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两年前我曾到实验小学来采访新课程改革实验情况,那时候您做校长刚三年多,自称是个"新手",但已经带领全校师生做出了很多成绩.如今做校长将近六年了,您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  相似文献   

2.
汤校长     
上海市嘉定区普通小学的汤校长有个习惯,每天早上提前30分钟到校,围着学校转一圈,我便每天早上和汤校长一起,走一走,谈一谈。每次交谈,我的心灵都好像接受了一次洗礼。有一次,我问汤校长:“您每周四要到华师大进修,周五上午听课,下午开校务会,除此之外您很少外出,能告诉我您每天主要忙些什么吗?”汤校长笑了,笑得很爽朗:“外面的人都说,要想请汤校长的客,很难。无谓的宴会,我是不参加的。我是校长,就要做校长的事。”做校长的事?汤校长补充道:“我是1998年7月调到普通小学的,那时,普通小学管理混乱,没有人愿…  相似文献   

3.
穆洁 《中小学管理》2006,(11):44-46
与北京陈经纶中学的张德庆校长聊天是件乐事,他很少讲“大道理”,但说出的话、讲的故事却很有琢磨头儿,于平实中显出力度。我们的话题当然离不开学校管理,我问他:“您想当什么类型的校长?”张校长不假思索地说:“做那种勇于践行的校长。”第一次听到一位校长这样为自己的工作定  相似文献   

4.
校长是什么     
校长是什么?这或许是一个很不该提出的问题,可事实上,在实践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校长扮演着多种角色,久而久之,人们对“校长是什么”的问题,甚至包括校长本人都说不清了。根据个人实践和体会,我认为应从两个层面来认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记者:高校长,您是苏州市教育名家、江苏省特级教师,更是个办学、治教、育人三打响的校长。作为校长,您想得、做得最多的是什么?其中感受最深的又是什么?高本大:本人接任苏苑实验小学校长已过15年。所想、所做中最深切的感受是:要办好学校,要办出学校的名分和名声,校长就得选择沉潜、追求丰厚,用心尽力将肩头工作当成自己人生中的踏实事、快乐事来做。  相似文献   

6.
记者:高校长,您是苏州市教育名家、江苏省特级教师。更是个办学、治教、育人“三打响”的校长。作为校长.您想得、做得最多的是什么?其中感受最深的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我校自1984年秋季实行校长负责制,四年的实践,使我们对什么是校长负责制,怎样建立和实行校长负责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什么是校长负责制 八十年代初在我国兴起的校长负责制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政治改革的影响下,作为学校领导体制的一项改革而提出来的。原来的“在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关系是很不  相似文献   

8.
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做校长也应经常“三省”:我的职责是什么,我怎样履行我的职责,我的职责履行到位了没有。一省:我的职责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校长的职责是贯彻教育方针,制定学校规划,领导学校教育教学、总务后勤等方面的工作,这是每个校长必须铭记的。但那些条条都是“死”的,是纲领性的、共性的。一个优秀的校长要把这些内容落实到学校的具体实际中,是有着他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的,是带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有的校长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筹钱,有的校长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为师生服务,有的校长认为自己的职责是管理好教育教学和学校安全…  相似文献   

9.
虽然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学上,这既是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性要求,也是对一个称职的职业化校长的底线要求。但从现实看,这种规律性要求和底线要求并未尽如人意。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褚宏启教授曾说“:目前校长的教育者角色做得不好,校长要做好教育工作就要懂教学。”我们认为,目前校长们之所以做得不好,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一些校长的传统观念没有转变。长期以来,一些校长对教学研究持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学研究是专家们的事情,是少数教师教学活动之外的“第二专业活动”,是一种教学活动外在的“附加…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我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施行有计划、按目标进行管理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经验总结为:校长要当好应做到“四勤”和“五会”。一、校长要做到“四勤”(一)勤于思考。要勤于思考,思考每天的工作行为: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理论根据是什么?这种思考习惯会促使校长很好把实践与理  相似文献   

11.
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的要求,也是一个现代社会人生存的主要能力之一。究竟什么是学习,西蒙的观点是:“学习就是系统在不断重复的工作中对本身能力的增强或者改进,使得系统在下一次执行同样任务或类似任务时,会比现在做得更好或效率更高。”由此,我认为,教科研就是基于教育教学的一种学习,一种追求自我提高的学习,一种在学习中增长自己能力的活动,包括一些教学中的实践和创新,以及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对教育教学工作者而言,没有学习的愿望,就没有教科研。那么,校长如何引领教师的教科研活动呢?校长要参与教科研的活动。校长必须是教科…  相似文献   

