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探讨了回归前香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而后重点分析了回归后香港在新世纪的教育变革中学校德育的变化以及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记住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 知道香港和澳门的地位位置、范围和居民组成. 理解香港在国际交通、贸易、金融、旅游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及香港的工业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的香港学校德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港的学校德育因其特殊的国际环境、文化背景而呈现出自身的特点。结合回归前香港中小学德育演变的情况,对香港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课程设置及教学形式等进行介绍并作出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澳门回归是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结出的又一硕果.文章认为,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又一成功实践.澳门顺利回归以及回归后的澳人治澳,中国政府较好地运用了在收回香港问题上取得的经验,同时又根据澳门历史与现状的不同特点,采取了不同于香港的具体政治,进一步提高了一国两制的内涵.中国政府在澳门回归问题上采取的灵活务实的政策,是对一国两制政策运用于解决不同历史遗留问题作出的又一次具体诠释,必将对台湾统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97回归后的香港语文教育香港大学中文系施仲谋汕头教育学院中文系许序修随着97香港主权回归时刻的迫近,香港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已进人转型阶段。在这样的形势下,立足香港语文教育的实际,探索97回归后的香港语文教育,对于增长香港厂大师生的祖国归...  相似文献   

6.
随着香港结束百余年英国统治的历史、回归祖国怀抱“倒计时”的日益临近,香港教育界也与其他社会各界一样,紧锣密鼓地积极做好回归准备。近年来的迹象表明,香港教育界不仅与内地教育界的各项交流更为频繁,而且正步入实质性合作阶段,并加紧消除殖民化和迈向“中国化”。从香港教育界的回归信心来看,最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自发地对长期以来港英当局“殖民化”的教学政策作出批评与检讨,并积极深化与内地教育部门开展越来越广泛的学术交流。比如,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7.
香港回归。世界瞩目,1997年7月1日凌晨的回归交接大典,通过电波的传送,家喻户晓。尤其是各国的华人社会,掀起了一股爱国热潮,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放下生意,组团来到香港,与香港同胞一起欢庆回归。节日的香港灯光璀璨,维多利亚港两岸充满了节日的热烈气氛。香港特区政府为了保留香港回归的喜庆气氛,吸引更多的游客欣赏回归后的东方明珠——香港,  相似文献   

8.
明天,香港高等教育定能更好地发展——访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大学徐是雄教授本刊记者□李功毅/龚映杉香港高等教育是香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香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香港即将回归之际,香港高教人士在想什么,回归之后香港高等教育发展前...  相似文献   

9.
香港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及对我国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在文化教育方面,香港受西方影响较大,由于历史的原因,其教育制度基本上是英国模式,但香港毕竟是华人社会,因此又保留着浓厚的中国文化传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香港97回归的日渐逼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了解香港的教育现状及特点无疑是有所裨益的。当然,一  相似文献   

10.
香港’97前后法律如何衔接,’97之后法律的发展,关系到香港的平稳过渡和未来的经济发展。香港现行法律属英美法系。香港是一个多元结构的法域.香港回归后运用的法律有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予以保留的香港原有法律、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和继续适用的国际条约和国际协议。回归后香港现有的法律会有一个或存成改成度的过程,其法律发展的特点也与内陆法律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1997年7月1日,离开母亲怀抱一百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全国人民欢呼雀跃。时到今日,香港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香港的顺利回归及现在经济的繁荣,为澳门的回归奠定了良好的基  相似文献   

12.
迎回归香港问题学术研讨会纪要编者按为迎接香港回归这一中华民族的历史盛事,6月中旬,校科研处、学报编辑部及工会联合发起组织了“迎回归,香港问题学术研讨会”,我校一些从事香港问题研究或关注香港问题的专家、学者应邀到会,参加研讨。研讨会还得到校领导的关心与...  相似文献   

13.
下个月,香港这颗闻名于世的东方之珠就要回归祖国了。150多年浮萍般的飘摇生涯,使600多万香港同胞人心思归。眼下,对下个月香港的顺利回归人们已毫无疑虑.但人们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维护回归后的香港持续繁荣、稳定。在这个问题上.中央人民政府即将对香港实施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政策,无疑是维护香港稳定、繁荣的最稳固的墓石;但作为蕾潜的各行各业,如何以回归为契机,寻找发展的新机遇、探索发展的新思路、拿出发展的新举措,这却是蔫实中央政府的上述政策,促进香港繁荣发展的重点所在。说到此,人们…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人文地理、经济运作、货币体系方面阐述了澳门微型经济的形成及特点,就回归后澳门与大陆优势互补、构筑珠澳经济网、粤港澳经济圈、“内地+香港+澳门”经济一体化网络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回归前,香港政府在教育财政问题上没有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自由放任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回归后,面对高等教育的扩张,香港政府在学生资助和贷款政策的制定上更加积极,加之教育资助办事处的建立,以及跨国文化和人口因素的影响,回归后香港在资助和贷款政策上制定了更为具体的措施,颁布了有关法律文件,健全完善了保障机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其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上,在两地回归过程中,法律问题非常重要。两地法律制度从其形成和特点看有一共同之处,即都以宗主国法律为其基本渊源,但两者差异亦明显,首先表现在二者属于不同法系,其次表现在两地法律可行性与适应性差异。香港已顺利回归,而澳门法律正面对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实现澳门法律本地化,应从立法、司法、法学教育、法律宣传上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风雨10年回归路,香江光彩耀神州。回归10年,是香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照耀下生活的10年。摆脱殖民统治、回归祖国10年的今天,香港以全新的身份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特别引人关注的是香港青少年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8.
温家宝总理在香港出席回归纪念日庆祝活动的公开讲话中,引用了一首近代诗人黄遵宪的名作,勉励香港同胞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热爱香港,热爱祖国;建设香港,建设祖国。原话是这样讲的: 写香港的古诗不多,但是在飞机上看到香港美丽景色的时候,我  相似文献   

19.
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洗雪百年民族耻辱,实现祖国统一,这是大陆人民和香港同胞共同的夙愿。使这一夙愿即将变为现实的决定性因素是邓小平同志开创性地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就没有九七香港的顺利回归,也没有九七后的香港稳定繁荣,更不可能有祖国统一大业的逐步实现。 一、“一国两制”为香港和平回归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是上一世纪英国政  相似文献   

20.
胡少伟 《中学教育》2011,8(2):120-128
本文剖析了香港于回归前后公民教育的发展.因受前殖民地教育的影响,回归初期,香港中小学生的建构新国民身份教育进展不大;近年特区政府逐步加强推行公民教育.作为一个国际城市,在全球化的情境中,香港学校要以全球、国家和本土等三个层次向学生推行公民教育,以应对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