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植物“治病”我国华南农大的专家发明一种“基因子弹”,它能把新的基因注入易患枯叶病的植物体内,培育出一株能够抗病的绿苗。目前采用的基因枪,是一种靠火药爆发推动力的机械装置。“子弹”是钨粒子的塑料弹丸,直径为1/1000微米,虽然细小得肉眼看不见,但是它却携带遗传物质。“基因子弹”射击的初速度为1600米/小时,“子弹”通过前端有一微孔的特殊的金属板,金属板阻止了弹丸的塑料部分进入,而带有外源基因的钨微粒子,却能通过微孔,射人紧贴金属板的植物组织或细胞染色体内,成  相似文献   

2.
前苏联生化武器计划的负责人Ken Alibek坚持认为:“生物恐怖主义是我们的未来,而天花是严重威胁。”目前,他是美国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市“先进生物系统”(Advanced Biosystems)公司的副总裁,去年10月,在日内瓦开会讨论各国如何应对这类疫病爆发,他是其中200位流行病和热带疾病专家之一。美国已经提出了框架计划——分阶段地对总共1050万人义务接种疫苗。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把生化武器比作从潘多拉盒子里释放出来的杀人恶魔。它是指利用生物细菌或化学物质的毒性杀伤有生力量的各种武器和器材的总称。生化武器对人、畜还有植被具有极大的杀伤力。长期以来,善良的人们对它深恶痛绝,然而生化武器至今仍有禁难止,这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黑色死亡”横扫欧洲 生化武器被用作战争手段可谓由来已久。历史上最典型的一次生物战战例发生在欧洲。公元1346年,鞑靼人发兵围攻欧洲重要的贸易港口城市卡发城,结果遭遇了城内热那亚人的顽强抵抗,鞑靼人三年久攻不下。这时亚洲发生的鼠疫被商人带到了此地…  相似文献   

4.
创造世界     
西方战场上的新奇招由心救命的“子弹”在某国一个军事医疗试验基地,数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向高地上的“敌人”发起了进攻。突然,一名士兵腿部中弹倒地,这时,奇迹出现了,一颗飞行速度较普通子弹慢的白色子弹,直接对准受伤的士兵飞去,正好击中受伤士兵的伤口,但是并没有进到肉里去,而是紧紧地贴在街口皮肤处。只几秒钟的工夫,伤者的伤口止住了血。该子弹内部是特制的药品。弹体用一特殊的可溶性高营养物质压缩而成,能被人体迅速吸收;其内部含有一定剂量的急救药品。这种子弹需用一种特制的枪发射,枪上采用了激光定位瞄准系统装置…  相似文献   

5.
把子弹停在空中,听起来仿佛是电影《黑客帝国》里的镜头,不过最近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的科学家开发出了种名叫磁力枪(coilgun)的设备,确实能够将“子弹”悬浮在空中,不过这里所说的子弹是指原子或分子这样的粒子。科学家们希望,这一装置能帮助研究宇宙中最神秘的粒子——中微子。  相似文献   

6.
夜雨 《百科知识》2011,(5):63-64
都说“子弹不长眼”,但在美军于近期阿富汗战场上投入使用的XM25型步枪面前,这话得改一改。这种新型的“未来步枪”能够为发射出的子弹编制程序,子弹在发射超过一段距离后仍然可以再一次准确定位目标并爆炸,美军步兵单兵武器开始进入精确打击时代。  相似文献   

7.
“让子弹飞”,飞出去的子弹都是要命的。让子弹不要命反而救命,这能做得到么?据世界卫生组织对以往战争的统计:战场死亡人员有75%是抢救不及时造成的“二次死亡”,只有10%是直接死亡。如能及时抢救,会有大量人员“死而复生”。在炮火连天、子弹横飞的战场上,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接近伤员,实施救治呢?  相似文献   

8.
腾讯科技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日本一家电子公司最新研制一款3.9米(13英尺)高的超级机器人,能够由一部iPhone手机控制,操控者仅是一个微笑表情,便能发射子弹。当操控者操作机器人时应当不要在电话中开玩笑,这样很容易射击子弹。这款机器人是由日本东京“水道桥重工”公司研制的,它将是一个乱开枪的“好战分子”。  相似文献   

