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教学现象与教材问题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这册教材相应的教师用书(第133页)在进行教材分析时指出:"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又学过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有了这些基础,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一位、两位小数的具体含义."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真的是"比较容易理解一位、两位小数的具体含义"吗?下面是笔者亲身经历的两个课堂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2.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第一小节《认识一位小数》。2.教材简析《认识一位小数》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建立了分数概念的基础上来认识一位小数,初步建立起小数的概念,使学生的“数”的概念由整数、分数向小数扩展,为学生日后深入理解小数含义及系统学习小数知识提供基础和基本学法。其作用有三个:一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具体地理解小数就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二是有利于学生在与整数、分数的读写方法的比较中,掌握小数特殊的读写方法;三是有利于学生将本课知识及学…  相似文献   

3.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从教学内容看,结合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认识小数的含义,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从教学实践看,理解小数的含义又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教材通过认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  相似文献   

4.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亿以内数的四 则运算,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一位、两位小数的初步认识,读、写法,比较小数的大小,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提早认识小数,学生能够接受,能为后面系统学习小数做些准备,也便于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但通用教材小数的初步认识是放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之前教学的,只能借助元、角、分说明小数计数单位间的关系,不能与分数建立联系,不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义务教材是在已有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在编排上通过直观,联系分数引出小数,并采取小步子分散出现,分步教学。这样便于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的含义,初步认识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5.
严程燕 《云南教育》2000,(21):41-42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比较抽象 ,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认识一位小数”又是“小数初步认识”的基础知识。因此 ,使学生理解“一位小数”的正确含义 ,是教学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主动探求新知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中我注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 ,采取了演示、操作、对比等多种手段使学生感知、认识、理解 ,愉快地获取新知。   一、直观演示 ,感知一位小数  从整数到小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 ,学生第一次接触虽有一定困难 ,但“九义”教材是以学生学过的十进分数来认识小…  相似文献   

6.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建议灵武县城三小秦玉玲一、教材分析小数的意义,学生在学习第六册教材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含义.这一小节教材进一步说明小数的意义,并且把认激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加强了小数与分数的联系,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小...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目标确定:1依托具体的直观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并初步学会读写小数;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7~89页例1、例2,“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借助直观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能正确地认、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2.使学生经历直观认识小数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发展数感。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根据一位小数的含义,探索和理解一位小数加减法运算的算理,掌握算法,初步感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内在关联,形成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感悟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一方面,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完成了整数加减法的学习,在三年级又分两次初步认识了分数,学会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统编教材,把小数教学划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第四册讲“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二阶段在第七册讲“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近三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安排比较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如何进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呢?这里谈些初步体会。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在第四册里,通过一些学生日常所熟悉的钢笔、墨水、铅笔等商品标价,对具体的小数如1.25元,0.28元、0.06元等所表示的意思,小数的读写法,以及各部分名称是理解的。课本始终用元、角、分为例,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的编排,与现行教材比有很大的改进。义务教材让学生先认识分数,后认识小数,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教材注意展现小数的形成过程,在介绍小数的产生后.通过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分别写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然后对以上几组具体事例进行抽象概括,得到小数和小数计数单位的概念。明确指出小数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这就和分数沟通了联系;因为这些分数每相邻两个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P100101“认识小数”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相似文献   

13.
“认识一位小数”说课设计□普兰店市孛兰小学刘勋花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117页例1、例2,练习二十八、1—3题。一、教者对认识一位小数教材的理解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一位、二位小数的初步认识读写法,比较小数的大小以及简单的小数加、...  相似文献   

14.
一、小数课时教材分析举例(一)一位小数的初步认识认识一位小数是在亿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教学的。认识一位小数是学生认识小数的开始 ,是进一步学习两位小数、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教材先通过十分之几米、十分之几元可以分别写成零点几米、零点几元使学生认识“一位纯小数” ,再用实际例子说明“一位带小数”的写法 ,最后抽象概括“像0 1、0 2、1 3、1 4等都是小数” ,接着介绍一位小数的读法。几个具体内容环环相扣 ,逐步深入 ,构成一位小数的认识的整体。教学时 ,选通过十分之几米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七册P_(117)例1、例2。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 2.通过认识一位小数,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  相似文献   

16.
赵小明 《成才之路》2013,(16):50-50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教学目标】①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②通过迁移类比、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交流。③通过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能正确地读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是在分别认识了一位、两位小数后,再分别教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并且是将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分散编排的。本课设计将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先教一位、两位小数的认识,再将一位、两位小数的比较放在一节课教学。这样便于引导学生借助旧知,从不同角度说明一位、两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其依据是学生已有整数大小比较和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这一基础。因此,充分借助旧知解决这一新知对他们来说是完全可以办到的。这样处理教材,不仅能培养学生运用旧…  相似文献   

18.
<正>【教材分析】现行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小数的初步认识”的编排上存在一定差异,也有一定的共性。如:人教版教材先编排“分数的初步认识”,再编排“小数的初步认识”,从而建立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北师大版教材先编排“认识小数”,再编排“认识分数”,主要通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元、角、分和常用的长度单位为背景,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具体而言,  相似文献   

19.
《小数的意义》一课安排在《小数的初步认识》之后,是学生对分数与小数均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学习了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后教学的.虽然生活中处处都有小数,但学生对于小数含义的理解仍然是有一定困难的.笔者通过对苏教版、西师大版、人教版、北师大版等多种版本新旧教材的比较,发现教材都趋向于通过情境图的丰富呈现,借助米尺、货币等学生生活经验,选用涂格子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得出小数意义的概念,帮助学生易于理解与掌握小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课前思考】《小数的初步认识》是认识小数概念的起始课。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把小数的认识安排在两个学段,第一次出现在三年级,借助具体的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第二次出现在四年级,通过计数单位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