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相和歌"的称名到刘宋时期才出现,是特指魏晋时期"丝竹更相和"的"十三曲"清商曲.清商三调是在相和歌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其音乐渊源与相和歌一样,皆出于清商曲.其歌辞语面形态上"行"和"解"的出现是其表演形态中"歌弦"、"送歌弦"等辞乐配合演唱部分的出现、"调"在演唱中得以进一步强化的产物.魏晋时期清商乐从相和歌到清商三调的发展,清晰地展示了魏晋娱乐音乐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古今和歌集》的真名和假名两序是研究和歌歌论的重要文献。《古今和歌集》的两序的歌论从发生论、本质论、表现论和社会功能论等方面都深受中国诗论"诗言志"的影响。文章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古今和歌集序》的中国古典诗论"诗言志"的受容。  相似文献   

3.
歌词修辞中通常会蕴合作者隐蔽的见解,除了一目了然的“显意识”,还隐藏着不易理解的“晦意识”.这是隐喻在歌词语篇中的“语用意义”和“语言概念”延伸后的意义,将修辞的手法和隐喻的认知手段结合起来,是理解歌词和发掘歌词的多义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和歌集《小仓百人一首》为中心,分析了其中出现的咏月和歌,探讨得出不同主题的和歌当中的月的不同意象,恋歌当中的月常暗示恋人的分别,故常用月传递哀伤的情感;季节歌中常用月来渲染秋的凉爽、对比夏的炎热、突出冬夜的清冷;写景歌中常将月作为自然景物之一加以描写,以月的皎洁衬托清雅、幽静的自然环境;羁旅歌中的月则常被寄予思乡之情。此外,本文还归纳了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美意识是如何通过月及咏月和歌得以体现的。  相似文献   

5.
英语中常出现由and连接的并列成份结构.其修辞作用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从而造成理解和翻译的错误.文章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理解and结构所构成句法上的各种修辞变格,并按照其内在的修辞特点提出了相关的翻译途径.  相似文献   

6.
音乐与文学渊源已久。劳动创造了人类.同时也孕育了一切艺术。诗和歌就是从人类为生存而开始繁重劳动的那一天就产生了,并且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古代的诗就是歌,如最早的“夯歌”、“纤夫歌”等,既是歌又是诗。诗和歌的交融也就是音乐与文学的最原始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小仓百人一首》收录了一百位歌人的一百首和歌,每一首和歌都具有代表性,是日本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本文将以《小仓百人一首》为范围,以含有"秋"字的和歌为对象,从和歌意象、感情基调、隐喻意义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求更好地挖掘和歌中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从小野小町的“花色句”看和歌的幽玄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野小町作为《古今和歌集》的六歌仙之一,借鉴六朝诗歌的艺术手法,在其代表作“花色句”中,通过巧妙地运用缘语、双关词以及拟人等修辞手法,在短短的一首和歌中蕴含了丰富的寓意,充分表现了和歌的幽玄之美。  相似文献   

9.
《贫穷问答歌》是《万叶集》中唯一的一首描写劳苦人民生活境况的咏贫歌。这首和歌的写作与日本著名歌人山上忆良一生颠沛流离的经历关联甚大。由于山上忆良深受中国传统儒、佛文化以及魏晋隐遁文学的影响,因此在具体和歌创作中也融入了中国汉文化诸多元素,内涵上也与中国古代文儒的价值取向上有诸多偶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在原业平是日本平安时代有名的歌者。百人一首中选用了他的"悠悠神代事,黯黯不曾闻。枫染龙田川,潺潺流水深。"这首和歌用词平易,却富于华丽的色彩感,其间用到了多种修辞技法,传诵度非常高。本文将赏析这首和歌,并探寻这首和歌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课程研究杂志》2012,44(6):809-814
This essay takes a metaperspective on what it means to talk about rhetorical education, the subject of this collection. After exploring different senses of what the term may mean, the essay addresses three issues touched upon but not fully developed in the collection: first, the idea that rhetoric has no subject matter of its own but may instead be applied to any subject; second, why there is a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moment in which questions of rhetorical education especially come before us; and third, why we should think about rhetoric outside the academy. This review concludes by suggesting that Cicero’s vision of The Orator sums up the aspirations for rhetorical education suggested in this collection.  相似文献   

