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由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等提出的“全语言教学”分别在语言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与教师观上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全语言教学是由上而下的语言观、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以兴趣为中心的整体课程观。经过二十多年,全语言教学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全语言教学受到教育功利主义的冲击,全语言教学与自然拼音法正由相互争议走向融合阶段。全语言教学的发展让我们认识到,在英语教学中千万别教“英语”,千万别教“学生”,千万别教“失败”。让学生健康成长,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2.
二词习得和跨文化交际都离不开第一语言即母语在语言能力、人际交流中的基础作用。就目前而言,英美文化的侵袭、崇洋媚外的习气,中国母语教育大纲形同虚设,母语正迁移作用被严重忽视,使中国母语文化逐渐缺失,"中国文化失语症"严重,母语文化发展形势不容乐观。要促使中国汉语文化可持续发展,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语言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认知,对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重,从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主观能动性开始,强调最近展开区对学生母语文化的影响,构建母语知识体系,激励学生提高对母语文化学习的兴趣,进而全面促使母语文化不断发展,加强情境性教学促进学习者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协同发展,切实推进中国汉语文化走进世界语言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3.
全语言教育是近年来国内外儿童语言教育界较为重要的一种理论思潮。这种教育理论思潮,不仅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儿童语言教育方面的改革,而且对近年来幼儿园项目活动课程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什么是全语言教育呢?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最早给的定义是:“全语言教育是一种视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为整体的思维方式。”它是指全面的语言形式(包括口语、书面语、母语和外语)和全面的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  相似文献   

4.
“全语言”理论。“全语言”(Wholelanguage)的“全”是“完整性”、“统整性”之意 ,是对教育中的“孤立”、“片段”的一种反动。古德曼 (K .S .Goodman)说 ,“全语言是一套完整的读与写的课程 ,它运用真实的、可信的文学及书本 ,让学习者能掌握自己的读与写。全语言同时提供教师和学习者一个新的角色 ,以及教与学关系的新观点。全语言重申在课程中结合自然与社会科学问题解决的重要 ,让学生发掘他们自己的问题并合作解决问题。全语言课堂是一个学习民主的社区 ,在这个社区里 ,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 ,一起和谐地生活。”这样看来 ,全语言…  相似文献   

5.
根据汉语与学习者的文化关系和语言习得顺序,本文把汉语教学分为五类,并从影响汉语生命力和学习者对汉语的需求程度等方面,考察了这五类的重要性,用不等式排出了位序。海外华语教学属母语教学,是汉语教学、也是汉语国际教育最为重要的部分,应受到足够重视。为做好华语教学工作,应系统调查海外华语状况,以弄清学习者的语言基底和语言学习环境;应研究学习者的母语发育状况与华语学习的关系,全面考察当前教学的适应度,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文章最后提出了“国际汉语”的概念,将“本土汉语”进行科学简化,提出明确的语言标准,以利海外学习。  相似文献   

6.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一直是语言学界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其中一个核心的方面就是母语迁移。“语言迁移”这一概念是美国语言学家Lado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Lado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广泛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经常将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以及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这种现象被称为“语言迁移”。语言迁移性是指人们在学习掌握了母语系统后所获得的经验对学习英语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对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我们就称之为正迁移,即母语与目的语的相同之处会促进第二语言学习,加速通过中介语中某些发展序列。  相似文献   

7.
浅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中介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语”是美国语言学家LarrySelinker创造的英文词汇。“中介语”是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自己建构的语言系统 ,这个系统一部分来源学习者的母语 ,一部分来源于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中介语是在两种或多种语言同时发展中各种语言得因素互相作用的 ,独立于母语和目的语的产物。它是学习者在学习新语言过程中所使用的过渡语言。遵循一定的规则 ,它能帮助我们找到学习语言的规律。中介语的概念给二误习得的产生做出了总体的解释。本文旨在谈谈笔者所认识的“中介语”。  相似文献   

8.
论体验式英语学习及其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观研究语言通过体验和认知形成的过程及语言表达背后的认知机制.是体验式英语学习的理论依据。“体验式英语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习过程、重视学习者情绪体验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9.
朝鲜族双语教育与认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向双语教育是本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双语教育类型。它指的是以多数派语言英语和少数派语言(如西班牙语)等两种语言作为媒介语言,进入学校教育课程,对英语为母语的儿童或学生和对英语以外的语言为母语的儿童或学生进行同等水平、同等内容的教学。它的主要特点是: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潜能而努力;重视听说读写技能的均衡发展,充分使用完整的教材,以语言、学力、情感和意志等三个领域均衡发展为目标;重视对少数派语言的低年级儿童或学生不是通过主体民族语言,而是通过母语学习的价值,通过母语学习发展读写能力(Liter…  相似文献   

