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正勇 《考试周刊》2012,(84):76-76
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全面地、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就要实施开放式教学。“放”是教学的一条必要途径,“放”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敢于表达、敢于质疑、敢于争论、敢于标新,在“放”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借鉴。“放”了就要“收”,“收”得要适时、自然,恰到好处,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让学生全面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让学生发表“不同想法”,必须在教学活动中时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放”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放”是一条必要的途径,“放”是一种大胆的手段。“放”就要让学生敢于表达、敢于争论、敢于质疑、敢于标新;“放”就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借鉴、学会欣赏。但会“放”就要会收,而且还要收好。  相似文献   

3.
“放”就是相信学生,让学生敢于表达、争论、质疑,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4.
“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目标里进一步指出“能用字、字母或图表等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能从交流中获益。”这说明数学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数学表达能力,简言之,  相似文献   

6.
新颁布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活动的教学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培养一年级学生合作学习谈几点粗浅体会。一、运用有效策略,组织课堂教学新课改使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良好的合作和有效的交流呢?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合作交流是很困难的。学习时往往会为一点小小的得失…  相似文献   

7.
郑军强 《新疆教育》2013,(9):182-182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不断的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鼓励学生去探索。让学生在与同伴互相交流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掌握数学方法。因此教师要善于选择合作交流的内容,把握好学生合作交流的最佳时机,让合作交流真正有效。  相似文献   

8.
合作,作为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进行研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通过合作,有利于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其参与意识和探索能力。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0.
有句古训说得好:“一人划桨舟难行,众人划桨开大船!”它形象地说明了合作的魅力——能让“1 1>2”。《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且指出,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并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重要帮助。可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不仅是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还是学生自主、和谐发展的需要。作为课改第一线的教师,我经过理论学习、与同行的交流及对实践的反思,慢慢发现了让“合作交流”行之有效的要素,尝到了“1 1>2”的甜头。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在新课标理念下.数学学习只有引导学生开展“做”、“议”、“探”,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才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认识体验.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把“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人交流思维的  相似文献   

13.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恰如其分地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做,使学生敢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把学生真正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杨苏超 《考试周刊》2011,(76):81-8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当下,小组合作学习俨然已成为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如果教师只是为了追求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抓不住恰当的时机,出现了该合作学习时候不合作,不该合作时候却让学生合作.这样势必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那么,在数学课堂上,抓住什么样的时机让学生合作学习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一下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合作与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机械地做数学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进行数学交流?在合作与交流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和富有个性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过程呢?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容易把它片面地理解为“数学教学就是活动的教学”,错误地认为课堂上活动越多越好,因而,在活动时偏离了数学教学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虽然理念中没有明确指出“数学交流”这一目标,但“交流”作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途径,被数学教师广泛地施用于课堂。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交流”。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便于教师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9.
自主探究教学流程的实践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瑛 《科学教育》2007,13(4):11-12
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本次课改的亮点。实践证明:仅有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发展是不够的,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自主探究精神的人,要让学生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自己想学、乐学,需要学;要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敢于探究、敢于突破、敢于创新;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动手、动口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解放学生,让学生获得最大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