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档案文献鉴辨学,是以历史的观点考察伪误档案产生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危害,总结运用传统的经验方法并结合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档案本身的真伪、档案内容的正误及档案的形成时间、文字等进行鉴定与辨别的学科。 凡是与档案有关的鉴辨问题均属档案文献鉴辨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如:鉴辨档案本身的真伪;鉴辨档案内容的真伪;鉴辨无时间或时间不全、不确的档案;鉴辨档案文  相似文献   

2.
《北京档案》2009,(4):43-43
张美芳在2009年第二期《档案管理》上撰文,分析了数字影像造假的可能性和实施的措施,介绍了数字影像鉴辨的依据和常用方法。作者指出,由于操作者水平、经验和细心程度的差异以及操作者占有图像资料的丰富与否,  相似文献   

3.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其内容真实可靠,具有权威性.但档案产生的因素非常复杂,一些伪造、篡改的档案亦混杂其间,以假乱真,给档案利用带来不便.因此,档案管理者应具备一定的档案鉴辨知识.档案鉴辨是指将传统鉴定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从档案的载体形态、字迹特点、措辞用语、署衔铃印等档案的外部特征,鉴别和判定档案的真伪.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纸质档案的外形鉴辨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档案文献鉴辨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档案文献鉴辨的萌芽,后经两汉、唐宋的发展,至明清时期逐步成熟,并形成了科学、系统的鉴辨方法。在此过程中,历代档案学者及历史学家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身体力行地开展档案文献鉴辨工作,在档案文献鉴辨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我国档案文献鉴辨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档案文献鉴辨的萌芽,后经两汉、唐宋的发展,至明清时期逐步成熟,并形成了科学、系统的鉴辨方法。在此过程中,历代档案学者及历史学家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身体力行地开展档案文献鉴辨工作,在档案文献鉴辨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档案文献鉴辨和档案鉴辨形似则义别。文章从鉴辨对象、目的、标准和方法四个方面对档案文献鉴辨和档案鉴辨进行了辨析,以对鉴辨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国档案文献鉴辨工作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后经两汉、唐宋至明清以降逐步发展成熟,为后世留下了丰硕成果,形成了系统、科学的鉴辨方法。本文分析了我国档案文献鉴辨方法的演进脉络及演变特征,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我国档案文献鉴辨方法新体系的构建,该研究对今后档案文献鉴辨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罗尔纲在长期的学术研究中 ,对于太平天国的档案文献进行了鉴辨。他的主要成就就是对《江南春梦庵笔记》、《盾鼻随闻录》、《太平天国战纪》、《太平天国起义檄文》等档案文献进行了鉴辨。他的鉴辨方法是外部鉴辨法和内部鉴辨法。外部鉴辨法体现为 :考其来源、考其书写惯例、考其笔迹与字体。内部鉴辨法体现为 :事理分析法、是否违背典章制度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叙述文字鉴辩是研究与利用档案的前提条件,是档案真伪鉴定的重要手段,是档案文献编纂的基础工作入手,阐述了档案材料文字鉴辩的方法、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作为电子文件管理活动中极具挑战性的环节,电子文件鉴辨是一项重要而浩繁的工程。本文在详细论述当前我国电子文件鉴辨中存在的诸多难点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Fake news has become a prominent topic of public discussion, particularly among elites. Recent research has explored the prevalence of fake news during the 2016 election cycle and possible effects on electoral outcomes. This scholarship has not yet considered how elite discourse surrounding fake news may influence individual perceptions of real news. Through an experiment,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elite discourse about fake news on the public’s evaluation of news media. Results show that exposure to elite discourse about fake news leads to lower levels of trust in media and less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real news. Therefore, frequent discussion of fake news may affect whether individuals trust news media and the standards with which they evaluate it. This discourse may also prompt the dissemination of false information, particularly when fake news is discussed by elites without context and cau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针对社会化标注系统用于数字档案资源组织后带来的资源检索与导航问题,提出依托主题图的数字档案资源聚合模型,以期提高数字档案资源检索效率并建立有序的可视化导航。[方法/过程]在剖析利用主题图实现社会化标注系统资源聚合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档案领域基于主题图的资源聚合模型,给出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形式概念分析析取数字档案资源主题图的主题类型、关联关系及资源指引三要素的体系化解决方案,从而实现数字档案标注系统资源聚合。[结果/结论]以NARA数字档案标注系统中的"Women at War"话题为例,利用所提方法并结合Ontopia工具实现目标话题的数字档案资源聚合,有效提高系统中数字档案资源的检索效率和导航效果。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studies how the field of librarianship can help counteract the phenomenon of fake news and misinform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the current themes, patterns, correlations and gaps with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fake new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librarianship. Findings centre on defining fake news, analysing contemporary and emerg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frameworks, and outlining the current efforts and initiatives exercised by libraries to refute the spread of fake news and educate communities on how to navigate through an era of untruth and disinformation. The paper outlines effective initiatives developed by those within th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LIS) profession while highlighting consider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as to how librarians can continue to enhance their role in the digital age and make successful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fessional field.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数码新闻图片的“PS”危机,探析了完善制度建设、增加违规成本、引进国外行规、加强技术防范以及网络监督和职业教育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将主题图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整合中,能够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传承与保护。[方法/过程]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主题、关联关系和资源标引的基础上,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主题图并实现其可视化。[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主题图技术的应用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提供基于语义的整合,并将主题之间的关联直观地展示给用户,为用户提供可视化导航。  相似文献   

