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 比较利益学说自英国古典经济学到现代西方经济学不断地充实与发展,一直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在旧的分工体系中,不同比较利益模式具有不同含义,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如何取得经济的长远发展,日益成为引人注目的问题。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在选择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依据比较利益原则,立足国情,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尽快实现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高级化,才  相似文献   

2.
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主线是:利用和创造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分享贸易利益,增进世界福利。本文就国际分工中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内涵、关系、来源和时空演化规律作了探析,以期为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加入世贸组织可以使中国经济全面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充分享受当代国际分工的比较利益。但是,长期处于高度政策壁垒下的中国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不可避免地将面临外资银行的全面冲击,惟一的出路就是加快业务、体制、用人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     
《河北自学考试》2007,(12):18-19
一、简答题1.假定国际分工前,英国和葡萄牙都生产酒和毛呢两种产品,各自的产量与劳动人数如下表所示;如果国际分工后,两国劳动力的数量不变,则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两国应如何进行国际分工?分工后,酒与毛呢的产量分别为多少?  相似文献   

5.
国际分工在经历了由产业间到产业内再到产品内分工的不断演化过程中,有关贸易利益争议的问题也越演越烈。文章在分工演化的视角下,梳理了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与贸易利益争议的根源,尤其是从就业、技术溢出、环境污染等方面着重论述了产品内分工与贸易利益分配的研究,并进一步指出只有改革现有的贸易统计制度,才能真正解决现存的贸易利益争议问题。  相似文献   

6.
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进一步深化的表现,产品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既得益于对比较优势的追求与利用,也得益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交易成本的降低.本文首先对产品内分工的概念作了简单界定;然后从技术进步、比较优势和交易成本三个方面考察了产品内分工产生的动因,比较优势是产品内国际分工产生的基础,规模经济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分工方式;最后以中国的加工贸易为例,对中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与贸易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国际分工深化与国家经济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可以从中获取一定的利益,但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劣势日趋明显,直接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因此必须以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为核心,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贸易战略来维护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要内部全面开放,也要对外全面开放。对外全面开放,首先面临着国际市场的剧烈竞争,要争取主动,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认真研究新疆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世界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选择适宜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取得较大的比较利益,以加速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仁君 《天中学刊》2002,17(3):30-34
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体系,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分工与交换的经济。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分工与交换起源于人类社会早期的自然分工,人类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完成使得分工与交换得到初步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又将人类的分工与交换推向了新的阶段。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来看,由古代思想家到当代学者对分工与交换提出了种种解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交换中分享比较利益是分工与交换产生的一般条件。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既可能带来国际分工的利益,又蕴含着许多风险,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必须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树立融入国际社会的意识,正确认识世界贸易组织,消除特权,建立公平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新贸易壁垒是新贸易保护主义下的具体措施,它表现出不平衡性、隐蔽性、复杂性、双重性等特点,已成为国际贸易上运用愈来愈广泛的新型贸易限制措施。文中研究了新贸易壁垒对国际分工模式的影响,在对前人总结国际分工理论的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其在解释新的经济现象时可能出现的谬误。在新的形式下若按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确定国与国的分工模式,发展中国家将会加速形成“比较优势陷阱”,新贸易壁垒的存在将会使整个国际分工呈现“制造中心一创造中心”格局。  相似文献   

12.
陈建  杜薇 《教学与研究》2007,(12):14-2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型的国际生产网络正在东亚快速形成并发展起来.中国作为东亚国际生产网络的中心和枢纽,对区域经济和贸易的促进作用日益扩大,但是要想真正分享由区域内分工所带来的利益,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必须根据本国及外部经济发展的现实进行合理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从总体上说,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的空间更加广阔,在生产、资金、技术和管理上得到更多的协作和帮助。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要素禀赋、产业结构、竞争实力的不同,因而在全球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必然不同,获得的利益也不同。发展中国家如果一味地顺从全球化趋势,不考虑本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的现实水平,则会导致民族经济在激烈的国家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经济,必须从本国的战略利益出发,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开放与保护、发展与增长、独立与依附的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成功入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经济运行的国际、国内环境,对转轨时期的中国经济构成了多方面的冲击。中国要在WTO框架内分享更多的国际分工利益,就必须采取有力的对策,化解入世冲击。  相似文献   

15.
一、东南亚跨国经营可行性的理论依据按照比较利益理论,如果国家之间存在相对生产成本差异,那么一国就能通过专业化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利。要素禀赋论则解释了比较利益的来源,各国不同的生产要素的相对存量有差别,而且这些不同的要素供给影响了生产特定产品的成本。这种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结构。我国利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生产和出口一些初级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从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而我国与东南亚各国资源禀赋相似,要素含量相近产品的双向贸易也很大,上述理论就好象表明我国在该地区从事跨国经营没有可行性,而我们采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则可以得出另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生产全球化是通过国际分工不断细化和深化,使社会分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使产业结构在更大范围内得以调整,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最佳配置,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在生产全球化过程中会面临诸多影响,如何应对生产全球化内在矛盾与风险。本文将从培育企业核心能力,把握入世带来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提出可供借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外贸易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种仅靠利用比较优势参与的国际分工不能从根本上拉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反而会使中国掉入"比较利益陷阱".并且,中国劳动密集型经济面临着理论模型之外的许多危机,如劳动力成本优势弱化,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加剧了国内资源、环境压力,外贸顺差过大带来频繁的贸易摩擦等.为此,我们要突破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与束缚,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转换.  相似文献   

18.
第五讲 对外经济关系 一、重点名词 1、进口替代:是指发展本国的工业,以本国生产的制成品,代替从国外进口的制成品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国民经济发展由国内市场来推动。 2、出口导向:是指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由国际市场来推动。 二、重点问题 1、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就是发展同国外在商品和生产要素方面的交流。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为:(1)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能从国际分工中获得很多利益。一是可以获得比较利  相似文献   

19.
1 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1)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切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个别国家来看,一国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该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2)自然条件对于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资产阶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者过分强调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作用,而忽视社会经济条件的作用。在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影响较大,随着科  相似文献   

20.
通过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进行比较得出,竞争优势理论是互动的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可以为经济一体化理论提供新的分析工具和新思路.按照竞争优势理论进行内部分工,经济一体化集团会获得更多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