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等级越来越高,其通车里程越来越长。随之出现的是公路施工中的高大边坡的数量增多、规模扩大。但往往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作用,路基边坡的崩塌、滑坡和剥落等损坏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高等级公路路基边坡的施工及养护质量、防治与加固应越来越引起公路施工、养护单位和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隧道洞口段边坡往往面临着滑坡、崩塌的危机。因此,如何对隧道洞口段边坡稳定性进行科学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技术是隧道工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这一问题出发,先分析了影响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的可能因素以及边坡破坏的各种模式,然后依据相应的边坡稳定性定量分析,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进行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3.
构建一定尺寸粘土质边坡物理模型,在该模型某一位置设置砂土层作为预设滑动面,分别在干土和饱水条件下从坡脚进行逐步开挖,观察其破坏现象;采用直线滑动面的极限平衡法进行整个开挖过程的稳定性系数的计算。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条件下边坡开挖后破坏现象有明显差异,干土边坡只呈现散状崩塌,并未发生整体滑动;饱水边坡呈现块状破裂,并最终沿预设砂层整体滑移。稳定性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饱水边坡的稳定性明显差于干土边坡。整个开挖过程中,干土边坡的安全系数从1.70下降到1.58;饱水边坡的安全系数从1.11下降到1.04。  相似文献   

4.
徐斌  陈赟  张楠  于洋  吕庆 《科技通报》2020,36(4):101-106
抗滑桩是加固边坡的常用方法,不同的抗滑桩设计方案会影响桩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与稳定性。本文采用数值方法来模拟桩土相互作用,建立了抗滑桩加固边坡的计算模型。通过以坡面位移突变为判据的强度折减法计算加固边坡的安全系数,同时获得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以某一土质边坡为例,分析了不同抗滑桩桩径及设桩位置组合下的加固边坡破坏模式,并从抗滑桩桩顶位移的角度来解释加固边坡破坏模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抗滑桩的设桩位置对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起决定作用,不同的设桩位置会产生桩后土体滑移破坏、桩前土体滑移破坏和桩身断桩破坏3种破坏模式;抗滑桩的桩径决定了桩的抗弯能力,从而决定加固边坡在发生破坏时是桩失效还是边坡失稳。  相似文献   

5.
针对公路开挖过程中的边坡破坏失稳问题,提出不同土质和开挖方法采用不同的稳定计算,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滑坡推力计算,分析开挖不采取支护和开挖并采用抗滑桩支护两种工况下的剩余下滑力,得出抗滑桩有效地阻止了边坡变形破坏,并达到最终稳定,表明公路边坡开挖过程中抗滑桩支护的强大效果。  相似文献   

6.
胡强  田冲 《科技通报》2019,35(7):200-202
宝峰寺滑坡因早期开挖山体形成人工边坡,破坏了边坡稳定性,后期在多次强降雨影响下形成滑坡隐患。本文通过现场勘勘察并在分析该滑坡特征及成因等的基础上,利用传导系数法和推力法简化方程式并计算滑坡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滑坡近期在雨季处于不稳定状态,旱季表层土体处于欠稳定状态。根据稳定分析及推力计算,滑坡区为整体滑移区,在确保治理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采取防治措施,防止其再次扩大范围,减少损失,确保居民安全。  相似文献   

7.
根据公路路堑边坡出现的滑坡破坏进行产生机理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处治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四川杂谷脑河狮子坪水电站地下厂房交通洞、排风洞、尾水洞、出线洞共有497m洞段处在Q2-3崩塌体围岩中,地质条件复杂,围岩不稳定因数多,施工风险大,现结合该工程施工对崩塌体围岩水工隧洞工程开挖支护关键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以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公路隧道洞口边坡常处于软弱围岩段,其破坏模式大多为平面滑动破坏。本文通过对大量公路隧道洞口边坡监测数据的归纳分析,同时对其滑动机理进行初步研究,总结了隧道洞口边仰坡破坏的5阶段发展模式。对隧道洞口边坡的安全施工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黎佳初 《科技风》2012,(15):104-105
在祖国经济繁荣社会发达的今天,人类工程建筑活动也得到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边坡(滑坡)等自然灾害现象问题也越发突出。边坡失稳造成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边坡(滑坡)治理设计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现代科学的的大力发展研究下,边坡(滑坡)治理设计方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本文介绍了边坡(滑坡)形成的条件与原因,并论述了边坡(滑坡)治理设计软件系统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1.
铜鼓县城郊林场滑坡是一个较典型的堆积体滑坡,滑坡位于陡坡上,公路切坡破坏了自然斜坡结构与力学平衡,在暴雨作用下诱发。滑坡前后缘变形活动特征明显,造成多栋房屋受损,且危及到下游县城安全,引起了省市领导高度重视,成为全省少有的几个专业监测点之一。本文分析了滑坡变形特征和形成机理,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滑坡治理和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吴义鹰 《大众科技》2012,(6):89-90,75
阐述了滑坡的基本特征,并研究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机制及演化过程;在成因机制分析基础上,采用传递系数法对该滑坡天然状态及暴雨情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为滑坡治理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性能,包括强度、刚度、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延性、能量耗散、构件破坏等的变化规律。本文从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损伤评价出发,采用九个墩柱的破坏性试验数据,通过基于位移延性系数的损伤评价模型和经典损伤评价模型对试验墩柱的损伤程度进行了评价,并比较了两种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王菲 《科教文汇》2012,(35):37-38
本文立足于独立学院培养人才的目标及方向,从翻译工作坊的定义入手,就此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目标做了较为具体的分析.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指出这种以翻译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大为推广,并提出了“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具体操作步骤.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责任意识,为他们日后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消除贫困,实现农民的脱贫致富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目的。自农村改革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农村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但任务还很艰巨,在反贫的同时出现返贫现象。当前返贫现象在农村还很常见,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应该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民生建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促进地区的和谐发展,防止返贫,实现农民的真正富裕。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破坏的价值源于创新的成功商业化。此过程中所出现的技术更替、企业重组、战略联盟等行为都是围绕着价值链而展开。本文试图在价值链视角下,深入分析创造性破坏过程的价值生成条件和生成机理。通过讨论不同的价值链治理模式对创造性破坏过程产生的影响,给出价值链治理模式的选择模型,以求对创造性破坏过程有一个更加透彻的认知。  相似文献   

17.
选用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相结合的治理措施在整治岩体结构松散、风化程度较深、岩体破碎严重的软质岩类边坡的工程实际中取得了良好的防护效果。这一治理方案措施避免了因切脚开挖产生的岩土体新的滑动;同时避免了由于软弱夹层而诱发的边坡上的次级滑坡。  相似文献   

18.
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条件等方面,阐述该滑坡群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通过传递系数法和Janbu法、Bishop法的滑坡稳定性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2号滑坡及4号滑坡目前整体稳定系数处于1.05~1.15之间,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雨季)整体安全系数处于1.00~1.05之间,处于欠稳定状态,3号滑坡、5号滑坡产生滑动后,目前处于暂时稳定,在旱季可保持基本稳定,在暴雨状态时3号滑坡、5号滑坡主断面的安全系数均小于1.05,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后,提出为提高滑坡稳定性应采取的工程加固措施,具有较高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杂多县孤儿学校滑坡,通过滑坡概念、滑坡的基本特征、滑坡的危害及潜在的隐患,对产生滑坡的成因及滑坡体进行了详细的机制分析,进而提出滑坡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滑坡灾害预测常用方法的研究,得出回归拟合模型和灰色模型的不足之处,进而利用模糊模式识别的方法进行系统建模,说明模糊识别方法在滑坡灾害预测方面较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