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 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是北狄民族集团的一部分,长期生活在阴山河套地区。公元前3世纪时,它迅速发展起来,“至冒顿而匈奴最强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中原地区)为敌国”,成为北方最具实力的民族。匈奴民族的壮大,是与冒顿单于的开创之功分不开的。 冒顿是匈奴第一代单于头曼的长子,自称“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在游牧生活的环境下,练就了一身娴熟的骑射技术。但头曼单于意欲立自己所宠爱阏氏的儿子为单于,便将冒顿送往月氏充当人质,然后发兵进攻月氏,企图借月氏之手除掉冒顿,扫除单于继承问题上的障碍。不料,冒顿盗得月氏“善马”,机智地逃回匈奴。在崇尚勇力的社会里,此举受到头曼单于的赞赏,改命他为万骑长(万骑是匈奴最大的军事单位)。然而,冒顿洞悉了头曼的真实意图,为夺得单于宝座,他隐忍以求,开始为谋求自立做精心准备。首先以自己所率的骑射部队为基础,建立了以自己为核心的实力集团。在训练部队的过程中,冒顿发明一种名叫“鸣镝”的指挥晌箭,下令凡鸣镝所向,必须万箭齐发,不从者斩。刚开始是在他领兵狩猎时施行,有不遵从他的规定的都被杀了头。不久,冒顿用鸣镝射其“善马”,有的骑士不敢射,又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诗讲究平仄,押韵.随着语音的变化,按现在语音来读唐诗会发现有的唐诗不符合平仄押韵规律.在日语中有音读跟训读两种读音.“音读”是模仿汉字的读音,按照当时这个汉字传入日本的时候的读音来发音.“训读”是按照日本固有的读音来读这个汉字的读音.本稿就日语音读跟唐诗音韵平仄的关系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倪旭 《初中生辅导》2006,(11):11-12
就目前中学生的现状而言,历史与语文两个科目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从历史科目的中考与平时考试反映出的情况来看,学生写错别字相当普遍。所以,在中学历史学习中,切不可忽视“语文学习”,而应高度重视“语文学习”问题,在历史学习中,穿插“语文学习”。具体地说,应注意读音、字形的学习。历史课本中的有些字,古今读音是不同的。如公元前209年统一蒙古草原地区的匈奴族首领叫冒顿单于。冒顿单于四个字中,前三个字的读音都与今天不同,这三个字应读冒(mo)顿(dun)单(chan)于。遇上这种情况,你要了解历史课本中有些字是不能按今…  相似文献   

4.
蔡琰     
蔡琰,字文姬,是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三国时期著名女诗人、琴家。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在父亲死后,文姬被匈奴掠去,这年她才23岁,被左贤王纳为王妃,居南匈奴12年,并育有二子。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他感念与好友蔡邕的交情,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把她赎了回来。  相似文献   

5.
若干人名地名读音辨正一次上历史课,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被谁围困在平城白登?”然后指名让一位学生回答。“冒顿单于”。立即引起轰堂大笑。同学们为什么要笑呢?因为他把这四个字中的三个音就发错了。应该是:“mòdùchá...  相似文献   

6.
秦朝末年,匈奴头曼单于送太子冒顿"为质月氏"是处理与强敌月氏关系的一种策略,目的是示弱,待机再举,而欲假借月氏之手杀冒顿以立少子为不实之说;头曼被杀,不是源于冒顿复仇,而是冒顿随着势力的逐渐扩大,权力欲望膨胀的结果;汉代文献中有关头曼单于既无能又无情的人物形象,与匈奴民族对冒顿单于的英雄情结和史学家的有意刻画有关。  相似文献   

7.
公元前三世纪后期,蒙古高原有匈奴游牧帝国崛起,其创立者为冒顿。六百余年后,北匈奴西迁俄罗斯草原和多瑙河流域,复建匈奴游牧帝国,开创主为阿提拉(Attila)。冒顿和阿提拉雄长百蛮,威振亚欧。探讨他们的历史作用和影响,不论从匈奴史,还是世界史角度上看,都是甚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捉刀”通常是指代人作文,它的来历还有一段小故事呢。曹操统一爿匕方后,各少数民族部落纷纷归附。有一次,匈奴派使者送来大批奇珍异宝,使者请求拜见曹操。曹操考虑到自己相貌丑陋,怕在匈奴使者面前失去威望,就把仪表不凡的崔淡召来,让他代替自己接见匈奴使者。接见时,崔谈端坐正中,接受使者拜见,曹操扮成侍卫手握钢刀挺立在坐榻旁边。接见后,曹操派人到匈奴使者那里打探消息,使者对那人说:“魏王雅望非常,然榻侧捉刀之人气度威严,非常人可及,此乃英雄也。”曹操听后,派人去把使者杀了。后来,人们便把代替别人做事称为“…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三世纪后期,蒙古高原有匈奴游牧帝国崛起,其创立者为冒顿。六百余年后,北匈奴西迁俄罗斯草原和多瑙河流域,复建匈奴游牧帝国,开创主为阿提拉(Atttla)。冒顿和阿提拉雄长百蛮,威振亚欧。探讨他们的历史作用和影响,不论从匈奴史,还是世界史角度上看,都是甚有意义的。 (一)  相似文献   

10.
日语词汇,从其来源来分,可以分为和语、汉语和外来语,其中“和语”,也称“大和言葉”笔侨毡竟逃械拇驶恪H语汉字有音读(音(讠壳))和训读(训(讠壳))之分。音读是模仿汉语汉字的读音;训读是完全离开汉语汉字的读音的,用意义与汉字的字义相对应的和语去读这个汉字。  相似文献   

