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丽迪娅想往哪里升迁?──旅德见闻之五王晓洁一个周末,接到丽迪娅的电话,说她报名去成人学校晚班学习档案管理,学满150个小时的课程就可以拿一份资格证书。她问我有没有兴趣,如果有,她可以把书和笔记借给我看。我知道德国人素来爱学习。我先生的几位同事课余无事...  相似文献   

2.
仿佛失踪了的丽迪娅──旅德风闻之六王晓洁丽迪娅在《威斯特法伦周报》负责社会版,自由度很大,采写计划安排好了,怎么写全由她作主,编辑不加干涉。“那么你和编辑的写作思想有冲突怎么办?”“大家协商讨论,争取统一,多数时候会达成谅解,更有说服力的一方会占上风...  相似文献   

3.
丽迪娅的寓所离我家不远,是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子,带厨房、厕所、阳台在内,约60多平方米。布置舒适优雅,和别的德国家庭相同的是,种了很多绿色盆栽,象个植物园。房子位于明斯特最好的住宅区的一个湖畔,绿树成荫,房前屋后都是花园。这里的租金昂贵,虽然丽迪娅租的是阁楼,但月租金还是要1100马克。就丽迪娅支付的房租来看,她的收入一定很丰厚。丽迪娅曾经问过我怎么住,我说仍住在父母家。她一时惊讶得合不拢嘴。其实,川报的住房条件在成都是非常好的。我告诉她,看待中国的住房问题不能用德国的眼光,必须考虑到经济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4.
邂逅丽迪娅──旅德见闻之一王晓洁丽迪妞·纳格尔是德国《威斯特法伦周报》负责采访社会新闻的记者。在1993年德西发生索林根市新纳粹分子焚烧土耳其人聚居的楼房事件后,她在采访外国人对此事件反响的过程中和我相识,并成为朋友。那是在1993年底寒冷的冬季里一...  相似文献   

5.
东西方不同的新闻观──旅德见闻之三王晓洁与德国这位女同行谈天,饶有兴味。和典型的德国人不同,丽迪娅热情开朗,笑容满面,很喜欢聊。她会说英、法、西班牙语,当我们聊天时,得准备好有关的字典,不停地查阅疑难词汇,以求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交谈虽然吃力,但从...  相似文献   

6.
拉自己一把     
一个没上过学的人三次震撼北大讲坛,一个十七岁才识字的人发表了数百万字的作品,一个终生被轮椅囚锁的人全国巡回演讲达四百余场,一个饱受苦难的人从事义务心理咨询达二十多年,她一生经历了七十余次大小手术,她连坐都不能,紧靠体内三根钢棍支撑身躯,她凭什么?  相似文献   

7.
娅伦格日勒,1962年生于山青水秀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家乡旁边流淌着美丽的雅鲁河,父母因此给她起名为娅伦格日勒,意为美丽的河。1979年,娅伦格日勒从内蒙古艺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锡林郭勒盟阿巴哈纳尔旗的乌兰牧骑。1982年,她依靠自己的勤奋,又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成为该系唯一的女生,  相似文献   

8.
《军事记者》2005,(11):33-34
“妈妈.你在哪儿呀?”清晨6时许,解放军第十五医院呼图壁医疗区彩超室的丽.与自己的孩子正甜美地睡着觉。突然,一阵悦耳的电话铃声在枕边响起.她机警地拿起电话,一个童稚的声音从电话里传出。  相似文献   

9.
爱克发丽星版:Lithostar销量达到一个新的里程。售出印版面积达到1.5亿平方米,合计印版数量超过54亿张,价值超过1500亿欧元。丽星版:Lithostar基于爱克发出色的银盐技术,印刷品质卓越,解像度高,印刷也很稳定,因而在商业和报业印刷中广受欢迎。  相似文献   

