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沙滩排球的技战术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滩排球作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沙滩排球运动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虽然近几年我国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在世界赛场屡有可喜表现。但是,无论技战术水平还是专项身体素质仍难与欧美强队抗衡.其重要原因在于技战术理论研究上的匮乏。本文根据国际沙滩排球技战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结合训练和比赛实践,对沙滩排球技战术理论进行初步的探讨。现分为发球策略、一传策略、二传策略、进攻策略和拦防策略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2.
高虹 《体育科技》2012,33(3):42-46
现代排球运动竞争激烈,技战术变化多样,"全面型"、"立体化"已成为进攻战术的主导,合理、简练、实效的"快速多变"打法是排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趋势。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第11届全运会男排决赛阶段,前八名各队比赛的发球、一传、拦网、扣球以及防守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队的主动得分环节以扣球为主,得分手段单一;发球和扣球的攻击性不强,稳定性还有待提高;对强攻的拦网成功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上海男子排球队在获得第10届全运会和多次全国男排联赛冠军后,队伍的技战术打法日臻成熟,成为国内各支强队的重点研究对象.加强对上海男排及其主要对手技术特点.特别是拦网手型的分析,对上海男排在全国男排联赛和综合性运动会中上取得优异成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帆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3):236-239
在网球运动的技术体系中发球技术是完成其他技术动作的基础,所有的技战术都要靠高质量的发球动作来支撑。在速度和力量主导的网球比赛中,运动员要依靠发球技术争取进攻的主动权。优秀的网球运动员,如澳网冠军德约科维奇在一场比赛中会发出相当数量的ACE球,纳达尔旋转发球也让对手防不胜防。充满侵略性的发球局,不仅要创造良好的得分机会,同时也能直接得分,发球技术能够改变比赛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理统计与文献资料等方法,揭示中国女单选手在2010年澳网赛场的主要技战术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发球方面,中国女单选手发球稳定性较好,二发得分表现突出,但一发威胁性及得分效果与世界优秀选手存在显著差异;(2)接发球能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取胜的重要原因之一;(3)技战术运用方面,中国女单选手保持相对求稳的思想,缺乏主动进攻的意识,尤其是网前进攻与世界优秀选手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运用三段技术统计法对樊振东在2014年亚洲杯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并分析,探讨樊振东在技战术运用上的特点,从技战术的角度分析比赛失利原因。结果表明:樊振东发球后第三板被马龙控制,第三板直接上手机会不多,发球落点节奏变化不明显;接抢段优秀,接发球控制、进攻技术使用比较流畅,积极主动;相持段中发抢段相持球得分好于接抢段相持球技术,相持中反手拉技术使用较多,正手相持技术使用频数较低。  相似文献   

7.
一、发球技术在排球运动中的作用发球是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排球比赛以发球开始对抗争夺。发球能直接得分和有效地破坏对方的组织进攻。所以,它是一种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力进攻武器。发球技术的发展对排球其它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直接促使一传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发球和一传是一对矛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斗争。发球技术是在一传技术由不适应到适应,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对抗基础上不断  相似文献   

8.
“全方位进攻”是每个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的素质,无论在发球还是接发球环节,每个运动员都会竭尽所能为自己创造一切进攻机会。作为业余爱好者。相对而言,在发球环节,大家往往进攻意识强烈,套路多样,抢攻凶狠。但在接发球环节,往往是被动应付。要想成为一名“高手”,仅仅把握发球环节,而在接发球环节将主动权拱手相让是远远不够的,面对水平相近的对手,只靠发球抢攻还难以决定比赛的胜负,必须加强接发球和相持环节的技战术实力。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前三板技战术的运用进行研究,并与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接发球和发球抢攻的技战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打法类型和前三板的技术风格与世界优秀男子运动员趋于一致,并具有明显的男性化特征,但在发球旋转与落点、接发球技术和发球抢攻等具体的技战术运用方面仍存在战术和意识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冯广龙  游斌燕 《精武》2013,(19):36-37
本文以第51届世乒赛上波尔对陈玘的比赛为基础,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波尔在比赛中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技战术特点做了系统的分析,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为国内运动员提供技术借鉴。结果表明,波尔的发球、反手接抢.近台攻球得分能力突出。同时分析得出,为了在与波尔的对抗中赢得胜利,应该在提高发球质量、注重落点线路的变化、强化连续进攻能力等技战术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女排北京奥运会备战阶段的科技攻关思路、科技服务过程进行系统回顾;对上海体育学院和同济大学联合开发的《排球技战术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系统》的功能进行介绍;并以巴西队为范例,对中国女排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对手的技战术特征进行分析,对其上场阵容、主要队员发球特点、各轮次进攻打法特点、主要队员扣球特点、关键比分段进攻打法特点、拦网技术特点、一传特点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为今后高水平排球队的科技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发球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成为排球运动发展的特点,特别是跳发球技术使用以来,打破了传统形式下发球与接发球技术的相对平衡,发球效果的好与坏,已成为直接左右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合理有效地运用发球技战术,不仅能直接得分,更重要的是能破坏对方一传,降低其进攻质量,为本队组  相似文献   

