他的英语只考30分。一次,他的父亲问他要英语卷子看。他由于害怕,就拿了别人的一张卷子和自己的一张卷子合起来,说他英语考了68…  相似文献   

2.
简单 《师道》2002,(10):36
1969年的一天,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和他的助手们来到加州一所小学,说要在这里进行一项实验。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从全校6个年级的教师中选出名教师让校长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被选出来的各年级中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从各年级中挑选了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我对你们还有一个要求,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的孩子一样,不能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6位老师…  相似文献   

3.
周六晚上,电话铃响了,是一位家长,她劈头就问:“星期五我的孩子是不是进教导处受批评了?”多年与家长接触的经验,让我深深体会到父母爱子心切,总爱维护自己的孩子,一听到孩子受委屈了就要向老师讨回“公道”,这个家长肯定也是如此。于是我平静地告诉她,她的孩子在作业本上写了一些不文雅的话,我才叫他到教导处,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家长明显有些不服气,忿忿地说孩子并不是那么说,说教XX科的老师看见他写这些话后,拉起他的衣服,把他扯了起来,还说一些同学经常欺负他,而老师却又相信其他学生而批评他……这位家长越说越激动。  相似文献   

4.
幸福的思考     
在启智学校工作的李老师,教的是一群先天残疾的孩子。一次,在讲到“幸福”这个词的时候,他顿住了。因为,他不知该怎样向这些不幸的孩子诠释这美好的词汇。在李老师看来,这些孩子从来就没有过幸福的体验。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个著名的实验中,从新招收的一年级新生中随意抽取30名学生,并告诉任课教师,他们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将来可能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智力水平。另外抽取30名学生,告诉他们的教师,这些学生智力水平一般,学前教育平平。八个月后,罗森塔尔进行了智力测验,那些随机抽取的所谓有发展前途的学生都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进步,而那些所谓智力一般的学生表现的进步却不是很明显。尽管罗森塔尔的研究受到了很多批评,但实验的结果却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的期望值,是否欣赏孩子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个著名的实验中,从新招收的一年级新生中随意抽取30名学生,并告诉任课教师,他们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将来可能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智力水平.另外抽取30名学生,告诉他们的教师,这些学生智力水平一般,学前教育平平.八个月后,罗森塔尔进行了智力测验,那些随机抽取的所谓有发展前途的学生都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进步,而那些所谓智力一般的学生表现的进步却不是很明显.尽管罗森塔尔的研究受到了很多批评,但实验的结果却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的期望值,是否欣赏孩子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老师”的记忆,大多聚焦于早年学生时代的班主任老师、语数老师。不得不承认这些老师平均花费在每个孩子身上的时间更多。我多希望当我两鬓斑白时,孩子能依然知道我——他的音乐老师,而不会像余秋雨在《老师》中所言:我尴尬地望着他,终究记不起他的姓氏。“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只凭和孩子每周一二节课的短暂相处,教授课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学生文化品位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未来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向。所以,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是教育者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那天,改的是期中测试卷子,学生答得好,我改得心情舒畅。卷子改完后,就发给了学生。第二天上课,我就发现了自己的失误:有两份不该得满分的卷子被批成了满分。课后,我打电话向这两位学生的家长表示歉意。一位家长说:“没关系,我已看出来了,已经给孩子指出了错误,并让他改正了。我还教育他要做个诚实的孩子,让他到你那儿把他的成绩改过来。说实话,得了满分,孩子还是蛮高兴的,让他改过来,他还有点不愿意。”另一位家长说:“没关系,我也看出来了。孩子难得得一次满分,心里特别高兴,他对我说:‘妈妈,以前我还觉得数学挺难的…  相似文献   

10.
第一境界:把学生当孩子。正确对待自己教育对象的教师才是称职的教师。把学生当孩子,你会宽容孩子的缺点,原谅孩子的过失。你不会因为孩子的一点错误而伤害孩子的身体。更不会挫伤他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曾经有一个调皮的学生因误会了老师对他的关心,便故意将墨水偷偷洒在了老师的衣服上。这位老师知道后什么都没说。只是给这位学生写了这样一首诗:“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彩霞,拥有了美丽;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后来这个学生幡然醒悟,主动向老师承认了错误。  相似文献   

