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永生 《教育导刊》2004,(15):64-64
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和学生一起“玩”,这个“玩”,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和共同参与,它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交流的位置。在“玩”中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实施以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得以大力推广.教师力求在课堂中通过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可是我们发现:当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学习时,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学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学生有的东张西望,有的坐在一起七嘴八舌,有的甚至趁机做小动作,学生没有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新课程的推行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新的课程内容要靠教师去实施,新的课程标准要靠教师去实现,新的教学方法和规律要靠教师去探索。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教师应该是学习的合作者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不仅是身体走下来,心灵也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共…  相似文献   

4.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处发展。绝大多数教师无论从思想观念上,还是从教学行为上都有了积极的变化。但是,最近在听课中,屡次发现授课教师对该讲的内容不敢讲的现象,教师非常耐心地“鼓励”学生探究,学生却无法探究。课下与授课教师交流,才知道自从学习“新课程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后,  相似文献   

5.
在我接触新课程后,最大的感受是师生关系的转变。在课上、课后学生和教师的接触非常密切,可以就各种话题进行谈话。有一次,我跟学生一起玩双杠,学生们认为数学老师还会玩双杠,他们很开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墙”被推倒了,学生可以大胆提问,大胆质疑,而碰上不能肯定时,我可以大胆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一起研究。”师生关系的转变,彻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提问,老师就像他们的朋友。教师在和学生交朋友时,可以进行一些情感、态度的培养,真正和学生打成一片。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新型教师,所以教师应该…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活动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探索及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可见复习的重要。一些教师常常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简单罗列知识——做练习——讲练习。甚至有些教师在复习教学中会陷入“做试卷、讲试卷、再做试卷”的题海怪圈,忽视学生的情感,未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复习的效果不佳。针对这一情况,我一直在想用另一种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复习。下面就谈谈自己在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过程中的感想和领悟。一、尊重学生的复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新课程理念提倡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听到许多赞成的和批判的语言。交流结束后我让…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基本理念之一。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如何使合作学习成为有价值、有成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要求改变以往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帮助学生扭转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大力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广大教师期盼已久的,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一件大事。很多教师也在破旧立新,改变旧的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但是有些教师将“自主、探究、合作”这一有机的整体割裂开来,非常注重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新课程标准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中,它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传统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发现,有些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无视教材的特点和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如何在课堂上全面落实新课程所阐述的基本理念,许多教师还是感到茫然和困惑,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在此,我就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作粗浅分析,并就个人观点提出一些对策. 一、存在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在多数的数学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也组织学生讨论;有些问题亟须讨论,但教师为了赶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合作交流中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无效的、被动的合作学习,达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小组合作学习中凸现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文教资料》2005,(2):182-184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合作交流,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与群体合作功能,变“双向交流”为“多向交流”。教学中注重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已成为很多教师的广泛认识。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凸现的问题1.小组学习缺少有价值的合作学习题材。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在组织讨论。2.缺少独立思考的过程。问题提出后马上组织小组交流,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学生自主学习的惟一手段,往往部分学生还未进行思考,其它同学已经说出了答案,不…  相似文献   

13.
陈蕊 《河北教育》2010,(6):41-41
《新课程标准》以描述学生“能做什么”为主线,强调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交流与合作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也从中感受到了新课改的“甜头”。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教材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和忠实的执行者,而是与学生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81):75-76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所倡导的,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探究式教学正是这样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综合素质。将探究式教学应用到高中数学课堂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还是没能掌握探究式教学法的方法,从而影响了教学成果。以下是根据我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探究式教学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广大高中数学教师,使其能更好地运用到高中教学当中。  相似文献   

16.
九年制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地理教师感受颇深的是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了学习地理的实用价值。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与旧教材相比,新课程从教学内容的组织到课堂教学的实施均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在活动中渗透教学主题,在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探究、合作与交流中掌握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新课程、新理念、新要求,确实对广大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如何驾驭好新课程,我认为教师应逐步学会做到以下几点:一、学会鼓励、赞赏和…  相似文献   

17.
一、实施自主合作学习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与他人交流合作是未来一个公民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然而不少学生还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谈不上什么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结果造成在数学学习上产生两极分化,使不少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引进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8.
王建生 《河北教育》2005,(23):17-19
小组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小组合作,不能理解为一“合”了之。在有些只追求形式,不注重实效的课堂里,我们不时地看到一些这样的镜头: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各小组讨论。于是,一种有序的讨论是,小组内成员赶紧一个接一个地把自己的想法倾吐;无序的局面是几个尖子生抢着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处于弱势的学困生心不在焉地做着自己的事,或帮着尖子生“打杂儿”;  相似文献   

19.
一、新课程与合作学习2006年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具体目标中第三点提到: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谈到高中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培养目标中提出在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培养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英语作为学术性课程中的一大块,更要在教学上引导学生从“掌握学习”转化到“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在课堂教学中常常采用和学生们一起“玩”数学的策略。“玩”数学概括地说就是教师有趣味地教和学生有兴趣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才会有动力,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快乐。“玩”数学是我课堂教学的口号,也是我和学生建立起来的一种默契。那么,教学中什么时候“玩”?又“玩”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