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张建星热爱冬天。在他的许多作品里,都表达过对冬天的那种执著的爱。他说过:“与其说我热爱冬天,不如说我热爱一种性格;与其说我热爱一种类似冬天的性格,不如说我接受一种永远磊落的人生。”那是1983年秋,张建星刚刚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正为工作着落而四处奔走。富于幻想的张建星最大的志愿就是当作家,但最终,他却成了记者。直到今天,他还时时庆幸这个选择,使他不做案头把玩,游戏文字;使他与百姓的话题很少重复,格外新鲜。1984年冬天,张建星主动请缨,要求赴最艰苦的东北三省进行沿线采访。他不畏天寒地冻,…  相似文献   

2.
忆星原     
7月20日早上,我走进办公室,一眼就看到桌上放着印着胡星原同志治丧委员会黑字的白信封,心为之一沉。急忙拆开一看,星原已于11日与世长辞,定于19日举行追悼仪式。我细看信封,上海的邮戳是7月14日,北京的邮戳是7月19日。我不知道这封信何以在路上走了那么久,我连给星原发一唁电,送一花圈都不可能了。一连几天,我一直怀念着星原,总想写点什么来表达我的哀思。我和星原相识于1946年春天,我们同在南京《新民报》当记者,是浦二姐熙修的部下。当时,国共两党正在和谈,浦二姐、星原和我都采访和谈新闻而各有重点。浦二姐主要采访中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战地记者,我知道,在战地采访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要比在和平环境中采访高10倍。但我依然固执地认为,有一些战地记者是不会死的。他们身经百战,世界上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可他们历尽炮火硝烟和枪林弹雨,却能始终安然无恙。 所以,当突然得知路透社记者科特·肖克以身殉职的消息时,我是那样的吃惊,犹如听到晴天霹雳。 肖克死了,死在战乱的塞拉利昂,死在前去战区采访的途中,死在他热爱的岗位上。当战地记者是他一生的梦想,他大概是死得其所了。  相似文献   

4.
人死了,他的笔也会死掉,这是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除非子孙多事,或完成遗愿,或完成己愿,像海明威那样,死了好几十年,儿女们还将他纸篓里的东西翻出来,编来编去,弄成一本小说。王小波的遗作好像瞬间就被出版商们抢得一干二净,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毕竟不同于海明威的,王小波用电脑,他的纸篓要比海明威的干净得多。所以我想,王小波大概不会再出什么新作了。  相似文献   

5.
人总是要死的。但我一想到这个人的死就涌起了一种悲哀。汪公一生广交游,他的朋友怀念他的诗文者也会很多,而我作为他的老少之交的晚辈朋友,又能写点什么呢?我想起了他和书评,我的悲戚原来也来自我们共同热爱的书评事业。我很少见到有人像汪公这样对书评充满着爱心。他是新时期十余  相似文献   

6.
追思挚友     
胡星原与世长辞了。他走得如此匆遽,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星原和我,都是党的新闻战线的兵丁。我们在一条壕堑共同战斗过,我亲眼看到过这位无畏的战士如何奋勇冲锋。当这六十二岁的老兵安息的日子,我首先想起的,是他二十五六岁时的往事。那是1946年,他担任上海《联合晚报》驻南京特派记者,我在上海《文汇报》,担负的也是这种职务。起先,我们只是泛泛之交。我对他真正有所了解,是在“下关事件”发生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我应该属于典型的山东人:论体形,算得上五大三粗,以前上大学坐火车,不用介绍和张嘴,人家就能猜出我是山东人,论性格,称得上直率豪爽,我属于心里憋不住事的人,喝酒不论杯子大小从来都是一饮而尽,即使有喝死的危险.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我爹揍我也没哭过.虽然我算不上十分刚强,但还真没有流泪的记忆.  相似文献   

8.
前年春节在回国的飞机上,我的邻座是位黑人——西非某国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一路上我们聊了许多中国问题。他给我两点深刻印象:一是他的素质大概不算高,当然这不是因为他一身落魄商人的打扮,而是他不停地找空姐要酒却不喝,最后把六七瓶酒都装进旅行包里带下了飞机。另一个印象是他对我说,中国发展太快了,但是中国人还没有大国国民应有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我的夏令营     
今天又是晴朗的一天,我怀着高兴的心情参加这次的夏令营。我早上7点多就出发了,到省委后还没有人到,看来是我太兴奋了。过了不久来的人越来越多,许伯伯接见了我们,这次是由他带领我们,他看起来虽然很严肃,但其实还是和蔼可亲的。他分配好队伍后,我们便乘着汽车,赶赴我们的目的地,一路中大家谈笑风生,很是开心。大概过了2个小时,我们到了部队,这半天我将在这里度过,满心期待!跟着队伍,我们来到放映厅观看关于战斗机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一我一向敬佩和热爱陈毅同志,特别热爱他那忠诚、耿直、豪爽的性格,还有他那儒将风度和笔下充满革命激情的诗词。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各报刊上发表的陈毅同志的诗词,我都陆续抄录下来,并保存着。我第一次见到陈毅同志是在1963年6月13日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人民中国》杂  相似文献   