11.
赵彦辉 《班主任》2023,(10):47-49
<正>“孩子写作业特别磨蹭,每天都要拖到十点半才能写完。”“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特别不专心,教育他好多次,都不管用。”“孩子是不是上课没认真听讲?我看他写作业时很多题都不会!”……当家长焦虑地和班主任倾诉这些问题时,他们并没有看到问题表象背后孩子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的缺失。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好习惯呢?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五个“一”行动。  相似文献   

12.
初秋的风寒意森森,他的心里却冰火交融——又一次,他的自行车被人放了气! 身为一个清贫的教师,他得罪的也只是那几个捣蛋的孩子,可是,这些孩子怎么就不知道这是为了他们好呢?他狠狠地打着气,心想,一定要抓住这个顽劣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昨天,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他请我拿笔记下他的地址或电子信箱———请我把他孩子的“操行评语”寄(发)给他。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孩子不肯给他看,所以……我拒绝了他的“请求”,我告诉他,我的“操行评语”不只是写给家长看的,首先是写给孩子看的,孩子看过之后才让家长看。那位家长很不理解。放下电话,我对这位家长又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是啊,以前我也发现过这样的问题:开学时,学生上交“家长反馈意见”时,成绩好的学生积极爽快地交了,上面有让孩子和老师看了都爽心的话;而成绩差的学生不是因为没有让家长签名而磨磨蹭蹭…  相似文献   

14.
脑筋弯弯绕     
李世荣 《初中生》2007,(1):74-76
一个聪明的国王想让一个诚实的孩子继承他的王位。他给他的三个儿子每人一包花种并告诉他们说,能使这些种子长出最美丽的花的那个人将得到王位。六个月过去了,国王来检查这些花。老大和老二都有美丽的花床,而最小的那个孩子的小块地里除了杂草什么都没有,更别提什么花儿了。然而,国王却选择了这个孩子继承他的王位。为什么?  相似文献   

15.
潜江市教育局利用暑期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三谈心”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一是与负责抚养的“隔代老人”谈心。全市各学校的所有教师对这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家访,了解这部分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帮助家长纠正一些不良的家庭教育行为。二是各班老师与本班留守学生谈心。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状况,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给予这些孩子学习、生活上更多的关爱,让这些孩子感受更多的温暖。三是让留守学生与父母谈心。要求学生给在外务工的父母写信或打电话,汇报自己在学校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让在外的父母放心。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90):30-31
小学低年级中有一部分孩子识字不多,朗读能力较差,缺乏阅读兴趣,被老师称为"特殊学生"。如何提升这些特殊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能力呢?因材施教,为每一位孩子制订个性化的朗读作业,并综合效果进行策略性的调整,这是一条可以尝试之路。而走这条路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充实识字储备,丰富朗读内容,优化朗读形式,变革朗读评价。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真正为学生定制一份属于他自己的个性化朗读作业。  相似文献   

17.
错误的关爱     
我的班上有位学生的父亲去世了,这个学生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葬礼之后,他来上学,大家都非常体谅他,尽量给他安慰。但刚刚上课不久,他就大哭着说头痛要回家。我信以为真,送他回家。后来,他的妈妈跑来告诉我,其实这孩子根本没头痛,是因为他的同桌送给他一支钢笔,使他觉得同学们都在可怜他;上体育课时,大家又处处让着他,不和他抢球,使他大受刺激,因此,不想上学了。我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原本对特殊孩子的那份特殊关爱,却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大家都没有明白,这时他怕别人看低了他,他需要的是大家和平常一样的目光,而不是怜悯…  相似文献   

18.
在作者看来,他是关心孩子成长的,“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学会真心的宽容和接纳,以一个老师的胸怀来正确对待这些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我们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要知道,每一次机会,对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都是一次美丽的希望”。作者认为,他通过和学生签合同的方式,让学生如愿地考上了大学,给了学生机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这一案例中,作者采取通过和学生签合同的方式教育学生,从结果看,“学生上网”这一事件似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给予,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么美好的舞蹈。”“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为学生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习提供空间。为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彰显和张扬自己的个性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20.
孙晋胜 《辅导员》2014,(14):109-109
去年秋天,又迎来了新一届的学生。在这群孩子中,一个叫小智(化名)的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像只敏感的刺猬,喜欢与所有人对立,经常吹着口哨,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据前任班主任介绍,他的成绩十分糟糕,又不听话,真拿他没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