1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记北京市东城区优秀校长张静余初见张静余校长,便惊叹于她的谦虚与耿直、当我们说明来意时,她连连摆手说:“没什么,真的没什么!我只是做了一个校长应做的工作。”看来,采访比我们想象的要艰难得多。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想方设法了解到张校长从...  相似文献   

13.
张泉 《教师博览》2008,(4):25-25
前些时候.我在报章上刊发了一篇小文《校长的魅力》。谁料想,文章发表后,随即招致一些“非议”。先后有几住熟悉的教师打来电话.口气很柔和,态度却很“强硬”.有的还质问我:“您不要把名校长抬得太高,少数人狂得很.极霸道.甚至很‘阴暗’……”我马上回答:“能否举些例子,可以不指名道姓,谈谈现象也可。”于是,这些老师非常“配合”.历数了一些名校长的不尽如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14.
那年八月底,上班了,我的工作还没信儿。到校长室去问问吧。“来了”,校长笑呵呵地说,“来了好,坐下,就不用走了。帮我抓抓教学工作吧,”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当了三年副校长。 那段日子,成绩不多,不过,提到抓“大家动手写总结”,我也真算是过了一把校长瘾。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的老师们有写教学总结的传统。但是多  相似文献   

15.
做一个有文化、有梦想的校长,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由于经常和一些兄弟学校的校长一起出去培训学习,其间不乏交流讨论,发现周围的校长多为以下两类: “魅力”校长.这类校长常常以校为家,就像网络流行所说的“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他们大多到校最早,离校最晚;多以人格引领团队前行,注重身教言传,大事小情事必亲躬;多采用“走动式”管理,“无缝隙”管理;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有极强的人格魅力,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相似文献   

16.
在评选河北省优秀校长的活动中,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有幸阅读了优秀校长的经验材料,这使我的认识有所升华,并且引起了我的一些理性思索。在这里,在愿把我的读后感奉献给同行和读者。 (一) 作为一个优秀校长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由于校长工作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工作千头万绪,诸如办学方向,班子合力、教师管理、教学管理、校风建设、后勤建设等,都属于校长份内的基础性工作,这就增加了认识上述问题的难度。但从优秀校长们的经验材料中,我们不难找出答案: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不求索取、只讲奉献,乃是他们共有的基本素质,也是他们能够做好工作并且成为优秀校长的必要前提。为什么有些工作能力比较强的人却不能够成为一个称职的校长,而有些工作能力相对弱一些的人却能够把学校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究其根源,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上述精神状态,并且努力付诸实施,因而才有此差异。 作为一个校长,就不能光在嘴上“领”、在会上“导”,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带动全校教职工做好工作。正如一位优秀校长所说:“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春蚕,吃进桑叶,吐出蚕丝;我们当校长的,就是蜡烛,就是春蚕,不能讲索取,只能讲奉献。”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令而不行”这句名言,本来就是一句十分朴素  相似文献   

17.
办事“公道”是校长工作的基础。这是由于校长在学校所处的地位决定的,也是做一名校长应当具备的道德素质。特别是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今天尤为重要。几年来的校长工作实践,我深有体会。 一、正确认识“公道” 校长受国家和人民的委托,全面负责学校工作,被人称誉为学校建设的设计师,是学校工作的指挥员,是师生奉为楷模的人。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  相似文献   

18.
笔者教授小学、初中到高中已有31年教龄。31年来,我至少接触过城乡上百名中小学校长(包括到外地培训及参观学习),我对“校长”这个特殊职位一直思考得很多,感受也特别深刻。应该说,我所接触过的校长是敬业的、辛苦的,但恕我直言,绝大多数校长的时间和精力用错了地方,尤其是县城中小学校的校长,由于每天事务冗杂,有好多工作都没“忙”到点子上,甚至是游离于教育教学管理之外,这实在是现代校长的一种失策,一种遗憾。我以为,要做一名有影响力的现代校长,要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做一名爱读书的校长这话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做起来就很难。…  相似文献   

19.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前进过程中的旗手,通过学习和思考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定位校长角色。 一、校长是教师思想的引领者1.用校长的办学思想引领教师的思想。首先,校长要有思想;其次,还要让教师理解、认可校长的思想。作为校长要考虑,我这所学校要做些什么?为什么做?如何才能做好?这样的“WHAT-WHY—HOW”构成了一个解释性框架,这个解释性框架就是校长的办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我转搞科学工作后,仔细回忆自己二十八年教育实践的时间愈多,翻阅自己的校长工作日记也就愈频繁了。为什么我那时得做那么多的工作?我当校长太忙是客观原因造成呢,还是自己的工作安排不好之故呢?我的过失也许在于一周的工作大大地超过了劳动制度所规定的限额吧?还在学校时,我就一面工作,一面琢磨优秀校长们的工作安排,钻研有关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