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说"一要提问,二要指点"。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在课堂上运用"提问"来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获得知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在  相似文献   

2.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意思是说,教育学生,不到他想把问题弄明白却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你教他一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方,例如教他东方,不能由东方推知南方,西方,北方,便不再教他新的东西了。 孔子这段话所强调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必须有教和学两个积极性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从教的角度来说,教师是主体,他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是否平等地对待每一…  相似文献   

3.
朱惠影 《语文天地》2013,(19):33-34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言文到底该如何教?何为文言文的有效教学?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自己与黄厚江老师的《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自身问题。一、教学实录第一组:如何切入文本?A(A是笔者的教学实录,B是黄厚江老师的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你们认不认识孔子?生:现实中不认识,但学过他的文章,所以在书里认识。  相似文献   

4.
孔子诗教美育思想具体表现在孔子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上。孔子诗教美 育思想的教材观表现在他以不偏不倚的心态选择诗作上;教学观表现在他把诗教同音乐结合起来和主体必须站在仁德的角度来审视诗歌的美感上;学习观则把学诗必须和人际交往的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的现实主义思想上。孔子的诗教美育思想博大精深,光辉永存。  相似文献   

5.
提问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表现形式.文章阐述了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提问实现师生互动、推动生生互动、启发学生思维、教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对教师在提问中常用的两个策略--教态应有亲和力和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当学生的学习已达"愤"与"悱"的心理状态时,就需要去启发。孔子就常用诱导的办法回答学生的问题,他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而竟焉。"所谓"扣其两端而竟焉"是指盘问他所问问题的两个方面,然后逐步引导提  相似文献   

7.
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课堂教学总是围绕着问题进行的。说到课堂提问,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我国古代教育家——又称圣人的孔子。他在教学上非常讲究提问的方式方法,他经常会想出一些巧妙的方法来提问,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的境界;他不会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使用一些非常独特且富有创造性的提问方式去启发和引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共同讨论寻找答案。教学实践表明:提问艺术是一个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恰到好处的提问,既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前提,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由此可见,课堂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8.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是人们对孔子教学方法的称赞。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明之。”可见,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这一理念观照下,探讨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富有弹性的教学程序,才能达到理想的课程目标。“三·三”主体性阅读教学结构,是以一篇课文的教学为单位构建基本教学模式和教学程序的。一、“三·三”主体性阅读教学结构构建形状二、构建的理论依据1.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最早倡导启发式教学,他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述,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儒家亚圣教育家孟子说:“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这里体现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他强调指出教师的作用:“宜致力于‘导…  相似文献   

10.
庞薇 《广西教育》2011,(14):28-29
教学提问是一种古老常用的教学方法,很早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常用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法进行教学,他认为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从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去探究知识。  相似文献   

11.
赵安惠 《教书育人》2012,(Z2):11-1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说"一要提问,二要指点"。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在课堂上运用"提问"来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获得知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手段、方式、方法的更新,使得更多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在认识上有所深化,在实践中讲求  相似文献   

12.
孔子是春秋末期一个很出名的老师,他当官不得志,当老师却当得很好。我们从《论语》中可以看到孔子教学的特点:一个是“有教无类”。他说过:“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收学生,不问出身,只要交上10条于肉,行过拜师礼。都可以做他的学生。他教过的学生中有很多都出身贫寒之家,有的还犯过罪,如公冶长、雕漆。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启发式启发式在我国源于孔子,在《论语》中孔子阐述了他的启发式教学的精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中,学生心求通而尚通,谓之"愤";口欲言而未能言,谓之"悱"。孔子强调:不到学生心求通而未通之时,不启迪他,不开其意;不到学生口欲言而未能言之时,不开导他,不达其辞。就是说,要先让学生形成"愤"、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教育家。他提出了关于“启发”教学的严密的理论体系 ,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由浅入深、叩其两端、旁引侧证、侧面诱导等方法。孔子重视问答在启发中的作用 ,他的答教有正面之答、委婉之答、无声之答、愤悱之答几种方式。孔子关于“启发式”教学原则的理论和实践 ,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 ,对当今的教学改革也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他认为重在提问,以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因此,利用课堂设疑提问的艺术,优化课堂教学,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是当务之急。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也必须讲究方法和技巧,使之成为艺术。现就语文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提问技巧,结合教学实例进行举隅说明。  相似文献   

16.
赵满丽 《学子》2013,(6):164
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连他这样的大儒对于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都深感无奈。可见,要实现于漪先生以"文"育"人","以‘道’驭教"的终极理想就可想而知了。那么,如何发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质疑,让学生自主地去学,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每个教育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突破了。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善问者如敲钟,叩之小者则小呜,叩之大者则大鸣.西方学者也曾提出这样的观点:提问好即教得好.对教学而言,教师要"善问",要讲究技巧.尤其对于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不断地引导,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动手.而课堂提问是实现以上教学效果的最佳方式.因此,物理教师  相似文献   

18.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要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去学习。所以,现在教师的"教"和过去不同,现在的"教"是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数学教学的过程,尤其是教学过程中提问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19.
孔子“一生不曾大得志,他收的门弟子很多,他的思想有人替他宣传,所以他的人格格外伟大。自从孔子没后,他的弟子再收弟子,蔚成一种极大的势力,称为儒家。”顾颌刚在这里所说的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其论断也是恰切的。 孔子的弟子,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依据史料记载,孔子弟子有生平事迹的有三十多人。 孔子于公元之前479年去世后,据《史记·儒林传》记载:“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居楚,子夏居西河……。”孔子弟子分散各地,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观、教学方法对现代教育依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从孔子所收的弟子和他的教学方法以及他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来看,孔子实施的教育与当代的研究生教育更为接近,孔子在其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导师“的角色.但是,与之相比,现在的研究生导师在师生关系、个人修养以及教学方法等许多方面应该向孔子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