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文章在研究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从创作理念、形式构成、艺术内涵、绘画语言等多个方面评析了几位表现主义绘画代表画家的作品,先后从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方面入手,探讨了中国抽象主义绘画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占据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韩国正式建交的时间不长,但是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早就开始了。我的一位朋友李可范先生就是致力于中韩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的韩国画家。身为韩国书画联合会副会长的李可范先生自1987年至今,已经到中国来了7次,他为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为向世界宣传东方传统的绘画艺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第一次见到李可范先生是在1993年8月24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绘画馆举行的“中韩建交一周年纪念——第一届中韩书法展”开幕式上,那  相似文献   

3.
闵庚灿,1935年6月生于韩国仁川,当他还是10岁的少年时,命运之神把他从仁川带到了海的彼岸——中国,不久转辗来到了西子湖畔,受到中华文化的薰陶。他师事国画家周昌谷,并受到潘天寿、陆俨少、程十发、余任天、诸乐三及黄胄等著名画家的影响,从而画艺日精。当他在中国侨居39年、于1983年返回祖国之前,已是一位声名日上的水墨画家,被公认为中国画坛新秀。回国后,他热烈地用画笔拥抱祖国的山山水水,画风有了明显的改观,在融合韩民族绘画的特点,满足韩民族人民的审美要求方面,取得了令人耀眼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非洲西部国家多哥有句谚语:“一个从未远行过的孩子说:只有自己的妈妈才能烹饪出美味的汤。”2014年10月26日,在杭州举行的“漫步浙江—非洲画家来浙江客座交流作品展”开幕式上,来自多哥的视觉艺术家埃德姆·弗利·萨拉引用家乡的谚语,表达自己站在中国大地上的最深刻感受。  相似文献   

5.
正之江艺术长廊包括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集多种场馆于一体的之江文化中心、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之江文化产业带、南宋皇城遗址、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辑中心、浙江美术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之江编剧村和网络作家村等,将会成为文化浙江的金名片。  相似文献   

6.
俞瑜 《文化交流》2016,(1):78-81
正陆俨少先生是浙江画院首任院长。作为20世纪山水画的集大成者,陆俨少先生的作品全面吸收了历代经典山水画家的技法,学古又不拘泥于古,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对近现代的中国画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15年春天,首届"陆俨少奖"揭晓:共评选出金奖2件,银奖3件,铜奖7件,优秀奖20件。这是首个以浙江国画大师命名的绘画奖项,也是一项由浙江画院为学术指导、具有中国画学术权威的全国性专业艺术活动。陆俨少艺术院坐落在上海市历史文化名城嘉定城区东大街358号,毗邻  相似文献   

7.
夏之明 《文化交流》2012,(7):1-M0002
“法国当代女画家索菲·特德斯基作品展”前不久在浙江自然博物馆展出。索菲1988年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先后于1994年、199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她的个人作品展。索菲在持续油画创作的同时,又尝试着钻研水墨画,她拜中国的国画家为师,并把学到的中国画技巧运用到她的画作中。此次共展出索菲水墨画、丙烯画作品53件,从中可见她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画家张杏夫     
张杏夫少时便师从八闽著名国画家、他的外祖父罗晓帆先生,蒙养家学,打下深厚的艺术功底。自福建师大美术系毕业后,他一直在福建上杭县文化馆任职。十几年来,他勤干丹青,笔耕不懈,一方面注重钻研民族绘画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技法,一方面坚持观察和体验生活。在故乡的沃土上,他身背画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7月7日-21日,深圳青年旅美画家韩梦云个人画展《无定/In Between Islands》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画家结合西洋传统油画艺术手法于中国山水和道法自然的无限无形,展示了抽象又彼此共振的世界,表达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和谐沟通。"无定"由四组油画组画、一组瓷板画与一组水墨画组成,分别是"洗心"、"游心"、"在  相似文献   

10.
洪星 《生态文化》2008,(4):47-48
郑山麓,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书画室联系画家、全国政协《画界》杂志责任编辑。1956年生于河北文安县。自幼受其父影响酷爱绘画,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  相似文献   

