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5 毫秒
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胜负”、“不解”两个词语。2 .了解溪水变化的原因 ,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能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准备 :CAI课件。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一、学会本课生字。二、理清脉络 ,熟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熟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 ,导入课题。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1.借助拼音 ,学习生字 ,掌握识字方法。2 .指导学生写字。三、感知课文 ,理清脉络1.分段轮读课文。2 .检查读文情况。3.自由读课文 ,理清脉络。四、巩固…  相似文献   

2.
一、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喜欢学习生字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生字娃娃”“生字宝宝”,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在平时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低年级学段,生字教学是一个难点内容“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成和发展的阶段,他们缺乏一定的 理解能力“传统的生字教学方式无非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其 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在信息技术的时代下,教师利用微课进 行语文生字教学,增强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受,可以使学生对生 字的读咅更加标准’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提高学生对生字 的理解能力,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写生字,练生字。本文中,笔 者具体探讨了微课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生字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一、二年级,特别是二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的关键时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习生字对于许多学生而言是一件苦差事。那么,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生字呢?笔者认为要抓好识字教学,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识字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识字教学。传统的识字教学模式以教师讲为主,学生的学为辅,一味地告诉学生它的音、形、义,不分轻重地把什么都“灌”给学生,这也可以让学生掌握生字,但却让他们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他们不得不用大量的时间去进行机械性的记忆,使教学摆脱不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5.
曹治才 《师道》2004,(3):57-57
特级教师于永正是我崇拜的名师之一。于老师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写字,凡是老师板书的,从课题到生字新词、重点词语都要求学生跟着书写。这一招很灵。以前,我的学生总有一个生字本,每个生字抄两行、二十个,总以为“熟能生巧”,但大多数情况是,有些字第一个就抄错了,后面的便一错到底。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气得七窍生烟,给学生一个重重的大“×”,再罚学生重抄。但是,这能怪学生吗?学生之所以抄错,是因为我教生字时蜻蜓点水,学生对有些易错字的第一印象就模糊不清,加之重复的机械抄写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目的不在练字、记字,说不…  相似文献   

6.
《兰兰过桥》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制第三册新编选的一篇课文。从编者的意图看 ,是想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科学童话的形式 ,介绍两种奇妙的桥 :潜水桥和塑料桥 ,力求让学生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教学这篇课文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四点 :(1)了解潜水桥的外形和奇妙之处 ,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 ,培养创新精神。 (2 )会认“兰”、“桥”、“特”、“结”、“实”、“顶”这几个生字 ,并结合课文理解“桥梁”、“专家”、“特别”、“结实”、“桥顶”这几个生字。(3)初步了解比喻句的用…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了“罐”等8个生字,会写“股”等3个生字。  相似文献   

8.
很多人有吃自助餐的经历,面对众多的菜肴,点心,挑选自己喜欢吃的,美美地吃上一顿,吃饱,吃好,吃称心。由此笔者想到,在教学中,如果能让每个学生象吃自助餐式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轻松地,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那将是一种新型的,符合学生个性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我们可以将此称为“分层·迎合·多元目标“教学,一、分层教学——依“肚量”量力而食吃自助餐时,每个人都必须依照自己的肚量挑选适量的点心和菜肴,既不能“吃饱了撑着”,也不能“瘪着肚子喊胃疼”。为此,在教学中,笔者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即他们的学习能力分层次地下达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9.
教学要求 :1.认识 7个生字 ,会写 8个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读准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激趣揭题1.交流信息 ,说说自己和家人是如何欢庆国庆节的。2 .播放录像片 ,感受“欢庆”。3.揭示课题。(1)出示课题 ,学习生字、新词。(2 )联系生活 ,理解“欢庆”。(3)运用学法 ,自主识记“欢庆”,观察练写 ,落到实处。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学生自…  相似文献   

10.
小学阶段的生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环节。新课程标准对每册语文教材的生字教学数量都作了具体规定,学生生字掌握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其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高低。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重视生字教学,不能妄图建造空中楼阁。可是许多老师在从事生字教学时感觉单调、无新意,学生学起来也很枯燥,实际效果不太好。其实生字教学完全可以表现得富有情趣,使学生愉快地识记并运用生字。一、音形义结合——识记任何一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这是世界上唯有汉字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学习重点 :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 ,感受父爱的伟大。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根据本文的特点 ,可确立如下的学习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 ,想像父亲抢救儿子的场面。(2 )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感受父爱的伟大。(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A教案一、初读课文 自学字词初读课文 ,学生通过查字、词典 ,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要求学生认识的生字有“墟 (xū)和砾 (lì)”,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的有“失去”和“失常”的“失”,读 shī不读 shí;…  相似文献   

