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随之发生。当今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注重整合现实社会关系、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障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四个方面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社会各方面物质利益关系保持相对合理;创建和谐单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用发展的办法调整各种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和谐国有企业,要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的责任、企业效率与公平及企业内部矛盾间的关系。将营造企业内外和谐氛围放在突出位置,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构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被归纳为: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个层次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更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和既得利益的“刚性”,我国的利益分化现象日渐凸显,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政府应充分发挥调控职能,协调和整合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确保经济社会顺利转型,顺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宪法为前提与基础。宪法是国家法治的基础,能够充分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而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保障人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宪法与构建和谐社会都能通过自身手段,调节社会各方面利益。只有充分发挥宪法的功能和作用,才能真正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社会、城乡、区域,各方面利益相协调的社会,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体育对促进人与人,个人、群体与社会,人与自然建构社会和谐的作用进行研究,探讨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并从宏观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利益协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各种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通过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好城乡之间利益关系、落实“两个大局”思想协调好区域之间利益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协调好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法制保障体系协调好群体之间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充满创造活力、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稳定有序的社会。统一战线作为同与异的矛盾统一体,体现和追求的也是一种和谐,在本质上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一致的。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统一战线又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手段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即构建社会和谐心理)是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实质内容。我国经济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生活急剧变化以及社会利益的分化,导致了各种社会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合理和有效的引导,必然会严重影响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文学应充分发挥文学心理能量传播的基本功能,及时有效化解各种消极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使人们顺利完成心理上的调适,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心理结构,来奠定社会良性运行的社会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价值共识达成、制度安排科学的社会;社会转型随着改革的深化,利益分化明显,利益矛盾突出,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合理调整社会结构,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价值共识达成、制度安排科学的社会。随着改革的深化,利益分化明显,利益矛盾突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合理调整社会结构,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它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证。作为公共利益代表和拥有最多社会资源的政府,实现并维护社会公平,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是其重要的职责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推进社会公平,提升社会公平的程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题中之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切实维护与实现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目前我国社会出现的弱势群体现象,构成了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推进社会公平,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就成为当前政府必须正确处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和谐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公平正义的制度和体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的关键是妥善协调多元分化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而公平正义的制度和体制是妥善协调利益关系的根本保证。因此,建立公平正义的制度和体制能从根本上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社会群体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格局失衡,所以实现经济利益的和谐即经济和谐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紧迫任务。而经济法则是以追求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和谐即经济利益的和谐为价值取向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应从"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校为本"三大方面进行定位和构建,才能达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中阶层利益协调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阶层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妥善协调各阶层利益关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避免贫富分化,保障弱势群体利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完善社会阶层结构,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并使其成为全社会的中坚力量;完善利益表达的相关制度,建立顺畅的阶层利益表达机制;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切实保障工农群众利益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