11.
汤麟禹 《文化交流》2009,(11):60-63
今年9月3日,温州龙湾区宁村“七月十五汤和文化节”如期举行。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从拂晓到深夜,游经42个村,以其独具特色的形式纪念民族英雄汤和,献礼共和国60华诞。9月下旬,村长徐顺炜带领“拼字龙灯”这一“非遗”项目和部分巡游节目赴杭参加了浙江省国庆文艺巡游及“非遗”项目展示活动。广受欢迎。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1月28日。山城遂昌。初冬的暖阳可人,街旁的迟桂花依然散发着淡雅的馨香。著名作家、青春版《牡丹亭》总制作人白先勇先生迈着轻盈的步履,走在明代伟大戏剧家汤显祖不朽名著《牡丹亭》原创地的街上,这一切恍如梦中……  相似文献   

13.
古镜今照     
这些年来,"盛世收藏"一词被人们越来越多地提及。在众多的收藏品中,铜镜却一直不多见。今年3月30日,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一场名为"古镜今照——中国铜镜研究会成员藏品精粹展"忽然走进了我们的视野,集中展出大大小小300面铜镜,让人眼花缭乱。更可贵的是,这些铜镜都由民间藏家私家珍藏并征集而来,一场展出,见证了趋于多元化发展的中国民间收藏。  相似文献   

14.
去年,当新编昆曲历史剧《公孙子都》主演、浙江昆剧团团长林为林站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颁奖台上,从国务委员陈至立女士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十大精品剧目”奖牌的那一刻,浙昆人感到无比激动与自豪,因为他们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用心血和汗水九易其稿,四易其名,经历十年之久的艰辛创作历程,终于结出了硕果——将传统剧目《伐子都》创新为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方面与时俱进的上乘之作,成就了继《十五贯》后的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级精品剧目。  相似文献   

15.
8月15日,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在会上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为文化强省和"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作出新贡献。浙江文化产业园繁花似锦。会上介绍的杭州、龙泉、横店实验区、宋城集团的四个样本,就是百花园中四朵盛开的鲜花。而这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则预示着浙江文化产业千帆竞发,万象更新。  相似文献   

16.
孙侃 《文化交流》2014,(8):29-32
2014年6月15日,位于约翰内斯堡的南非华文图书馆内,宾客云集。“浙江精品图书展暨‘悦读浙江-浙版图书海外百柜工程’南非站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  相似文献   

17.
言宏 《文化交流》2009,(1):37-40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5月3日考察北大时,殷切寄语:“留学生是文化交流的使者,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国际视野多元发展》《依华的梦》《英国青年在浙江》。这是一组反映外国留学生和青少丰在浙江学习、体验中国文化的文章及图照。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谱写成友谊之歌和美好篇章。  相似文献   

18.
蔡荣 《文化交流》2013,(9):29-33
浙江人文荟萃,艺术创作尤其繁荣,自南宋以来即为中国书画重镇。"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赵孟頫、黄公望、徐渭、陈洪绶、任伯年、吴昌硕等都是在中国美术史上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大师级人物。1927年11月,蔡元培选址杭州西子湖畔,于次年建立了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从此,20世纪的浙江美术发展历程就与这所高等学府相辅相成,可以说是"同呼吸,共命运"。浙江为中国美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传统艺术积淀和氛围,以及众多的优秀师资、生源,而中国美院  相似文献   

19.
吴孟婕 《文化交流》2014,(11):23-27
收获的季节。油画之花盛放西子湖畔 2014年9月20日上午,浙江美术馆,“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一一油画作品展”开幕。在浙江美术馆宽敞的展厅里,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其中不少人是从外地赶来的。从1200余件参评作品中遴选出的578件作品构思新颖、技法细腻、风格多样,值得一看再看。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我国美术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展览,每隔5年举办一次。它是新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一代代艺者成长的深邃记忆。本届展览以“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为主题,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13个展区,其中油画展区花落杭州。展览将持续至10月12日。  相似文献   

20.
晓栖 《文化交流》2012,(5):24-28
王澍最近很忙,按他的说法,这叫"连轴转"。虽然已经召开过媒体见面会,但依然有许许多多登门造访者:或是带着敬仰、佩服的心情要求采访;或是邀请他参加各种各样的公众活动——这显然打乱了一向低调惯了的王澍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