12.
识字是孩子的童子功,马虎不得。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重要目标。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在识字中感受快乐。一、展开想象的翅膀,共享识字的快乐低年级学生正是形象思维的最佳时期,他们求知欲强烈、想象力丰富。开始教生字时我有意识地把一些生字变成谜语、故事讲给他们听。在识字活动中猜字谜、编字谜,既调动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又巩固了生字。例如,教学“春”字时,  相似文献   

13.
机械记忆的识字教学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可能使学生形成不爱学习生字、讨厌生字的不良倾向。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学中我采用初见渗透、迁移理解、巧学字形、纠错规范、拓展巩固五个学习步骤,并以主动为经,渐进为纬,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积极、自主、探究的学习劲头,使学生乐学、愿学,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发展。1.激励学生,乐读课文,在读中渗透性识字现行教材所选的课文,篇篇是精品。为此,上课时,教师应先通过激趣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先与生字见第一次面。然后再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与相应的词语用“———”画出。这样,学生通过与生字的第二次见面,便会对生字产生初步印象,而且在读中会对处于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生字的字义及相应的词义亦有所领悟。2.让学生利用语言环境理解字义,迁移识字在学生对生字稍有领悟后,应“趁热打铁”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运用能力。同一个生字,学生在读课文时能“溜”下去,可在另一环境中学生就不认识了。为此,要多为学生提供识字的语言环境,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借助拼音,通过阅读一些带拼音的课外读物或播放一些有趣的配有字、词、句的画面、图片...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常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例如,老师问:“这一课我们学了几个生字?”学生答:“十一个。”老师便说要“把话说完整”,然后重新找人回答,直到答出“这一课我们学习了十一个生字”,才算符合要求。这个要求有无必要呢?  相似文献   

15.
郑家勇 《教育文汇》2014,(14):32-32
一位老师教学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2课《猴子种果树》一文。第一课时后段,她侧重进行写字教学,主要教学2个生字:浇和拔。她范写之后,又指导学生了解这两个字的结构,要求注意笔划、间架,并带领学生“书空”,然后启发学生对“浇”字进行“生字开花”。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已经”说话。 3.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虚心学习,不断进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一、画面导向认识生字画面导向认识生字即教师要理解编者的意图 ,充分利用插图 ,通过问题的导向 ,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拓展与深化。问题的设计既要体现学生探索、发展的导向思路 ,又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多维开放状态。例如 ,在教学《小猫种鱼》一课的生字“玉米”的“玉”和“土”时 ,先出示挂图 ,让学生观察图上画了什么 ,画上的字怎样读。通过看图 ,一生说 :“图上画了玉米。”然后 ,让该生到黑板前写这两个字 ,其他学生在下面练习 ,认清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再比较“玉”和“土”的异同。学生通过观察 ,最后发现“玉”字是“王”字里加一点 ,…  相似文献   

18.
这学期,我校中年级开设了课外阅读课,旨在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和提高阅读及收集信息等能力。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我对如何上好课外阅读课作了深层次的思考。到底如何激发阅读兴趣,把阅读和自由还给学生,切实提高阅读效率呢?思考之余,不禁想起了上个月的一节课外阅读课:上课之前,我捧着一大叠事先准备好的课外读物走进教室,见学生并没有如我期望的那样围上来翻看,心中不禁有些失望。当上课铃响过,我兴奋地告诉学生,今天特意为他们借了有趣的童话故事书时,他们仍然没有积极反应,突然,我眼前一亮:倘若在图书室中开设“自助餐”,…  相似文献   

19.
一、要区别生字难易 ,摒弃平均用力识字教学和其他任何教学一样 ,在内容上都有主与次、难与易的问题。其中“主”与“难”便是要捕捉的主要矛盾。教学中坚持从学生和生字的具体实际出发 ,分清生字音、形、义的主次、难易 ,区别对待 ,摒弃平均用力 ,便会事半功倍 ,低耗高效。这可从两个方面强化突破。1 .把握生字音、形、义的各自重点 ,摒弃平均用力。如第三册 (苏教版 )识字 1有 9个要求“学会”的字 (霜、棉、稻、梁、柿、丰、桂、菊、飘 ) ,备课与教学首先要明确音、形、义各自难易。从“音”上看“霜”既是翘舌音又是舌根音 ,“柿”是翘…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者拜读了唐茂盛老师的《更新“生字观”关注“熟字返生”现象》一文(见《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6期),深有感触。 唐老师在文中明确指出:我们的识字教学“目中无人”,学生早就自己掌握的生字,我们还一味喋喋不休地读呀写呀教呀,而对那些学生真正感到困惑急需帮助的“字词”,却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