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官俸始定于太祖洪武时,至成祖永乐时颁"俸粮支米钞格"而成定制。明代官俸较历代为薄,原因有二:一是折色,二是相沿二百年不变。官员于俸禄之外,时路有五:乞请与赏赐、占田收租、逃避赋税、贪污受贿、以权经商。俸薄不足以养生,是导致明代政治腐败的重要因素,但是要使官风廉正,在提高官俸的同时,必须强化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而这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却是无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漕运,是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特殊产物。封建王朝为了满足官俸、军饷和宫廷挥霍的庞大需要,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利用中央政权的力量,对地方上的田赋收入加以转输,漕运就这样应运而生了。清代,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晚期,漕运的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直至消亡的过程。本文试分三方面作一粗浅的探索。舛谬之处,请同志们教正。  相似文献   

3.
唐代户部别贮钱设置于德宗贞元四年二月辛已,但有一个酝酿和后续过程。设置之初,其钱源有六项:中外给用除陌钱、缺官俸料钱、外官缺官职田钱、现伤外官一分职田钱、停额内官俸料钱和停刺史执刀、马列马军事钱。户部别贮钱与青苗钱应有渊源关系,也有区别。户部别贮钱的设置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是民国文官制度的总设计师,民国文官制度,也就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孙中山领导中国辛亥革命,并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创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创建了中国现代文官考试、任用、服务、官俸、考绩、奖惩、抚恤等制度的初步框架。这一制度,是对传统的科举选官制度的继承和创新,是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借鉴和创新。其中文官考试、任用制度等相关法令和主张,对以后的历史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官员因罪革职发遣边疆的历史.清代新疆曾接收过为数众多的因罪革职遭遣“废员”,他们为新疆社会发展作出过巨大的历史贡献.一直以来,学界对于清代新疆废员的研究,多是使用常规史料进行制度或人物的考察.本文则是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的档案材料,对亲老情在嘉庆朝废员发遣新疆案中的冲突与调适加以探讨,以期充实对清代吏治建设、清代新疆社会发展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6.
养廉银制度是雍正对我国官更给俸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它的实行,相对地减轻了人民负担,对整饬清代吏治有一定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清代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其积极作用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7.
清代职官,除了品级,还有诸多的等次,如较高档次者为"大臣"。同品级者,京官高于外官、文官高于武官。同品级的同一职官,有左右、前后差别。同品级官,因所在衙门不同,而有等次之别,文职三四品京官,还有大三品、大四品之类的大小之分。同一职官,因设在不同衙门而品级不同。中央机构的堂官(长官)之间有档次及同档次中的等次差别。还有诸如大九卿、小九卿之分,等等。这些等次之多,体现了清代职官制度的细致及其复杂性,有的还关系官员的特权、选官制度。同时也存在某些问题,比如同一机构的堂官与属员司官档次差别较大,在因才选官上存在不合理问题。清代与职官等次有关的现象还出现某些重要变化,如京官高于外官的传统差别,在清代中期以后的官场观念中有所改变,有的官员追求外任。官场中的这种价值观,对于官员选任制度也有所冲击。  相似文献   

8.
清代公文制度的内容,涉及文体运用、写作态度、抬头、避讳、缮写、用印、装订等撰写制度,进本时间、驿递规定、时限要求、递交方式、电信应用等传递制度,题本票签,限期办文、发抄遵行等收办制度,六科封驳、稽察注销、收贮存档等封置制度,以及涉及公文处理全过程的保密制度等。清代公文制度是在明代公文处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保持了明代公文处理的基本精神,但它较明代更为繁琐和严格。清代公文制度体现了封建社会公文制度的最后辉煌。  相似文献   