12.
"尔比尔吉"作为彝族交际中的一种语体,相当于汉语中的俗语,在四川彝族及云南部分彝族中的运用最为突出,内容涉及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蕴含的文化信息十分的丰富。从文学的角度看,尔比尔吉以诗体韵文的形式表现,表现出彝族文学中特有的修辞手法。特别是在尔比尔吉的"韵律"上,表现出"押音节"的民族特色。其实,这种在四川彝族中称为尔比尔吉的语体,在云南、贵州等彝区也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郑子瑜先生关于中国革新的修辞学取法于日本,而日本则是取法于西洋的论述为现代修辞学的形成发展构拟了一个认知的互文空间。论文以词语革命语义历史嬗变过程为研究对象,从历史空间纵向考察革命语义受单一社会变革修辞动因制约互形又互义的衍化过程;从中外异域空间横向考察革命语义受20世纪复合修辞动因制约互形变义的嬗变轨迹,描写其兼容的互文语义和在不同交际领域中的互文覆盖率,完成革命已成为20世纪社会政治关键词的考论,从一侧面印证郑子瑜先生关于中国革新的修辞学史的描写推理。  相似文献   

14.
刘勰非常注重语音修辞。《文心雕龙》是由协调声调而结构成的“声文”。其各篇的声调以整齐匀称为主,低昂曲折为辅。刘勰从不同中求协调,多样中求整齐,使文章里的声调在错综变化中,高妙自然,摇曳多姿。《文心雕龙》中声调的结构模式及其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齐梁时期骈文创作的典范,是此时声律理论的完美实践者。  相似文献   

15.
否定表达的相关知识是日语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之所以说是难点,就在于它除了对表达的内容加以否定外,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还可以形成反语或委婉等表达。  相似文献   

16.
This i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in Japan and Singapore and the role English plays in both countries.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in Japan has not been very effective. Although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English was introduced in the 1980s, schools still use 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and most Japanese do not possess the communicative skills necessary for interacting with foreigners. Government rhetoric has also been hesitant in encouraging the learning of English due to concerns about English becoming a threat to the Japanese language and Japanese identity. This paper uses the case study of the Singaporean Chinese to point out that unlike in the Singaporean case, the chances of the Japanese shifting towards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the values associated with it are relatively low.  相似文献   

17.
修辞学需要重视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更新研究方法。但是应当告诉新的修辞现象的发现、收集与研究。修辞学的对象可以、也可能是模糊的。但是修辞学不能是模糊的,修辞学的研究方法不能是模糊的。而模糊的修辞现象,修辞学研究者应当采取精密化的方法。修辞学是大有可为的,也是需要花大气力。修辞学的发展和繁荣需要埋头苦干,潜心研究的人。  相似文献   

18.
美国诗人亨利·朗费罗的《人生颂》是西方第一首被译为汉语的诗歌。自清代以来,该诗就出现了各式中文译本,其中,黄杲斯和黄新渠的两个译本最具代表性。运用消极修辞对这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可看出,在选词、词序和句式结构三个方面,黄果断的译本要优于黄新渠的译本。  相似文献   

19.
莫日根故事是达斡尔族口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散韵兼备且极具民族特色的叙事作品。莫日根故事是达斡尔民族文化承传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寄托了迭斡尔民众对力量、勇气、善良、智慧与正义的案尚,展示了他们战胜困难、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体现了达斡尔民众尚武崇智、勇于反抗和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莫日根故事在叙事结构、语言运用、修辞手法上所呈现的审美品格,凸显出了达斡尔民众独有的艺术天赋,亦为后世达斡尔族作家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滋养。  相似文献   

20.
从修辞看词语超常搭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常搭配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从声音、色彩等方面入手调动词汇的各种因素,使其在特定语境中产生积极的表达效果。本主要从修辞方面阐述词语的超常搭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