10.
英美全语言教学理念及实践对我国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语言教学或称整体语言教学,是近年来语言教育界较为重要的一种理论思潮。全语言教学是一种视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为整体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新的语言教学观念。其主要理念为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应当被肢解,语言应当回归真实世界。全语言教学尊重学习者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去学习整体的语言,强调语言既是儿童学习的对象,也是学习的工具。全语言教学理念对世界许多国家的语言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西方"整体语言教学流派"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体语言教学流派是西方最广泛的平民化教学流派之一,它对西方的语言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其历史发展、核心概念、原则主张和教学组织方式的概括和分析,揭示出整体语言教学流派对我国当下语言教学的重要启示:转变对语言的基本认识;改变语言教学的传统观念;重塑儿童的学习文化.  相似文献   

12.
幼儿汉语教育存在的误区表现在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理论上,关于儿童言语习得的理论忽视了儿童意义世界的整体性和动态性;实践上,将儿童的语言教学与民族语言文化特性相割裂。对幼儿母语进行教育,可以遵循的原则包括:意义优先原则、文化内涵原则、情景关联原则、审美灌注原则。  相似文献   

13.
语言信息的输入条件是在实践中产生的,需要在科学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和总结。本文具体阐述了借鉴语料库的构成理论及其理论原则,并对语句水平多层面输出的可操作性进行了探讨。寻求怎样把对母语习得的优势转化为目标语的学习,研究如何编排练习设计及其运用,进而影响和改变学习者的外部语言输入条件。  相似文献   

14.
幼儿习语向来被认为是语言学习中最成功者的范例,虽然幼儿习得母语的过程与大学外语学习的过程有所不同,但我们借助幼儿母语习得研究的成果,可以从中得到不少启示,可以对外语学习的过程、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母语与英语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母语不仅能够促进外语学习,还会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在外语教学中如何使用目标语言和母语,何时使用目标语言和母语,如何避免母语负迁移的不利影响,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全语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学前双语教育与学前教育、语言教育与教育语言、汉语与母语、口语与书面语、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正式的语言教育与非正式的语言教育等关系。
Abstract:
To solve the main problems in pre-school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whole language concept,we should properly understand and handle the relations between pre-school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pre-school education,language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language,Chinese and ethnic mother tongue,spoken language and written language,language input and language output as well as formal language education and informal languag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7.
对比分析理论认为,外语习得主要是一个从母语习惯向外语习惯迁移的过程.当母语和外语的结构不同时,会出现有害迁移;当母语和外语的某些结构相同时,会出现有益迁移.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促进有益迁移,同时克服有害迁移,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习者形成新的、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因此,在外语学习中,有必要了解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迁移与干扰.  相似文献   

18.
The government's stated intention is that all KS2 learners will have an entitlement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by 2010. Disquiet about motivation for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secondary sector led to the reduction in status of ML in 2003 to an option subject in KS4. We should not simply consider how best to assure motivation among primary learners of MFL but, in addition, explore what early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can contribute to the whole school. There are grounds for claiming that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can contribute to children's overall enjoyment of, motivation for and self-esteem in learning. In its early implementation, it can create a shared curricular experience for a whole school, which can be built upon subsequently. The strength of language learning is sometimes seen as being because it is different, but this article also explores the framework and approach needed to ensure that it is strongly embedded in the whole-school curriculum. In addition to a literature-based rationale for this proposal, the article also contains quotations from four interviews conducted at a primary school in the East Midlands with a headteacher and three small groups representing pupils in Reception, Y3 and Y6 classes.  相似文献   

19.
华文的语言定性问题在海外华文教育中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基础性问题。根据语言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从增强华文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华文教育在海外的语言定性应以华裔学生个体的言语习得方式为基本判定标准。从对柬埔寨金边市3所华校所做的实际调查可以看出,华文实际上是柬华学生的第二语言;将华文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已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这不仅是柬埔寨华校确立办学方向的基本依据,而且对其他地区华校的办学也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Selinker所提出中介语运作的5个程序,描写越南人学习汉语的中介语表现。具体分析了越南学习者由于母语负迁移、对汉语规则的过度概括化、语言训练的转移等因素所生成的语法偏误。通过分析学习者的汉语学习策略和汉语交际策略发现汉越词能帮助越南学习者产生正迁移的同时也会造成负迁移。文章还通过个案分析证明了Selinker所提出的二语学习策略和二语交际策略的不同类型确实一直被学习者所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