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指出商务英汉口译课程应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本文作者就其近年来在该课程中如何有效进行实践技能培养的一些探索心得做了回顾,提出培养高素质商务口译人才,商务英汉口译课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训练学生自觉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和技术、数字翻译训练精讲多练。  相似文献   

2.
姚艳波 《文教资料》2008,(23):65-67
理解是口译过程中关键的一环.吉尔的口译理解模式和口译教学实践表明:在英汉口译过程中,学生的理解水平受到了语言知识、言外知识、分析能力及精力分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文章提出必须在视听说课程、文化课、特殊用途英语课和口译等课程中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听"是口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听力理解又常常是学员口译中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英汉口译过程中的听力障碍进行了分析,旨在找出口译过程中学生听力理解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以期为口译教学提供一些思路,帮助学员打破英汉口译中的听力瓶颈。  相似文献   

4.
商务口译人才是国家紧缺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之一,但培养合格的商务口译人才并非易事。想要克服商务口译教学中的困难,提高商务口译课程的教学效果,就需要综合运用现代语料库技术和微课技术,对商务口译课开展创新教学改革。在分析教学过程中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微型英汉口译语料库,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式分解,实现课堂翻转,并确立技能培养体系和评价考核体系,以切实提高商务口译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贞 《英语辅导》2011,(3):175-178
作为口译的重要环节——口译笔记,不仅要运用简洁符号和缩写记录关键词,更要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记录语篇、句间乃至句内关键词间的逻辑关系。为探寻口译教学、培训的有效方法,提高英汉交替口译中双语转换速率和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体现句内逻辑关系的介词在英汉口译笔记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在英汉口译笔记中,应当对体现句内关键词间逻辑关系的介词予以记录,并通过例证分析,指出了介词对帮助译员在口译笔记中逻辑整理及口译转换输出方面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岳曼曼 《考试周刊》2011,(89):25-26
口译是一项多任务过程,要求各种认知能力参与,进而顺利完成口译任务。本文借用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式,探讨英汉口译过程错译、漏译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李倩 《现代英语》2023,(1):42-45
英汉口译教学与研究在我国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随着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英汉口译教学及评价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成为外语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现代英语教学中,在线教学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网络教学平台优势巨大。文章针对线上线下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利用在线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英汉口译课程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8.
信息的听辨是英汉口译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学生学习英汉口译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然而,大部分学生在信息听辨过程中会出现焦虑状态,从而影响到英汉口译产出的质量与效果。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对信息听辨中的焦虑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英汉口译听辨焦虑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学生词汇量匮乏、无法正确分配注意力以及听力训练不足导致的。据此,本文提出通过督促学生积极扩大词汇量,引导学生加强脑力记忆能力、注重逻辑分析、帮助学生熟悉不同口音以及讲授相关语音知识这四个方面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在英汉口译听辨中的焦虑,以期提升学生英汉口译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口译任务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口译笔记。本文以Daniel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天津科技大学本科三年级英语专业口笔译方向的学生进行的实证研究,讨论了笔记的语言选择对英汉口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英汉口译中,译者分别使用源语(英文)和目的语(中文)记笔记,口译任务完成情况存在着显著差异:采用源语(英文)记笔记对译者口译质量的影响是正面的,然而,采用目的语(中文)记笔记使译者口译质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试图通过有关背景知识的口译实验,探讨背景知识(即图式)对英汉口译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背景知识有助于提高口译成效;口译成效与英文语言水平相关,但语言水平的缺陷可以通过背景知识来弥补。  相似文献   

11.
指出模糊语言是口译中需要经常面对的情况。从等效翻译理论的角度出发,对英汉口译中出现的模糊信息的语用功能及表达形式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语用模糊的若干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省略、补充等方法,可更恰当有效地在英汉口译中传递语用模糊信息。  相似文献   

12.
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是影响口译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认知风格研究则是个体差异因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整体型认知风格的学生在汉英口译任务中表现更佳,而分析型认知风格的学生在英汉口译任务中更有优势。在口译教学或口译训练中对于不同方向的口译任务应对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适应其认知风格,才能有效提高其整体口译能力。  相似文献   

13.
口译不同于口语,也不同于笔译,有着自身的特点,面临着诸多难点。通过对英汉口译在听、记和译三个主要方面难点的探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周关怀 《英语广场》2024,(8):97-100
专有名词是名词的一种,表示特定的、独一无二的人或物,与普通名词相对应。汉语中存在大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专有名词,其背后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选取高等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导游口译”中的真实教学案例,浅析传统文化专有名词英译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导游口译”课程传统文化专有名词英译教学研究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5.
口译的方向性问题在口译研究和教学中一直颇具争议。传统观点认为,为了保证口译质量,口译员只应该从B语言译入至A语言。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译入B语言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须的。国内汉英组合的口译员基本上都要进行双向口译,但是口译教师和学生的英文基本都是后天习得,这尤其对A译入B语言的口译教学提出了挑战。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考查了四所院校MTI项目口译硕士方向学生译员对于双向口译,特别是A译入B语言的态度和其中遇到的主要困难。结果显示,57.78%学生更愿意做英汉口译,而且对翻译质量也更加自信;英译汉口译中的最大困难是"对英文原文理解有误",汉英口译中最大的困难是"无法判断翻译出来的英语是否地道"。作者对相关原因做出了分析,并且希望能够为汉英组合口译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数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口译是一个艰巨、复杂的过程,对译员提出了诸多技能要求。本文就如何把握英汉口译中的"三要素"——听辨、口译笔记和口译表达做出了初步探究,主要阐述了听辨中大脑应着重分析、口译笔记中注意力如何分配和记什么以及口译表达应连贯顺畅,旨在帮助口译学习者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邓燕玲 《考试周刊》2012,(13):74-76
"听"一直被视为学好英语必备的技能。可目前中国不少高校的学生的听力水平并不高。不少学生抱怨听力课堂枯燥,训练材料单一,没学会听,等等。有些学生考试得高分,现实交际中却听不懂外宾说的话。英语听力现状不容乐观。作者从事英汉口译教学多年,认为英汉口译的听力训练着眼于引导学生捕捉意义,摆脱字词形式,有利于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真正提高。因此,尝试从英汉口译教学角度探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并建议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方面借用英汉口译教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范星星 《考试周刊》2013,(43):97-98
在英汉口译中,译员被默认应该具有过硬的英语听辨能力。然而实际情况是,B语听辨仍然是大多数学生口译学习中的瓶颈。本文针对课堂上学生中常见的口译听辨问题,结合口译听辨的特点,作出相应的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旨在揭示口译听辨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在法语口译教学中,文化及语用因素经常被忽视,这样容易造成口译实践中译者对译入语信息的错误解码和理解,可能导致交际失败。有必要分析学生在法汉口译过程中由跨文化意识缺失导致的语用失误,以说明口译者语用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提高他们对译出语与译入语之间文化背景差异的敏感度,从而在口译过程中尽量减少文化因素造成的干扰。  相似文献   

20.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口译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在新疆,相关研究的成果多集中在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从心理学角度探讨维汉口译过程的研究成果较为少见。论文从心理学中记忆的条件与影响人手,通过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研究维汉口译中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对语料中部的信息存在的干扰作用,并针对首、近因效应提出一些对口译学习和教学有益的合理方法及建议,帮助学生克服口译听力中存在的障碍,提高口译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