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本文主要通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对孙晋芳、张洁云以及我国女排甲级队中二传手的传球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我国女排优秀二传技术特点,为充实排球教材中传球技术的理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传球手型是传球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手型与良好的控制球能力有着直接关系。就目前国内体育院校教材和文献中记载的传球手型主要分两种,即“八字形”和“一字形”。但近年来作者从国内外排球杂志上某些著名二传手的传球技术图片上和比赛的临场观察上发现有许多著名二传手的传球手型是“两拇指斜向前方”的,如、70年代国家女排二传李金英,前不久离队的国家女排二传张洁云。日本男排二传猫田,女排二传小川,苏联男排二传扎依彩夫等等。由于这种传球手型在触球时两拇指斜向前方,所以我们将它暂称为“斜前形”。  相似文献   

3.
魏倩  郭开强  谌之道  熊灵敏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2):247-248,F0003
通过调研2008年女排比赛38场录像,就国内外参赛各队主力二传手的技能运用效果,攻击得分能力进行统计、对比、分析,比较检验出各国女排二传手的差距与不足,并提出了我国女排二传手培养方向、创新思路、训练对策。  相似文献   

4.
所谓背传就是向二传手后上方传球的一种方法。背传时,因背部正对着传球方向,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突然性。特别是当代排球战术向着快速、多变方向发展,若一个二传手只会正面传球,不会背传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了。下面采用与正传对比的方式,来说明背传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排坛点将台     
苏惠娟 24岁,身高1.79米。原河北女排队员。现任中国女排队长,是现留任的中国老女排队员。二传手,传球手法好,落点准确,能组成快球、短平、串平、背溜以及三差各种战术进攻。她朴实敦厚,思想作风好,处处以身作则。场上拚斗顽强,拦网较好,防守积极,弱点是关键局、关键球时不能大胆组织战术攻。放眼中国女排的新征程,小苏应更加完善自我的场上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目前我国女排二传手身高、年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分析比较法对1982 年第9 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前12 强的主力二传和第26 届奥运会女排2 名二传手, 以及参加97~98 年度及96~99 年度全国女排甲A 联赛的18 名二传手的身高、年龄进行分析。目的为了了解目前我国女排优秀二传的身高、年龄特征同世界优秀球队的二传身高、年龄有否差异, 为二传选材与训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的优秀二传手的身高与年龄同世界优秀球队的二传的身高、年龄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勿容置疑,一支排球队要想达到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没有优秀的二传手是不可能有好的发展前途的。应该说,学术界对排球主力二传手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也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但是,学者们更多关注的是具体传球与主动进攻的训练,而忽视了传球和进攻成败的基础——观察能力的培养。对青少年二传手进行科学的培养与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赢在了起点。  相似文献   

8.
1 问题的提出排球比赛各种战术进攻名目繁多,然而各种战术在比赛中均是由二传手来选用的。二传手在比赛中,场上各种情况都是通过视觉反映到大脑来的,二传手采用的传球方式和选择的传球对象,必须根据双方攻防特点及比赛中人、球的实际变化情况来决定的。所以我选择了《排球进攻战术反问二传组攻打法初探》作为研究课题,从摆脱传统插上进攻打法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反向二传组攻的利弊,以提高一攻优势,增加一传到位率,降低培养二传手的难度,为提高进攻成效服务。  相似文献   

9.
我的二传观     
一、二传手的气质传球基本动作是排球项目的基础。二传要适应进攻者的需要,就必须努力为进攻者创造条件。我感到二传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工作,因此在传球时“请您扣”的心情和感觉就形成了。小岛教练决定让我担任二传手,而且使我逐渐形成具有个性的二传特点。随着二传训练的加强和比赛经验的提高,逐渐培养形成了我的二传手气质。二传手首先在思想上要做到在任何困难情况下也应该把球传起来,并为进攻者创造条件,理想的二传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卡特尔十六种性格因素测试量表对我国成年女排二传手的性格特征进行调查。并以优秀二传手杨锡兰的性格特征作为典型样本,结合排球比赛对于二传手的要求,分析研究了做为二传手所应具备的性格特征及类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将部分二传手场上的二传行为与其性格特征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探讨,并得出某些二传行为与二传手在性格特征中表现出来的恃强性、敢为性及自信心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传控打法有很强的观赏性,其与人类以及其他猎食类生物的狩猎镜像有紧密的关联度。足球的美学法则带有很强的动物狩猎学的元素,其中的试错与容错现象代表着一种不确定性。传控打法有模糊性的审美特质,更有计算性的精确特色,其所展现是一种人类与万物互动的史前性动能。团队合作可以给人带来更多的安全感,传控打法可以制造出一些无以停歇的永动机效应。传控打法有艺术流与力量流之别,前者强调传切的精确性,后者强调传切的速度感。传控打法有很高的美学品位,它不仅戏仿了人类的真实狩猎镜像,同时也是对群体狩猎型动物狩猎镜像的经典复制。持球队员与无球队员的换位能力决定了传控打法的水准,两者的合力足以构建出一种奇幻的活体图案,传控打法的至高价值即体现于此。传控打法还可以为球队提供持续不断的联动力,且更易制造奇幻效果,并催生出一种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思辨法,对《田径运动高级教程》中4×100 m接力跑这一章节的几个观点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指出"下压式"优于"上挑式";教材中关于传、接棒最佳时机的观点针对的群体过于局限,不具普适价值;在仅就跑的实力而论的前提下,第一实力的运动员必须安排在第二棒,第二实力的运动员必须安排在第四棒。  相似文献   