11.
斯蒂芬·L·卡特著 当机智而又略有争议的黑人法官奥利弗·加兰被发现死在他自己的书房里时,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他是死于心脏病。在这位法官的一生中,神秘和不幸似乎总是包围着他:他的女儿死于一场车祸,肇事者在撞人后逃跑了;他成为最高法院法官的提名,却在一次诽谤性的公众听证会中被否决了;现在,他又死了,这就使整个问题更加地令人费解。加兰给他在新英格兰一所颇负盛名的大学里教授法律的儿子Talcott留下了一组关于他的“安排”的神秘指令。Talcott的姐姐玛丽亚确信她父  相似文献   

12.
老王修村志     
一位年近花甲的兼职档案工作者,退休后花费五年的时间,自费组织编纂了一部68万字的村志——《王坪湾二十世纪村志》。当我捧着油墨飘香的送审稿时,被作者敬业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欣然前往拜访了他。 这是湘中腹地冷水江市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名叫王坪湾。整个村子群山环抱,鸟语花香,空气清馨。在一栋红砖青瓦的阁楼里,我采访了村志的编纂者——王振庭老人。他个子高大,结实魁梧,一张红润的国字笑脸,言谈举止间透出其爽朗豪放的性格。当我问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毅力编纂这部68万字的村志时,他直言不讳地告诉我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他热爱档案事业,二是因为他热爱家乡。  相似文献   

13.
少年酒     
许多年前,还在读书,坐在靠窗的桌子边。那时候,课余喜读香港台湾的小说,读得心思苍茫,常常拿钢笔在木制的桌面写些伤感的词语或句子,以此对景遣怀。 许多年后,我的他跟我说,其实那时候他去看过我写的那些字。在一天早晨,教室里还没有人的时候,他一行行读了。“哀大莫过于心死”,他说我写过这一句。我愕然。没有想过他会去看,而且,至今还记得。  相似文献   

14.
少年酒     
许冬林 《出版参考》2011,(10):37-37
许多年前,还在读书,坐在靠窗的桌子边。那时候,课余喜读香港台湾的小说,读得心思苍茫,常常拿钢笔在木制的桌面写些伤感的词语或句子,以此对景遣怀。 许多年后,我的他跟我说,其实那时候他去看过我写的那些字。在一天早晨,教室里还没有人的时候,他一行行读了。“哀大莫过于心死”,他说我写过这一句。我愕然。没有想过他会去看,而且,至今还记得。  相似文献   

15.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个熟悉而寓哲理的声音,在我们耳畔回响了半个世纪,与我们的心弦共振了几十年.这就是诗的力量,也是这首诗的作者,著名诗人臧克家的力量.这位伟大的诗人是在山东大学土壤中培育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赵灯 《青年记者》2015,(2):37-38
国内有人提出了"性格色彩学",把人的性格大致分为红、黄、蓝、绿四种色彩类型,引起了大众的追捧。新闻标题又被称作新闻的眼睛。一个好标题,常常会为一篇新闻添辉增色,也令读者耳目一新,激发其阅读兴趣。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标题也具有独特的性格色彩。那么,标题究竟有哪些性格色彩呢?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我试着将其大概分成四种类型。我对近期《广州铁道》新闻标题的"性格"  相似文献   

17.
金恩辉 《图书馆学研究》2012,(10):98-101,75
张祥琯先生是图书馆界的同行,也是我们北京大学同系的校友,曾任原长春邮电学院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1办事较真,据理力争祥琯不仅性格率直、遇事较真,他还是一位自学成才、一专多能,十分热爱母校、关心母校、牵挂母  相似文献   

18.
“十六从军惜白发,一生未曾下战马;驰骋写军赋,至今笔生情。”老军事记者阎吾的这首自抒诗,正是他离休后的真实情怀。阎吾同志是新华社老一辈军事记者的代表,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同他共事25年了,他那种特有的热爱生活、热爱军队、热爱军事报道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八一”前夕,我来到总政干休所看望阎吾。他刚从部队采访归来,兴致勃勃地谈了在部队采访的见闻和对新时期军事报道的意见。他仍沉浸在部队和军事报道之中,继续活跃在军事记者行列里。阎吾是1983年因年高有病,卸下了新华社解放军总分社主要领导的职务,离休住进干休所的。这位在军事报道战线上奔波了40年的老军事记者,年过花甲,身体不好,总社领导和同志们都劝他好好休息,不要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参考》2006,(1):21-22
斯大林死于1953年3月5日晚上9点50分,雷日科夫医生那天被审讯两次。一次是从下午1点10分到下午4点45分,还有一次是从晚上9点20分到凌晨1点45分。审讯的内容我们不得而知。关于斯大林的死,我们不知道的其实比我们知道的要多得多。没人准确地知道他是如何死的。报纸上报道他死于脑溢血,而大约就在同一个时候,据说斯大林的儿子瓦西里跑进垂死的老人的房间大声叫嚷;“他们杀了我的父亲!这些杂种啊!”关于他的死亡的种种描述都是极其地相互矛盾的。  相似文献   

20.
刘征 《湖北档案》2003,(7):30-31
武汉市说唱团是多年来一直活跃在湖北乃至全国的一支艺术团队,张明智是这个团里的名角,湖北境内有很多人都是听他的大鼓长大的。张明智和他的湖北大鼓已经成为汉味文化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在舞名上都是听他用方言表演,今天坐下来谈话,大概是因为我是说普通话的缘故,他一直都是用着十分标准的普通话和我们交谈,他非常善谈,可以感觉得到他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张明智总是想方设法地创作广大观众喜爱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