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一人写,教师一人看”的作文教学模式。“分组合本”方式,是受学生轮流记载班级日记一事的启迪而创设的。1984年起,我把由学生干部记录的条文式班级日记改为由全班同学轮流执笔的散文式班级日记。想不到同学们积极性空前高涨,每当一位同学的“大作”问世,便有许多同学争相传阅并加以评论。我每周查阅一次,写一些评语,有时也发表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久而久之,同学们便把班级日记当成他们发表习作的园地,一些同学的写作兴趣就是从这里培养起来的。就这样,我的“分组合本”作文训练悄然诞生了。我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写作小组,每组五至七人…  相似文献   

2.
谢丽丽 《班主任》2014,(11):22-23
教育需要对话交流。没有对话交流,也就没有教育,特别是对于面临巨大高考压力的高三学生来说,更需要精神情感的力量。我班的班级“接力”日记因此而诞生。“接力”日记,顾名思义就是班级日记一人记一天,轮流往下传。具体实施方法是:按学号顺序,每天由一名学生任值日班长,负责一天的班级管理并记好班级日记。值日班长要认真观察、细心记录,日记内容务求真实,写真情实感;动笔之前要认真阅读其他值日班长写的班级日记,与同学进行一次心贴心的交流。班主任每周至少阅读一次班级日记,并将针对某一科任教师的日记推荐给该教师阅读。高三毕业时,将所有班级日记进行整理、打印,送给全班学生做纪念。  相似文献   

3.
班级日记是根据学生座次,由学生轮流对每天班级情况进行的记录,内容既有对学生学习、出勤、纪律、卫生等方面的记录,也有学生对班上违纪事件的评述、对好人好事的表扬,反映了大家对良好班风的渴求、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班级日记内容每天都由值日生晚自习前五分钟进行通报。它就像班主任小助手一样,真实记录了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是是非非。善用班级日记,班主任可以大大提高班级管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变“学生一人写教师一人看”封闭式的作文教学模式,探索作文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我在近几年来的高中作文教学中实施了“分组合本”式作文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分组合本”作文训练方式,是受学生轮流记载班级日记一事的启迪而采取的。多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为了把语文教学和班务工作结合起来,从1984年起我把由学生干部记录的条文式班级日记改为由全班同学轮流执笔的散文式班级日记。过去条文式班级日记只记录一些“迟到缺席”、“课堂纪律”、“表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倾诉心声的"场所",我实行了《班级日记》制度。由班级同学轮流写,写的同学被称为"轮值班长"。班级每天发生的故事,第二天由轮值班长在晨会课前读,读过后,大家可以对昨天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班里有一份十六开的手抄《班级日报》。由全班学生轮流编辑,又都是撰稿者。《班级日报》有固定栏目,其中:“班内快讯”栏目报道班内大事和各项活动情况;“表扬与批评”栏目主要是表扬先进,批评落后,弘扬班内正气;“学习”栏目交流同学之间的学习经验和每日一题。除此以外《班级日报》还有一些不固定栏目,如“生活小常识”、“多彩世界”、“谜语”、小故事”等。班主任是《班级日报》小编辑的参谋和顾问,对审稿、编辑、出版进行指导,特别是“表扬与批评”专栏文章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从实际出发。每位学生轮流当一次编辑后,进行一次评比,评出最佳编辑,最佳投稿人和好事做得最多的学生。出版《班级日报》我们已坚持了三年,对班集体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班级日记制度是让班级所有成员轮流值日,以日记的形式记录班级当天发生的重大事情、学习生活情况、个人的心情感受故事等的一种班级管理制度.班级日记制度是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通过实施班级日记制度,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以提高,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作文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8.
当这组文章来到大家手中的时候,选文的作者们已经“脱二奔三”,成为高三学生。高中两年里,他们自称是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的“校傲四班”,因为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体育文艺,他们都足够出色。在这两年中,他们还留下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全班同学一起“创作”完成的《班级日记》。虽然很多学校很多班级都有类似的日记,但“校傲四班”轻松活跃的气氛使他们的日记不再是流水账,而更像是一种集体创作。它记录了四班同学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我们精选了其中的片段,愿与你们一起分享其中和你们相同或相似的欢乐与哀愁。在摘编“校傲四班”的《班级日记》时,我们常常为其中的故事、心情甚至玩笑深深吸引。这是同学们最真切的生活、最生动的气息。在这里我们特别要感谢“校傲四班”的祝婕同学,就是缘着她的线索,我们看到了比书店里那些青春校园小说更“原汁原味”的两本日记。是的,原汁原味,正如祝婕同学所说。在众多的校园小说中,我们看到的故事总是有点造作而雷同,其实真正的校园故事更多的是一种朴实的精彩,正如“校傲四班”的《班级日记》,在琐碎中闪亮。也许你们班还没有《班级日记》,也许你们的《班级日记》还流于形式,但是看了“校傲四班”的精彩日记之后,你们也许可以同样精彩起来。等到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你会突然发觉:当初似乎无足轻重的一本《班级日记》,竟然一路见证了你和同学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相似文献   