11.
匈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游牧民族。“匈奴”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史乘.据《史记》记载是在公元前318年(周慎靓王三年,秦惠文王更元七年).自冒顿单于(公元前209——174年)起至匈奴西迁(公元九十一年,永元三年)止,匈奴奴隶制政权在大漠南北存在,持续了整整三百年,此后离散的匈奴又在我国历史上活跃了近二百年。至南北  相似文献   

12.
“和亲”政策,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指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缔结婚姻关系;二是指与边疆民族结盟,包括互赠礼物、互通关市。以“和亲”为长远国策,始于西汉。西汉二百三十年间对匈奴的政策,经历了和亲、战争、再和亲的反复实践,得到共识。匈奴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日淳维。’〔公元前209年·冒顿杀其父头曼自立为单于,建立了匈奴史上空前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冒顿依仗“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征服了许多相邻部族。其控制地区东尽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而南与中国为敌国。…  相似文献   

13.
捉刀     
请别人代笔写文章,古人叫做请人“捉刀”。“捉刀”,即“握刀”,在这里就是代笔的意思,它来自三国时曹操的故事。魏国曹操统一北方后,声威大振。匈奴派使者送来了大批奇珍异宝,曹操担心自己的相貌不能够慑服匈奴的使者,于是,就让武官崔琰(yan)冒充他代为接见。崔琰长得  相似文献   

14.
(续前)代王韩信徙都马邑,是山西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说明雁北一带特别是雁门郡的经济生产已相当发达,足以供养建制同于天子的诸候王国的政府官员及其属员。因为国都总是要选在交通便利,经济富庶的地区。至于代王韩信叛汉而降匈奴,在刘邦发誓铲除异姓王的形势下,实属不得已而为之,本来无可厚非,就连刘邦的亲信燕王卢绾不久也叛逃匈奴,同姓王也照样因削藩而反叛。强大的汉军在白登山险遭灭顶之灾,最后不得不与匈奴“和亲”;韩在援兵一时难以到达的情况下,与冒顿和谈,即使不能说服其退兵,也可拖延时间,争取主动,为解围创造条件。刘邦写信责备,实非明智之举。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代王韩信)请都马邑近塞,而易与胡通,数使之求和,而阴自为降地,畜不逞以假手于冒顿,不待往降之日,而早知其志在胡矣。”⑨这样说法有失偏颇。实际上,代国北有云中、雁门、代三郡与匈奴接界,南有太原一郡,晋阳位置偏南,而马邑位置居中,便于向北防卫,韩信迁都的理由是正当的。而说:“冒顿之入阑句注,“自韩王信之叛降始”,“中国夷狄之福,自冒顿始”,⑩则更把韩信说成是夷狄之祸的根源,这显然与史实不符。远古时期黄帝战蚩尤  相似文献   

15.
当你看见“A、B、C、D……”这几个字母时,你是怎么读的?你还记得小学语文第三册所学的字母名称音读法吗?“a、be、ce、de……”会读吗?据调查,高年级学生和绝大部分成人都已忘记这二十六个字母的名称音读法。由此可想,字母的名称音,在实际中运用多少?普及程度如何?这二十六个大小写字母,写法和排列顺序与英语字母完全一致,都是按国际通用顺序。那我们为什么要教学生读字母名称而不教英语字母读音呢?同样一个字母,小学生要学会三种读音:汉语拼音字母呼读音、名称音、英语字母读音,这纯粹是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相似文献   

16.
日语汉字读音比较复杂,它有音读、训读、熟字训之别,其中音读中还存在吴音、汉音、唐宋音、惯用音等。日语的吴音与汉音都是源自我国中古音,日语吴音母体是我国吴楚语音,汉音的母体是隋唐时期陕西河南一代的中原音。文章试从中古音入手,找出汉语拼音R和日语音读的对应关系.从而提高日语学习者记忆单词的效率.增加掌握汉字读音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禾”是稻谷类植物的总称。其读音在各种潮汕方言字典中都是“hua~5”与“da~5”两音并注。但在语言实践上,“da~5”这一音读现在已处于绝对压倒优势。学  相似文献   

18.
匈奴冒顿单于的成长史,史书上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目前学界对此并无异议。但是仔细分析,里面疑点甚多。他的成长史,对于研究汉初复杂的民族关系非常重要。冒顿为质月氏。目的是交好月氏,阻遏东胡两进;头曼急攻月氏目的不在冒顿,并非假借月氏之手杀冒顿,而是乘虚而入,以解乌孙之限;冒顿杀父自立不是出于仇恨和报复,而是欲望膨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张骞通西域     
一、匈奴和西域汉朝时候把现今新疆和新疆迤西的一大片地方都叫做西域。正当西汉帝国兴起的当儿,北方的匈奴也强大起来。使匈奴威震四邻的是冒顿单于,他控制了天山北路的西域诸国。冒顿单于骄傲地告诉汉朝皇帝:他已经把射弓的人们都并成一家了。敦煌、祁连之间(现今罗布泊和青海之间)是一块水草丰美的牧野。西  相似文献   

20.
日语中存在同一汉字有不同音读的现象,这给日语学习者在词汇习得上造成了一定的障碍。通过对单个汉字音读间的语义区别、不同音读与字频关联性的分析考察,探讨同一汉字不同音读间的语义关系。新发现14个日语常用汉字存在不同音读间语义区别明显的情况。语义丰富词汇多的汉字中容易出现不同音读,而语义单一词汇少的汉字中读音趋于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