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通过观察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而这恰恰是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必要基础。特别是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改进实验教学效果,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做好演…  相似文献   

2.
关贞津 《成才之路》2010,(33):32-32
在物理教学中要发挥演示实验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对演示实验教学进行创新设计,发掘物理演示实验中巧妙的构思和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实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以改革实验教学为切入点,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改进演示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考核等办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从自身做起,改进和创新演示实验。实验的改进源自教师的教学灵感,因此,学生应在教师的引领下,学到创新型思维方法,并应用这种思维去自行设计并动手实验,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欧阳文 《考试周刊》2011,(17):177-177
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物理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演示实验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实验教学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对演示实验教学进行创新设计,发掘物理演示实验中巧妙的构思和方法,以实验为依托,拓宽其思路,挖掘其内涵,通过形式多样的实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利用身边廉价易得的资源自制教具对"烧瓶吞蛋"实验改进与创新,增强了演示实验的可观性、奇趣性、可操作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与推广度,使教学活动更加趣味化、生活化,加深了学生对大气压强的理解,提高了教师的实验设计与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的实验功能和教育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要把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在实验课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贾玉香 《考试周刊》2015,(25):132-133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中要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环境、资源、能源与化学相联系的有关问题;指导学生深刻认识学好化学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师要把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相结合,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积极性;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创新途径,提高学生创新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贯彻这一理念?笔者认为应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一、教师的正确引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保障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因此,教师必须要有培养创新人才的意识和培养创新精神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人类所独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要有创新精神,要培养富有创新人格的学生;其次要把创新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创设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教育成为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梁佩之 《物理教师》2002,23(3):43-43
读本刊 2 0 0 0年第 1 1期《对两例演示惯性实验的质疑》文章后 ,有些观点不能和原作者苟同 ,这里想就两例惯性实验中的某些问题提出商榷 .初中物理惯性教学中两例演示实验是这样设计的 :一是把钢球放在硬纸片上 ,然后一起放在筒上 ,当把硬纸片沿水平方向突然弹出去时 ,钢球没有被纸片带走 ,却掉进了筒里 .第二例实验钢球换成鸡蛋 ,筒换成装有水的杯子 ,硬纸片换成了塑料片 ,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与前者相似 .原作者认为 :“钢球、鸡蛋没有被纸片、塑料片带走 ,表现不出钢球、鸡蛋具有惯性 .是因为在纸片、塑料片被弹出的过程中 ,钢球或鸡蛋不…  相似文献   

12.
正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有多种实验用于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诸如"瓶子吞鸡蛋实验""覆杯实验""吸盘实验"及"马德堡半球实验"等。在这些实验中,"瓶子吞鸡蛋实验"以其较强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吸引着学生,又以操作简易和方便讲解受到教师的青睐。为了提高"瓶子吞鸡蛋实验"的教学效果,可以在加热方式和承压样品两个方面进行改进。该实验的流行做法是,用燃烧纸条方法加热瓶子,将去壳熟鸡蛋放在瓶口上,瓶子内外压强差使鸡蛋进入瓶子。这样做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变化少,学生看过了就失去新奇性;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学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本身就要有创新目标、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随堂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适当补充和改进一些演示实验,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研究性小实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参与策划,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曾定安 《教师》2008,(4):121-122
探究、改进课堂演示实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的源泉.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及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陈洪琴 《考试周刊》2009,(17):211-212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精神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其次要重视科学态度培养,为创新精神打下基础;再次要重视课堂提问艺术,以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最后要加强实验,在实验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在物理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学分析习题课的教学也不例外.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应着力从发散思维训练入手,不仅要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勇于探索、积极参与,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精选习题、精讲习题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具有创新意识.只有师生共同探索,共生共长,才能把培养学生数学创新精神放在可靠的基点上.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课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阵地,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创新教育,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创新能力的提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和充实演示实验,培养创新意识;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以学为中心,培养创新思维,阐述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于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学,只要教师勤于动脑动手,仍可通过演示实验的改进、引入边讲边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以及组织化学课外活动等方式,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