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春夜好读书     
一年四季在于春,春天的确是个美好的季节,可以使人身心宁静,神志清醒,思绪飞扬,思想豁达。尤其是在夜晚,泛绿的大地,不仅给人带来静谧的温暖,而且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清爽中多了几分暇逸。吃过晚饭,懒得出去,便在家里静静地读书。春夜静读,伴着一种草原般纯净的心境。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07,(7)
萨特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也许这句话太有诗意,但可以肯定的是阅读是一种生活,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和学生一起读书,常常在不经意间体验到学生的灵性飞扬,享受到精神的充分滋养。还有呢!还有!  相似文献   

3.
晏红 《家庭教育》2005,(9A):32-33
什么情况下孩子可以自由飞扬,什么情况下孩子需要规则有度,是做家长的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4.
《我的空中楼阁》美点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著名女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奇颖秀逸、情采飞扬、韵致风流的写景美文。它描绘的是一幅淡雅清丽、美妙多姿的风景图。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引入现代诗歌艺术,综合运用多向叠景、幻觉错觉、虚实契应等多种技法,致力于潜意识和自我情绪的表现,从而使作品给人一种境界超然的空灵美和遗世独立的超越感。  相似文献   

5.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奇颖秀逸、情采飞扬、韵致风流的写景美文。将这篇文章的教学和美育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散文的文字美.形象美,意境美、情节结构美。本文以《我的空中楼阁》为例.谈散文教学中的美育。  相似文献   

6.
清代文论家刘熙载在《艺概·诗概》里,曾用一个“飞”字来概括李白诗的特征。的确,李白诗歌具有一种飞动飘逸之美,这从他的许多情采飞扬、气势磅礴的诗作中可以体现出来。不管是瀑布流泉,还是山花草鸟,不管是玉笛声声,还是梦魂阵阵,都可以飘举飞扬,都可以一“飞”惊人,而且正是通过这些灵动飞舞的意象,李白诗歌高扬自由意念、舒展生命豪情的精神才得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逸”,最早指人品而言。“逸”多见于画论,李白的诗具有“逸”的精神品格,李白诗的“逸”气突出表现现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精神上的极度自由超越,精练的笔墨创造出抽象,空灵的美学效果,创作的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不说“画”而说“写”,这是很有意味的。“画”指向客观对象,是从再现的角度看问题;“写者,泻也”,发自主体的心灵,是从表现的角度看问题。表现是心性的表现,情意的表现,所以必然重情意的抒写而轻形貌的描绘。人的心性和情意在本质上追求自由,而“逸”是自由的纯粹境界。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这样阐述:"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使人幸福。"语文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拥有幸福的语文课堂是老师应致力追求的目标。一、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心灵飞扬的课堂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心灵飞扬的地方,心灵的飞扬意味着一种激情,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一种生命的自由呼吸与舞蹈!教育是培育生命呵护心灵的事业,学生在课堂上首先获得的是一种精神生活,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学是在为学生的一生作精神的奠基,若学生的心灵一直处在受压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不说“画”而说“写”,这是很有意味的。“画”指向客观对象,是从再现的角度看问题;“写者泻也”,发自主体的心录,是从表现的角度看问题,表现是心性的表现,情意的表现,所以必然重情意的报写而轻形貌的描绘。人的心性和情意在本质上追求自由,而“逸”是自由的纯粹境界。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自由精神的阶梯.高尔基:"应该让孩子们自由地成长,不能把他们变成只会干活的牲口,他们应该是自由的、朝气蓬勃的人,他们应该用发自内心的勇敢而美好的青春之火,用不断创造出来的伟大的美来照亮人的内心世界和整个生活!"语文教育教学是培养自由思想,自由的人,是引领、帮助学生寻求更大的快乐.因此,应该让学生生命的灵性在语文课堂飞扬.  相似文献   

12.
在路上     
杰克·凯鲁亚特的小说《在路上》里有这样一段话:"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这是对每一代年轻人的提问。"在路上"三个字,已经超越了文字本身的含义,它吸引着无数人上路,它已经成为一种追逐精神自由飞扬的符号。  相似文献   

13.
刚上初二的茜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她发现同学经常偷偷地传自己和逸之间的八卦。逸是邻班的男孩儿,两家相距不远,两人经常一起上学、放学。不知什么时候起,啊学提起逸时,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捎带上自己。茜不明白,难道仅仅因为逸是男生、自己是女生,这朋友也做不得了吗?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生活本该多一点坚持坚持空间的性格坚持文学与心灵的交融坚持学思的自由与飞扬Xs——在这里师大生活可以澎湃如天地壮阔亦可以宁静如垂杨婉约  相似文献   

15.
我跑步不错,但现在不想参加运动会了,可是老师和同学强迫我参加,我觉得这是侵犯我的自由。奇逸很好,你当然可以拥有自己的自由,别人是无法违拗你的意志驱使你去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的。我只是觉得你的老师和同学太偏执了,他们居然"强迫"你去参加运动会。他们实在是太不理解你的心,太想当然了,他们以为你既然跑步不错,那么肯定也能从比赛中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他们以为  相似文献   

16.
“逸”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范畴。“逸”是一种人生态度与艺术审美的自由创造,而“逸”在中国画的形式审美取向上则主要体现在于对程式化的画法之逸出或超越,脱略规矩方圆,超越一般的艺术表现程式,进入一种审美创造上的自由天地。“逸”虽然最终发展成为中国画的至高品格和绘画美学的一种境界追求,但由于不同时代的审美思想变迁,“逸”的审美批评话语在各个时代中的美学内涵也随之发生不同程度上的变化或侧重,具有一种历史性衍化迁替的话语特征。同时,“逸”的表征形态不是惟一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重新梳理研究的,厘清这种审美思想衍化的时代特征与历史规律,对于我们思考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是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教育制度改革应以保障教育自由成"人"理想为根本旨归。正义制度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非规训和控制人的发展,这可以从哈耶克自由哲学中的"无知"观获得证成。要建构正义的教育制度,解放教育实践中的广大师生,首先要确保教师的消极自由,这是学生成"人"的根本保障。当然,为防止教师僭越自由的可行范围,教育制度也应谨慎维持师生自由边界的平衡,这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陈丹丹 《上海教育》2011,(14):47-47
在美国的大学课堂上,教师不是作演讲,而是"以问题为导向"或者顺"话题"的脉络,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小小课堂,5个学生,其中4个美国人,1个中国女生。5个学生在黑板上自由涂鸦,其中一个高个儿美国男生画了一个人,手中提着一个公文包;唯一的那个美国女生画了一个女人,长发飞扬;中国女生则没画出什么,只是写下loyalty(忠诚)这样的词语。你一定要问这是什么课堂,学生们在做什么。你或许认为这是学生们在完成某项跟美国文化相关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我们总是渴望生命的狂欢,如灵之舞动一般,带着生命的激情,带着灵魂的渗透,带着青春的飞扬……然而,现实总是在羁绊着人的思想,人的自由,人的情欲。在寒风吹彻的冬天夜晚,有多少人能够放  相似文献   

20.
自然自由、政治自由和道德自由是卢梭完整而又呈现出阶梯式上升的自由观,这三种自由观所对应的主体依次为自然人、公民和哲人。随着这三种自由的阶梯式上升,这三种主体所呈现的自主选择范围在不断缩小,自主选择的程度却在不断上升,因此,也可以将这个过程称之为一个人不断地从自在到自为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