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三、从海中升起的土地不仅复活节岛的巨大雕像深深地吸引了人们,就连复活节岛本身也是一个谜。有人说它是已经沉入海底的文明古国——太平洲的残迹,有人曾说它是海上墓地或海上圣地麦加,有人说它曾从海中升起,也有人说它大部分沉入水下。复活节岛的许多传说和神话都讲到了  相似文献   

2.
<正>被称作"大西洲"的亚特兰蒂斯是一个传说中拥有高度文明的古代城市,在1.2万年前就已沉入海底。然而日前,法国一个匿名的"海底科学家小组"声称,他们在中美洲加勒比海的海  相似文献   

3.
当一头鲸在海洋里死亡后,它的尸体最终将会沉入海底,为那里独特的寄生虫、蛤、贝以及其他海洋生物提供食物。然而科学家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人类的商业捕鲸活动将可能导致这些“贪食者”的灭亡。海洋的深处通常都是黑暗而寒冷的,大部分的生物都以从海洋上部沉下的食物为食。没有任何生物能够提供比一条巨大的鲸尸更为丰盛的“晚宴”,当一头鲸死后,意味着突然落下的鲸脂、鲸肉,以及骨骼多达160吨。早在1987年,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史密斯曾乘坐“阿尔文”号海洋地质调查深潜器对一块海底区域进行考察,他无意中在一具沉入海底的鲸骨架上…  相似文献   

4.
正"大西洋上曾有一座宝岛,富饶而美丽,岛民都是海神波塞冬的后裔。但是后来,这里的人类变得平凡又堕落,失去了神明的庇佑,在与雅典城的战争中彻底战败。在一朝一夕之间,冒犯了天神的罪岛便被海水吞噬,永远地沉入海底。"关于亚特兰蒂斯的经典描述只是个传奇故事,但是在太平洋西南  相似文献   

5.
1893年,一个叫莱克的美国青年历经千辛万苦,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小型潜艇.它靠压载重物沉入海底,然后利用轮子滚动在海底潜行.可这艘形同柜子的潜艇稳定性不佳.莱克苦思冥想,也未能获得改进潜艇的良策.……  相似文献   

6.
正风无处不在,它经常以它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整个人类的历史。1912年,英国南汉普顿,一艘巨轮驶出港口,它就是泰坦尼克号。人们乐观地认为,这艘船可以从英国直接向西航行,穿过凶猛的西风带,向北美洲驶去。然而,只过了短短5天,泰坦尼克号就在北大西洋撞上了冰山,沉入海底。而把冰山吹入泰坦尼克号的航道的,正是北大西洋盛行的西风——那个蒸汽船自以为已经击败的对手。  相似文献   

7.
正富丽堂皇的庙宇,临街而立的房屋,现代化的港口设施,描述市民生活的巨型雕像……这是陆地上的某一座现代化城市?不!这是已在海底沉睡千年的埃及法老城。伟大的发现2000年6月3日,法国海洋考古学家弗兰克·戈迪沃向全世界宣布了一个惊人消息:在亚历山大港附近的地中海海底,考古队找到了已失踪1000多年的古埃及法老城群:赫拉克利昂、美诺西斯、卡洛普斯和托里斯。在这些深藏于海底的古城中,法老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生物学家对死于公海的鲸的去向十分好奇。早在1934年,丹麦动物学家奥格斯特·克罗伊就推测,死鲸沉入海底,被深海动物慢慢吞噬。然而,直到半个多世纪后,研究人员才真正发现死鲸的去向。  相似文献   

9.
当人类的第一位祖先从地球上站起来后,便拉开了缔造历史的帷幕……人类在艰难的生息繁衍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当我们面对着东非发掘出的远古人类头骨化石;当我们面对着复活节岛的巨石雕像;当我们面对着“永生的神牛”;当我们面对着雄伟的金字塔,不禁疑窦顿起、百思不解……人类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黄、黑、白三种不同的肤色能说明人类有三位祖先吗?沉入海底的废墟真的曾是繁华的乐园吗……让我们带着疑问,回溯这段漫长的沧桑历程,启开尘封万年的历史大门……  相似文献   

10.
哭泣的鲨鱼     
浩瀚的太平洋上,一条约2米长的巨齿鲨被拖上了渔船。水手们拿出电锯,利索地锯掉了它所有的鳍。随后嘭的一声,巨齿鲨残余的躯体被抛入大海,鲜血立即染红了海面。被活体取翅的鲨鱼,拼命摇摆挣扎着,然而没有用,它瞬间即沉入海底。  相似文献   

