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孙东侠 《大观周刊》2012,(4):153-153
幼儿园音乐活动是培养幼儿创新个性、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对其重要性、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并着重阐述了在幼儿1it通过歌唱、韵律活动、舞蹈、音乐游戏、音乐欣赏活动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韩璐蔓 《大观周刊》2013,(8):157-157
爱玩游戏是每个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喜爱的和基本的活动,它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游戏在幼儿园整个教育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李敏 《大观周刊》2012,(38):300-300
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就是用游戏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基本的音乐教育。游戏化不仅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受,能自觉自愿快乐而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之中,而且能在唱唱、跳跳、玩玩和敲敲打打的过程中感知音乐。  相似文献   

4.
张丽娜 《大观周刊》2012,(25):294-294
音乐具有其特有的魅力,它可以唤起幼儿的好奇心。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智力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并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情感。我们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要培养与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善于抓住幼儿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音乐教育中享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并将这种乐趣加以巩固、发展.成为他们终生的一种需要。  相似文献   

5.
赵金凤 《大观周刊》2012,(38):301-301
德国教育家福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在游戏中我们所获得的轻松和愉快,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然而.游戏却足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游戏活动。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快乐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感知记忆力都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娜娜 《大观周刊》2011,(14):75-75
我们知道,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合唱、合奏、歌舞表演等,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通过音乐进行的人际交流活动,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在新课程的实践与创造中,许多活动都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体育游戏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怎样让幼儿对体育游戏感兴趣从而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进而在快乐中更健康地成长呢?  相似文献   

8.
张君  刘纪秋 《大观周刊》2012,(48):333-333
正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要增设唱游课程。唱游课要寓音乐教学于游戏之中,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是与学前教育衔接的较好形式。  相似文献   

9.
郑丽萍 《大观周刊》2011,(41):154-154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爱说好动.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深刻领悟到数学的奥妙,如果一开始孩子就在数学学习中遭遇重重挫折.势必会减弱甚至失去对数学的兴趣。柏拉图认为:游戏可以引导出孩子的学习天性.因此主张以游戏方式教育下一代。游戏是儿童酷爱的一种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在数学课中,教师有意识地穿插游戏活动。可以把孩子们带入快乐的数学学习氛围中。  相似文献   

10.
白冬月 《大观周刊》2011,(37):266-266
每个幼儿都或多或少的具有音乐的潜能,我认为在节奏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致力于教会幼儿什么,而是设法挖掘幼儿潜在的这种能力。通过这些形式,让幼儿在这些活动中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11.
李陟 《大观周刊》2012,(14):150-150
素质教育的本质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已经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而音乐教育在素质培养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通过对音乐欣赏课的深层次理解,探讨了音乐欣赏课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在音乐素质教育中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
赵偲宇 《大观周刊》2011,(35):138-138
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语言,是一种表达感情的艺术形式;而情感则诠释了音乐的全部内涵,是音乐的生命所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是音乐教学的意义所在,而这种情感的培养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和积极互动才能进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将情感培养与音乐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达到寓情感培养于教学过程中,从而有效的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游戏是儿童与生俱来的能力,是儿童特殊的实践活动,公共图书馆应充分认识游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把游戏的元素渗透入幼儿阅读服务中,通过游戏化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秀梅 《大观周刊》2012,(20):189-190
幼儿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通过音乐、美术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的教育。本文分析了幼儿艺术教育的目的、特征和意义,认为幼儿艺术教育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张慧君 《大观周刊》2012,(48):343-343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和灵魂,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基础。它是表现歌曲情绪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儿童感受音乐、认识音乐和表达音乐的重要工具。因此.培养儿童的节奏感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那么.作为音乐教师,如何循序渐进地通过一些简便有趣、形象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呢?  相似文献   

16.
赵爱红 《大观周刊》2012,(46):377-377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能使其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到节奏的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是培养孩子良好审美情趣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陈彦 《大观周刊》2011,(28):32-32
幼儿音乐教育既有基础理论性知识,也有极强的操作实践性知识,充分考虑了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学习要求。集课内与课外、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训练为一体,强化了幼儿园音乐教育实践。分析幼儿音乐教育与音乐教育在本质上的不同,针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特点,倾听与欣赏、歌唱、节奏、韵律、音乐游戏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指导方法,以供学习者学习掌握。  相似文献   

18.
利用经过百年锤炼的古典音乐和久经传诵的蒙古族音乐,对幼儿进行音乐欣赏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对素质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隐含着巨大的课程资源需要我们去探究,同时结合本地区幼儿教育的特点,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中,通过挖掘利用古典音乐和蒙古族音乐欣赏,从而提升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想象力等。在开发利用古典音乐和蒙古族音乐时,也为古典音乐和蒙古族音乐的传承、弘扬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黄群 《新闻世界》2010,(6):135-136
本文认为如今部分人的音乐观已由原来追求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转变为单纯追求"好听"、"时尚"等"快乐至上"了。笔者认为音乐的网络传播对这种转变,尤其是音乐在网上的复制、交互功能对大众的音乐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范国香 《大观周刊》2012,(23):144-144
角色游戏是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游戏的过程是创造想象的过程,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玩角色游戏,对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彼此相处及交往的正确态度,可以促进他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发展及行为习惯的养成.角色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能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促进作用, 因此,教师要解放思想,不怕麻烦,方法恰当并大胆放手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自由地开展游戏,提供适当的玩具材料,使幼儿有兴趣并积极参加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三性”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多方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