16.
主题图技术在数字化知识组织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研究主题图技术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它对数字化知识组织的适应性;接着,以沙尘暴研究领域的知识导航为例进行了主题图在数字化知识组织中的试验性应用研究。在实验基础上对主题图技术应用于数字化知识组织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主题图技术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文阳  陈文宇  袁野  朱建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0):125-130
认为传统的基于主题的链接过滤算法虽然在某一领域的主题爬虫中使用广泛,但该方法只关心抓取的网页与主题之间的相关性,忽略了网站自身链接的结构特点。提出基于域名的链接过滤算法,该方法对基于网页链接中域名的结构特点进行比较,同时以基于主题的链接过滤算法作为辅助,判断出无用的垃圾链接。与单一基于主题的链接过滤算法相比较,基于域名的链接过滤算法的判断方式更为全面,链接过滤效率更高,从而能有效地提高网络爬虫的抓取效率和情报检索的效率。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题爬虫的本体非分类关系学习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建忠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8):120-129
提出一种借助主题爬虫自动从返回的相关网页进行本体非分类关系学习的框架与方法。针对利用互联网进行本体学习的特点,所用到的主要方法是词频、共现统计和分割聚类算法KMeans,并没有采用复杂的语法结构分析和半指导聚类算法如EM、BIRCH和SOM,因此自动化程度和效率较高。学习结果将用于指导主题爬虫进行网页相关性的判断。这种非分类关系的学习质量将由主题爬虫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来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9.
阅读在随着时代发展,根据对大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虽然纸质阅读依然广受欢迎,但学生数字阅读的比例在不断增加,拥有数字阅读设备的读者越来越多。由于数字资源的内容良莠不齐,信息源非常分散,读者获取信息的能力需要提高。图书馆信息检索课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数字资源利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目前高校学生阅读的现状讨论了如何开展有效的信息素养辅导以及提升读者数字阅读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建构伪信息传播模型和真实信息-伪信息对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群体接受伪信息概率越高,伪信息传播速度越快、范围越广;真实信息在第一时间介入,对控制伪信息传播具有决定性作用;群体真实信息接受概率越高,越有利于对伪信息传播的控制;特定规模网络中第二层邻居的存在对伪信息传播有重要影响,最后得出政府控制公共危机伪信息传播的三个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