9.
清代十二位皇帝,除后期的同治帝和年幼的宣统帝没有多少政绩外,其余的皇帝均比较勤政,都有一番或大或小的作为。尤其是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连续六位君王,都是有雄才大略的明君。究其因,这与清代严格的皇室教育、独特的皇位传承制度以及贯穿始终的内忧外患等因素都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0.
赋役制度是封建国家重要的经济制度,也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支柱。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其赋役制度集历代封建赋役制度之大成,并且在承袭明代的基础上在许多方面有新的突破,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研究清代赋役制度的确立及其整顿和改革,是研究清代经济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也是有意义的。本文仅就清代前期(顺治、康熙、雍正三朝)赋役制度的建立和改革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张伯行是清代著名官员和理学家,他热衷于书院教育,为清代书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张伯行创建的鳌峰书院成为清代福建省的最高学府,培养了如林则徐、张际亮等人才。鳌峰书院形成了完备的教育教学制度,在讲学、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有典型性,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中张伯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东晋南朝是个乱世,从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始至陈后主祯明三年(589年)终,其间二百七十余年,江南地区历经五朝。由于政权更迭,制度屡变,做为官制重要构成的俸禄制度也相当紊乱,加之记载零散漏阙,更使后人很难辨认它的原貌。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见到专门讨论东晋南朝官俸制度的文章。本文试图爬梳史料,对此略作论说。  相似文献   

13.
清代仓廪制度在我国仓廪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清代河西仓廪制度,它上承汉、唐、明诸朝遗制,种类之多,制度之完备,成效之卓著均超过了前代.有清一代,河西地区完备的仓廪制度对河西开发,促进河西社会经济发展,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利用河西地方志,对清代河西地区仓廪的类型、分布状况作了分析,并对河西仓廪的特点和作用作了进一步探讨,从中可以窥察清代河西仓储制度的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14.
清代州县衙役的充任,在来源籍贯、家庭出身、充任年龄和素质以及期限等方面都有比较严格的制度规定。但从《南部档案》来看,这些有关衙役充任的制度规定并未全部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清代南部县衙役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制度规定的充任条件,而且大大超过了法定的充任期限。这充分体现了清代衙役制度表达与实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清代前期凤阳榷关的征税制度与商品流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关税档案,对清代前期凤阳关的税收制度以及商品流通进行了探讨。凤阳关税则规范、税口的分布、制度约束和考核检查等方面均有定章,凤阳关所处淮河的地理位置,使大量的国计民生的商品,经过凤阳关中转到全国各地,促进了清代全国市场的发展。凤阳成为清代前期淮河沿线最主要的商品流通枢纽。  相似文献   

16.
清代官吏惩戒制度分为行政处分、刑罚制裁两大类别。其中定期行政惩戒,贪酷者革职提问,不谨、疲软皆革职,年老、有疾者休致,才力不及者降二级调用,浮躁者降三级调用。不定期行政处分分为罚俸、降级、革职等。刑罚制裁之正刑则有笞、杖、徒、流和死刑五种。无论行政处分还是刑罚制裁清代都有一定程度的落实,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没能达到澄清吏治并挽救清朝统治的最终目的,既有该制度的原因,也有影响制约该制度效果的其他原因。  相似文献   

17.
清代山西学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田制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赡学制度。清代学田在明代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清政府教育财政支出的重要补充。清代山西学田有其自身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18.
摄政这一官职自古有之,然而清代西藏地方所形成的摄政制度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具有很鲜明的清代西藏地方历史的特点。所以本文从西藏历史上的摄政这一官职出发,对清代西藏历史上的摄政制度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阐释。  相似文献   

19.
卡伦的起源及类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伦是清代一项重要的军事制度,它对于清代政权的建立起到了积极作用。卡伦产生于努尔哈赤时代,卡伦在原有基础上可以分为边境卡伦、国家禁地卡伦和行军作战时的卡伦三种,对于了解清代军事制度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监察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在保证国家机器持续正常和有效运作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时至清代,一方面监察制度更加完备,另一方面随着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极度强化.监察职能无可置疑地走向衰微,监察效力大打折扣。本文拟就清代监察职能衰微的原因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