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武当山武术是中国武术源头之一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历史文献资料、实地考查、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对远古至战国时期的武当山武术活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武当山地区远古猿人的生存竞争活动及部落战争孕育了原始的武当山武术活动;“楚人先祖”的尚武强兵,立国建都,刺激发展了武当山武术;楚人“武当”秦、巴入侵的战争促使武当山武术技击体系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2.
禹伐三苗之战对武当山武术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运用历史文献资料、文物考查、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结合中国武术产生的原因对武当山下丹水之浦禹伐三苗之战对武当山武术活动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禹伐三苗之战促使了武当山武术器械和技击技能的发展;部落宗教祭祀活动的武舞“干戚舞”在促进武术的发展、普及的同时,更标志着武当山武术的诞生。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实地考察并结合中国武术分类研究等方法,对武当山区域内所有的武术活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武当山这个特定区域内,武当武术应是一个综合的、概括性的广义概念。结合中国武术常见的分类方法,我们把武当山的武术活动划分为武当民间武术、武当军事武术、武当道教武术、武当武术流派,并分别对其进行了简要阐述,以使人们对武当武术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4.
李发平 《武当》2008,(2):4-5
武当武术是我国传统武术之瑰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多年来,武当山特区工委、管委会,把继承发展、弘扬开发武当武术放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旅游发展的突破口重点培植,使武当武术事业保持了快速发展、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武当武术已成为武当山重要的旅游资源,成为武当山对外促销的靓丽品牌。武当山先后被国家和省政府授予“全国武术之乡”、“全省健身运动武术训练基地”,2006年,武当武术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正>“武术进校园”是国家文化战略和全民健身战略长期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始终把“武术进校园”挂在心上,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提出工作任务、方向和要求。教育部、体育总局领导和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通力合作,积极主导武术进校园的改革和调研,大力推进青少年武术工作发展的步伐。2024年2月2日,武术进校园试点单位研讨会在湖北十堰武当山举行。本次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全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承办。  相似文献   

6.
张华  徐增林 《武当》2009,(9):I0005-I0005
7月13日至14日,“中英400-青年交流计划”第二批英国青年代表团湖北组一行26人,在大卫&#183;刘易斯团长带领下考察武当山。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发平出席欢迎宴会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武当山特区工委委员、组织人事部部长程新华陪同代表团考察武当山金顶,观看了精彩的武当武术表演,代表们对武当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宏伟的古建筑群、玄妙飘灵的武当武术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7.
蒋剑 《中华武术》2000,(5):17-17
中国武术有两大著名的武术流派:少林与武当。武术界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作为内家派的武当拳发源在武当山,武当山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明朝永乐皇帝  相似文献   

8.
董满  徐增林 《武当》2011,(3):57
1月23日,武当山武术表彰大会在武当山宾馆隆重召开,特区政府拿出40多万元重奖对武当武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武术传承人。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发平,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平海,工委委员、党政办主任陈建平等出席表彰大会。大会对在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比赛中为武当山获得荣誉的清风子、陈亚琼等12名选手进行了表彰;对钟云龙、游玄德、杨群力等36位武当武术传承人发放了政府津贴。在武术节中,武当山共获得17金、5银、4铜的  相似文献   

9.
日前,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首届中国国际武当武术擂台公开赛”将于今年8月上旬在湖北省武汉市和武当山镇举行。此项赛事,系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湖北省体委、湖北省体总共同主办,由湖北省武术协会承办。 发端于湖北武当山的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宝库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据悉,这次赛  相似文献   

10.
柯超 《武当》2003,(9):66-66
本刊讯8月6日,首届全国“武当杯”中华武术文化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高校武术论文报告会在武当山召开,会议由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武当文化研究中心与山东师院武术系联合主办。来自河北、上海、海南、北京、安徽、江苏等14个省市自治区的50余名武术专家、教授参会。  相似文献   

11.
甘毅臻  王小卫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4):496-496,F0003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集整理,结合巴人在武当山地区的活动历史记载,我们对"巴渝舞"与武当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远古到春秋,早期巴人在武当山存在了二千多年,牧野之战中首现的"巴渝舞"是由居住在武当山的巴人所创编的;知兵善战、刚勇好舞的巴人及"巴渝舞"在武当山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的调研,对武当武术流派创始人张三丰进行了考论,探究了张三丰的存在及其道派的主要思想特点,以使我们能深入了解武当武术内在的道教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3.
河南作为少林和太极两大拳种的发源地,孕育出了以“少林”和“太极”两大拳种为代表的中原武术文化集群,形成了浑厚的传统武术积淀,并拥有许多优秀的武术人才.但目前的招生政策,致使一些有较好基础的武术人,不得不另选门路.由此认为:河南应该在原来的基础上每年增加武术比赛次数,多批符合条件的二级武士;武术馆校等加强文化教育,为真正培养文武双修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微  王智慧 《体育与科学》2012,33(1):44-47,64
古代与近代武术的发展对现代学校武术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通过对古代和近代学校武术的演变过程和推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自然与战争条件的影响;维护统治阶级政权的需要;文武分途的出现;民间、军旅武术的发展以及武举与武学选拔和培养机制的建立是促进古代学校武术发展的主要动因.近代学校武术的发展主要基于政治原因;体育社团和有识之士的提倡;增进健康和锻炼体魄的需要;土洋之争促使对武术的重新认识;政府要人和社会名流的大力提倡等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太极大舞的概念谈起,分析了太极大舞的运动特点,阐释了太极大舞受大众欢迎的原因。把太极大舞与高校武术教学相对比,分析了大学生不太喜欢传统武术的主要原因。提出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可加入一些新的元素:首先,改编一些动作,加入舞蹈、戏曲动作等,使武术更适合现代大学生;其次,加入演练队形的变化,增加同学间的配合协调,使其更具有亲和力;第三,加强专业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直观感受武术魅力,能更深层次理解各动作健身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兵家著作现今存世较多,各家学说虽有异同,然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兵家的这些辩证思想理论和实践活动对当时及后世武术影响甚大,是我国古代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冷兵器时期,武术与兵家武艺相互交融与促进。今以武术与兵家间渊源关系、发展、变迁和分野为考证对象,进一步揭示武术的本质,为当前武术发展提供充分理论依据,以促进武术可以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武术是我国的一项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健身与观赏是当前武术发展中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方面。其中,武术的观赏活动,即武术的审美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代审美发展变化的影响。在当代审美大众化、多元化、全球化、商品化、媒介化等特征的影响下,武术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武术健身的审美呈现出大众化、多元化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