13.
蔡菁 《体育科技》2002,23(4):13-14
运用文献综述法 ,探讨了太极拳的美学思想的表现 ,阐述了外国人学武术的局限性 ,并进一步讲述太极拳在跨国教学中美学因素的传播手段。得出结论 :正值武术进入奥运之际 ,太极拳的跨文化教学一定要注意传播其高层次的审美思想 ,充分体现出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第5届女足世界杯32场比赛的962次射门统计,结果表明:本届世界杯射门次数增多,但是进球率显著下降;总射门的97.3%在E、B区完成,超过28的射门是由中前场发动进攻形成;定位球和抢断球发动进攻形成的射门最多;总射门的47.8%在完成前只有2次以下的传球,29.0%的射门形成时间在4s以下等等;形成射门的进攻战术模型有中后场发动逐步进攻射门模型,前场定位球进攻射门模型苘场发动阵地进攻射门模型,底传中、边路长传中进攻射门模型,中后场定位球、长传快攻进攻射门模型,边路射门、门前补射进攻射门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世界杯作为足球最高水平,直接体现或引导现代足球发展方向,是剖析世界足球运动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窗口。综合采用了多种科研方法,对南非世界杯比赛4强和亚洲球队的传球对抗强度特征的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当今足球传球对抗强度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总体在强对抗状态下传球的成功率较低,在弱对抗状态下传球的成功率最高;亚洲在前场强对抗传球和弱对抗传球次数上明显少于4强球队存在差异显著;在中场对抗强度无明显差异;在后场强对抗传球次数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李非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61+83-61,83
在篮球传接球技术的教学中,“多球练习法”是必不可少的训练方法手段之一。多球训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球数、组数和不同的轮换人次均会对训练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专项特征。本文着重从形式、手段上阐述了“多球练习法”对篮球传接球教学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比赛能力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中国13个优秀女子足球队(包括国家队)及8个外国队的比赛进行了研究,临场技、战术统计指标33项.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优秀女子足球队运动员在比赛中全场40.9%~54.4%的时间在跑动.跑、走、停3者比例为1∶1.7∶0.28,运动员整场比赛活动距离平均为5 128 m.国内、外女子足球队在采用基本阵型上比较接近.阵地进攻是各队采用的主要打法,中路进攻突破运用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是边路进攻,进攻手段中传切配合效果最佳.快速对抗情况下传球技术运用质量较高.无论是快速、慢速、原地情况下接球,非对抗接球的次数都明显高于对抗中接球次数.快速情况下抢球的次数明显高于慢速、原地情况下抢球次数.中前场是运用传球、接球、抢球技术最多的场区.  相似文献   

18.
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创造进球的进攻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的进球情况表明,阵地进攻和快速反击的进攻方式仍是主要的进攻方式;创造进球机会的进攻路线除主要集中在中路外,各支队伍更注重边路进攻;肋传中是仅次于边路传中破门的战术方法;虽然定位球战术的进球数和进球率都低于上届,但仍是破门得分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排球课垫球技术教学的实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榕  潘前  蔡武成  黄鸿生 《体育学刊》2002,9(3):71-72,75
经过两个排球选项班的大学男生进行了一学年的对比实验可知:在垫球技术教学中运用游戏法与比赛法,可提高垫球练习时的趣味性、游戏性、竞争性与个人炫耀性。实验班的学生在垫球技能获得明显提高后在教学比赛中表现出较大的运动量,从而论证了该教学方法在大学生排球运动中进行娱乐与健身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毽球进攻战术的组织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毽球进攻战术的4种组织形式,即二传组织进攻、一次传组织进攻、自传自攻和抢攻。对其特点、运用时机和配合要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