9.
海湾战争期间,有两种武器大出风头,一为F-117A战斗轰炸机,二为“爱国者”反导弹系统。实际上“爱国者”远不能100%地拦击飞毛腿导弹,且一旦被其击中,也都是在自已的国土上空,其散落物若是生化武器的碎片,更是后患无穷。若能在远离国土的距离上,消灭来犯之“敌”,那才是最佳的上策。而今,科幻片中的激光大炮终于成真,它能在数百公里之外,击毁飞行  相似文献   

10.
沈羡云 《百科知识》2009,(23):24-25
人类寿命的延长是与抗生素的产生和疫苗的出现密不可分的,“牛痘”疫苗的出现,使人类的平均寿命从过去不足20岁增加到40岁;“青霉素”等抗菌素的研发,使人类平均寿命突破70岁大关。现在,人们又将目光转向太空,太空制药的发展,将为人类谋取更大的福利,尤其是太空疫苗的研发将拯救千千万万生命,使人类平均寿命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人》2023,(S1):72-73
<正>植物疫苗华中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发现真菌病毒SsHADV-1可以将核盘菌由毁灭性病原真菌转变为油菜的内生真菌,显著促进油菜生长和抗病。基于此,团队提出真菌病毒介导的“植物疫苗”理念。目前,植物疫苗作为新技术已在湖北省进行了水稻病害绿色防控示范,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BAE系统公司近日研制一种神奇的新型液体防弹衣。这一具有革命性的发明采用一种名为“剪切增稠液”的液体,该液体在受到子弹冲击时会变硬从而起到阻挡子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清方 《内江科技》2006,27(4):49-49,46
本文以“子弹打击木块”模型为例,探讨了物理模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杀人游戏     
这是在德国德斯特莱采石场进行的一场战争。“常青藤”趴在地上,两腿叉开,下巴离地面只有一厘米。“常青藤”的真名叫迪克·奥托。他的右手紧紧握着自动手枪,汗水流到他的衣领上。他隐藏在灌木丛中一点声音也没有,两眼窥视着敌人的动静。过了一会儿,他突然跳起来,弯着腰飞快地穿过绿地,跳进一个土坡后面的掩体。这时敌方射来的子弹从他头顶呼啸而过。“常青藤”迅速给予还击,七次、八次——终于将对方击中了。“扯蛋,”代号为“许比”的吕迪格尔喊了起来,一种  相似文献   

15.
《发明与创新》2009,(7):45-45
英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地发明了一种名为“D30”的凝胶状物质,并计划用这种物质来提升士兵头盔的防弹性能。正常情况下,这种凝胶又轻又软,但在遇到来袭的子弹时会急剧变硬,将弹片的冲击力至少减弱一半。  相似文献   

16.
英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地发明了一种名为“D30”的凝胶状物质,并计划用这种物质来提升士兵头盔的防弹性能。正常情况下这种凝胶又轻又软,但在遇到来袭的子弹时会急剧变硬,能将弹片的冲击力减弱至少一半。  相似文献   

17.
秋凌 《金秋科苑》2010,(21):15-15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首次看到正在行动中的免疫系统细胞杀手发射的一枚“子弹”——穿孔蛋白。  相似文献   

18.
《发明与革新》2009,(7):53-53
美军已研发出一种“聪明”步枪,可自动测定目标距离,使子弹在目标附近自动爆炸,从而杀伤视线外目标。 该步枪的瞄准器装有激光测距仪,可精确计算到达目标障碍物的距离。持枪士兵可在正负3米内调整该距离,使子弹能够准确克服障碍,在目标头上或附近爆炸。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种致命病菌,它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及果糖,产酸产气;又能消化分解肉渣,使之变黑、腐败恶臭,高温高压都很难将其杀灭;这种毒素是已知的毒性最强的蛋白质之一,军队常常将这种毒素用于生化武器。如果将这种菌类用在吹可弹破的娇嫩肌肤上,您可敢一试?这种菌,叫做肉毒杆菌;这种病毒,就是肉毒杆菌毒素。  相似文献   

20.
下一世纪,服饰的科技含量将更高更多,美国科学家正在为美国军队开发21世纪的“智能织物”。智能织物将集光纤、电子于一身。士兵会发现,身上的军服不仅保护他不受核辐射、有毒化药品及子弹的伤害,当他疲倦打盹时服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