13.
王烨 《体育科研》2016,(6):93-96
通过比赛现场统计法、比赛录像统计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上海男排在2013—2014年的全国男排联赛上22场比赛和2014—2015年全国男排联赛上的24场比赛进行技战术的统计分析,找出上海男排在近两届联赛赛中技战术上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策略,为上海男排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备战2015—2016年全国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数理统计法等对2014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中外女排5场比赛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中国女排进攻实力不俗,但进攻水平较大程度上依赖一传的稳定性;拦网判断、取位及拦网节奏的把握不好,拦网效果欠佳;发球攻击性不强,与世界女排强队差距明显;高大化、年轻化是中国女排的主要特征,基本功不够扎实是影响中国女排竞技实力的主要因素。建议:当前应抓住拥有优秀教练员的契机,培养优秀排球运动员和教练员,改善国内排球竞赛环境,增强后备人才储备力量。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12届全运会男排比赛前4名上海、北京、辽宁、八一队主攻队员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上海男排主攻队员的发球得分率、被拦死率和扣失率均低于对手,拦网一般防守到位率明显高于对手。  相似文献   

16.
全国联赛上海男排技战术运用效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上海男排07—08年与08-09年全国排球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08—09年全国排球联赛中,上海男排发球的得分率和接发球的到位率都有所提高;再攻中的强攻被拦死率有所增多;拦网中拦强攻的未拦着率明显下降,但是拦失率明显上升,另外,拦快攻的拦死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2016年中网男单决赛的技战术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发球速度方面迪米特洛夫更占有优势,穆雷更着重球的落点与球的旋转率;穆雷的接发球得分率与破发成功率都高于迪米特洛夫;在各项技术的表现,得出穆雷的表现更加全面稳定,而迪米特洛夫的各项技术的失误率偏高、效率低,表现起伏大.建议今后优秀运动员要根据对手以及自己的状况来进行技战术的部署,接发球积极主动,网前截击抓准球的落点,发球多注重侧旋发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排球界越来越重视发球这个进攻手段及对它的研究创新。国内排球比赛中有些队除了以发飘球为主以外,还穿插发一些性能不同的球,如跳起发大力球、侧旋球、插腊式发球等,以加强发球的威力,达到破坏一传和得分的目的。但是,就发球的总情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现代女子排球比赛,由于运动员身材向高大发展,身体素质大幅度提高,发球的力量及速度不断加强,发球的难度必将越来越大,给垫击带来的困难也越来越大。为应付这一局面,能否用拦发球为一传创造良好的条件,保证到位率更多,组战更快?通过八一女排近几年来的实践,女子队拦发球是可行的。它符合排球运动向其高度、快速发展的趋势,符合排球比赛制约、反制约的规律,并能促进排球技战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排球运动是一项抗阻力较大的跳跃和速度性的运动。尤其在当今网上更为激烈的争夺制空权和攻、防转换节奏加快的比赛中,不仅需要运动员要完成百余次扣、拦的技战术行动,而且要在短暂的时间内(如从一传击球到快速进攻只需1.3—2.5秒)打出许多不同名目的进攻组合的节奏和拦网配合。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需具备良好的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