10.
上架新书     
《当代图书馆》2009,(2):76-76
《闲话大小事》 [美]安娓·法迪曼著,杨传纬译的散文集。安妮·法迪曼是这样的人:她从父亲的《芬妮·希尔》一书中学到性的知识;她丈夫给她买了十九磅满是灰尘的旧书当作生日礼物。法迪曼把幽默与博识相结合,使她卓然不群,成为最优秀的随笔作家之一。本书是一本吸引人的散文集,她把我们引入了她个人的十二件经历,充满了法迪曼特有的对生活、对文学、对家庭、对各种秘传知识的爱。这本书有望使一种企盼已久的文体复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相似文献   

11.
一滴水怎样才不会干涸?——融入大海。一个新闻人怎样才不会灵思枯竭?——融入基层。14年前,吴海波从吉林大学文学院毕业,来到大庆油田报社,那时她没想过自己的人生与事业会与大庆油田这片土地缠绕得如此之紧。14年后,当她在大庆油田报社历任过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直至2008年任经济采访部主任,  相似文献   

12.
据说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八九岁的时候,曾经伫立门前长久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说谎对一个人有好处.为什么他还应该说真话?”大约半年前,我也曾站在北京街头掂量过类似的一个问题:“如果买盗版书不会被工商抓住,为什幺还应该去买正版书?”思考的结果是,少年维特根斯坦隐瞒了身为犹太人的事实,而我则花10元钱买下了盔版的《魔鬼经济学》这本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他们的绯闻传遍全公司、包括五个分公司之前,他突然辞职南下。 1994年,她大学刚毕业,遇到的第一个上司就是他,这是福分还是劫数。他给过她太多,思路、朗朗的笑声、许多许多的口头禅,比如“让专业人做专业事”。她给过他什么?说不清。  相似文献   

14.
她曾经那么美丽且骄傲。她如一个舞蹈的精灵,用形体代替语言。在舞台恣意表达来自自然最美妙的情感。今如是  相似文献   

15.
李蕾 《今传媒》2005,(9S):106-107
米兰昆德拉讲述俄国人入侵他的祖国,特别提到一个对此毫不关心的老妇人,她惦念的只是院子里那一棵正在结果的梨树,米兰昆德拉很郑重的发问:哪一个更重要?俄国人的坦克还是梨?  相似文献   

16.
慎选婚期     
好友要结婚了,婚期定在一个所谓“幸好”的日子。为啥说是“幸好”呢?因为据说有一个曾经执迷不悔追求过这个女孩的男子,生日就在她婚期的后几天。  相似文献   

17.
汇款诈骗     
昨天我去我的朋友知子女士家,见她家电话旁竟贴了张“谨防电话诈骗”,我说,不至于吧,自己提醒自己?结果她说,她丈夫已经上当汇过30万日元给人了,说是接到电话称孩子撞了人家车,急的。  相似文献   

18.
在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热比娅即以她的名义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用英语写的《维吾尔人的事实故事》的长文,称有几百名维吾尔族人在行使他们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参考》2005,(6X):24-24
同样的人生,可以细细品味,也可以尽情挥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不能追问的,追问的结果只能是越来越给自己强加痛苦,可作者偏偏就是要追问。她追问自己最冷酷的问题是:爱一个人能有多久?因为这追问,她更恐惧她对他的情感所凝铸成的思恋究竟能有多久——她期望他永远是她精神的全部,寄托的全部。  相似文献   

20.
王春华 《湖南档案》2008,(11):26-29
叶丽莎薇塔·巴甫洛夫娜·基什金娜,乳名叫丽扎,1914年3月20日出生于俄罗斯萨拉托夫省巴拉绍夫县的斯图坚科村。父亲是沙皇时期的一个贵族知识分子,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当过律师。他与第一位夫人生了六个子女,妻子因肺病离开了人间。丽扎的母亲11岁时成为孤儿,来到丽扎父亲家帮助做家务。父亲39岁丧妻,后来由丽扎的母亲续弦,生下哥哥与她兄妹二人。丽扎是家里最小的女儿,排行第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