11.
二·奇特的雕像夸大其词的传说和想象复活节岛最引人注目的雕像,是那些站立在海边的雕像。它们默默无语,站立在平台上,高大、雄伟、沉重。人们不禁要问,如此巨大而沉重的石头偶像,究竟是怎样从雕刻地运到海滨来的?复活节岛的古代居民既没有吊车,也没有滑轮,他们又是怎样把雕像安置到巨大石头平台之上的?他们又是如何把那些高达几米的大帽子——普卡奥戴到雕像头上去的?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众多的研究者潜心研究了很久,他们的答案也是很不一致的。著名学者弗朗西斯·马泽尔认为石像很重,他说:“我们可以对此做出任何想象,…  相似文献   

12.
你是否知道错误地拉起一根海底电缆就可能让柏林或者迪拜的因特网彻底瘫痪?下面就来认识一下那些为我们守护着因特网的人。  相似文献   

13.
曾彬 《百科知识》2003,(6):45-46
原油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去年发生的“威望号”原油泄漏事件就是一个典型。去年11月中旬,一艘挂有巴哈马国旗的油轮“威望号”从拉脱维亚驶往直布罗陀海峡的途中,在途经西班牙加利西亚省海域时,遭遇强风暴,加上船只过于陈旧,油轮在强风和巨浪的袭击下失去控制,在距西班牙加利西亚省海岸9公里处搁浅。随后船体裂开一个35米长的大裂口,并断裂成两半,相继沉入1. 5公里深的海底,燃料油大量外泄。“威望”号油轮沉入海底已经几个月了,那燃油泄漏情况是否得到了控制?污染后的环境该怎样治理呢?  相似文献   

14.
浩瀚的海洋中充满了神秘,而且越往海底,神秘感越强烈,这是因为人类对于海底的了解还很少。最近一些年来,随着深海探险的开展,科学家发现了海底的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在海底热泉附近存在着一些古怪的生物,它们不仅外形与我们熟悉的生物迥然不同,而且能够抵抗热泉的高温,形成了一种简单的生态系统。海底热泉生物仅仅是海底生  相似文献   

15.
超高压食品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日本推出了一种新型食品。它是用4000~6000个大气压的水压,对食品或原料进行超高压加工或杀菌处理而制成的产品。其风味独特,倍受青睐。自1914年高压物理学家发现,超高压能杀死生物及微生物之后(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到60年代,美国一海艇沉入1500米深的海底。一年后打捞上来时,在船长室里存放的苹果、三明治和肉汁都没有腐败变质(苹果被压得像一条乳黄瓜)。对此现象进行研究,人们发现在海底约150个大  相似文献   

16.
地球被海洋切割成众多的大陆与岛屿,这给人们的通讯带来极大的不便。19世纪开始,人们就在苦苦探索着如何让声音跨越海洋,终于借助于海底电缆,人类实现了这一夙愿。海底电缆始于一次大胆的试验,19世纪上半叶,  相似文献   

17.
《今日科苑》2014,(3):88-92
正亚特兰蒂斯最早的描述出现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对话录》里。据称其在公元前12000年-9600年左右被一场超强自然灾难毁灭,其残骸随陆地一起沉入海底。公元前350年,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对话录》在古希腊广泛流传。柏拉图是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以提倡仁爱政治哲学著称,也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在对话录中,柏拉图以对话的形式第一次描绘了亚特兰蒂斯。是拥有高度发达史前文明之地,  相似文献   

18.
潜艇是在水下进行战斗的“蛟龙”,也是科考探测的得力工具。熟悉它的人都知道,潜艇艇体是由耐压壳体和非耐压壳体即双壳体构成。说起双壳体潜艇的发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1893年,即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前10年,一个叫莱克的美国青年历经千辛万苦,造成了一艘形状奇特的小型潜艇。它靠压载物沉入海底,用轮子滚动在海底行进。可这艘形同柜子的潜艇稳定性不佳。莱克苦思冥想,未得其解。一天,他约了几个好朋友到海滩野餐,以便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洒足饭饱之后,几个人兴犹未尽,玩起扔酒瓶的游戏。一场比赛开始了,接二连三甩出…  相似文献   

19.
曼得 《今日科苑》2012,(18):45-47
位于丹德拉的这座庙宇其墙壁左侧镌刻着克利奥帕特拉的雕像,还刻印上了她的名字——这样的雕像极为罕见。克利奥帕特拉通过向诸神献祭来履行法老的职责。她与尤利乌斯·凯撒所生之子也出现在雕像上,这是一种宣传手法,旨在强化他作为女王继承人的地位。在克利奥帕特拉死后不久,其子凯撒里昂就被抓捕并处死。  相似文献   

20.
蒋葳 《百科知识》2012,(20):24-25
正清朝道光年间,一艘满载着瓷器和宁波梅园石的商船从宁波起航,航行一天后,在经过象山渔山岛附近时,遭到意外沉入海底。直到20世纪90年代,这艘船的"遗址"才被人们发现。这艘商船被称为"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2008年,考古学家正式开始对"象山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