9.
王焱坤 《班主任》2007,(3):16-17
进入高中,面对激烈的学习竞争,面对班级中出现的一个个新问题,我摸索出通过组织学生记班级日记来强化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我组织学生记班级日记的具体方法是:按学号轮流,每天由一名学生任值日班长,负责一天的班级管理并记好班级日记。值日班长要认真观察、细心记录,日记内容务求真实,写真情实感;动笔之前要认真阅读其他同学所写的班级日记,与全班每位同学进行一次心贴心的交流。班主任每周至少阅读班级日记一次,并将针对某一科任教师的日记推荐给该教师阅读。高三毕业时将所有班级日记认真整理,打印出来,送给全班学生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10.
“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自己在数学学习与应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数学日记范围很广,可以是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也可以记录实践活动,记录与数学有关的“生活”等等。《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相似文献   

11.
写日记本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方式。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深深体会到:日记(指学生写给老师看的日记)在班级管理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它是班主任工作的好帮手。 一、通过日记可全面掌握班级情况,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班主任固然要经常深入班级了解情况,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对班级各方面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尤其是学生在课外的表现更难洞察。日记为班主任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班主任能够通  相似文献   

12.
一、记"班级漂流日记"的起因《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表明,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我回忆起在我所任教的闽侯祥谦中心小学三(1)班组织51名同学轮流写日记,共同记录校园生活。孩子们不亦乐乎,个个爱写!一年过去,我发现孩子们的习作热情高涨,随着天天写、天天读、天天评,每一个同学的日记都"长"了,习作水平也高了。这一年,我收获了一本厚厚的全班同学的亲笔签名漂流日记本。这给了我深刻的启示,我也可以在一附小的四年级学生中开展记"班级漂流日记"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在我校开展的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制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根据班主任工作的特点,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对班主任工作进行“会诊”研究,构建有特色的班级管理模式。研究聚焦于两方面:一是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二是良好学生集体的培育。其主体实践包括预防教育、诊治教育以及学生自主教育和“绿色通道”机制等拓展模式。其中预防教育和诊治教育是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制的两条工作主轴,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教育共同体。“会诊”的拓展模式是对班主任工作轮流“会诊”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师道》2015,(4):18
"阳光姐姐班级日记"征文比赛,旨在引导语文老师重视学生写日记的好习惯。"班级日记"要求全班同学轮流坚持记录,这将激发同学们集体写作的乐趣,同时,在共同写作、互相阅读、教师点评的过程中,也能增进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理解,在每一天的班级生活中,发现友谊,发现爱,发现成长。  相似文献   

15.
所谓“心理循环日记”,就是由班级统一购置部分日记本,挂在黑板的一角,采取分组等方式围绕学生生活、成长中的心理体验进行记录,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想所悟随时写在上面,循环往复,用集班级全体学生的心理感受来教育和引导全体学生。我们所讲的心理循环日记与私人日记不同,它以公开分享的形式,实现了教师与学生、  相似文献   

16.
1992年我开始担任班主任。为了把班级工作做好 ,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激发同学们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精神 ,几年来 ,我们坚持师生同写班级日记。这里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 ,谈谈班级日记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一)全面了解学生 ,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由于班级日记是班级学生“人人写 ,写人人” ,所以能够准确体现班内学生的思想动向 ,从而全面了解学生。有一次 ,班级日记中有人写了这样一句没署名的话 :“救救我的同桌吧”。我感到这可能不是一件小事。分析笔迹 ,发现写的对象是一位姓孙的同学 ,该生整天闷闷不乐 ,上课无精打采 ,课堂上…  相似文献   

17.
“轮流日记”就是一个日记本每天由不同的孩子轮流来写。这样,孩子们不用每天记,但是每天都能读到自己小组同学写的日记。我将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组五名同学,每组每天由一位同学写,第二天传给第二位同学,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恽代英同志英勇就义五十周年,《恽代英日记》即将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恽代英日记》(1917—1919)原珍藏在中央档案馆、中国革命博物馆。日记真实地记录了恽代英和林毓兰、黄负生等同代人的学习、思想、生活,记录了他们探索救国道路的重要实践。其中,关于“互助社”的活动,以及恽代英和武汉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期间进行的爱国斗争,都有具体生动的记载。日记为研究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社会状况和恽代英的思想发展,提供了可贵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9.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想让学生写出“真文章”,就要将作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笔者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探索与实践:1.多种形式的作文表达。(1)“流动日记”。日记是作文的辅助形式,“流动日记”是作文的补充和延伸。根据自愿的原则来定顺序,排列好后,全班统一一本日记,依次轮流写作。每天轮一个人。写作内容与形式自定,任何人不加干涉。后写的同学先当读者,认真阅读前一位同学的日记,并写上“评语”。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在谈作文教学时提出了“自能作文”的理念,其目标在于体现“教是为了不教”,鼓励学生自己写作、自己评改,逐渐形成独立写作的能力。“循环日记”是一种习作训练模式,由班级学生分组循环,每人轮流写日记,在相互评改、激励、分享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整体提升。在开展“循环日记”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明晰“循环日记”的写作特点,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记录学生的真实生活,做好跟踪指导,促进多主体间互动评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