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们知道,从2001起,高考作文中就增加了“感情真挚”的写作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写出有思想、有内容的好文章来,而不是虚无、空洞的文章。可学生写起作文来,总是:写自己不真、写家庭不亲、写学校不新、写社会不深。不少同学的文章反映的思想内容,要么是“矫情”,要么就是“假情”。  相似文献   

2.
曼妙心语     
正老舍在《最难写的文章》中说:"什么文章最难写?答:自己不愿意写的文章最难写。反过来,什么文章最易写?自己愿意写的文章最易写。"读齐容曼专辑里的作文,透着童真、童趣,想啥说啥,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就像山涧的小溪汩汩流淌,一条小鱼悠然地游向山外一样的自然而率真。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起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着生命的奥秘;抚摸一块树皮,我感觉到它是多么不愿意脱离大树;捉  相似文献   

3.
文章写得好不好,首先要看句子写得如何,把握好每个句子,是写好文章的基本要求。下面列举一些常常出现的错误,或许对你会有所帮助。错误一、不一致所谓不一致不仅仅指主谓不一致,它还包括了数的不一致、时态不一致及代词不一致等。  相似文献   

4.
写作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要服膺于某种需要。比如,写政论性的文章,是为了宣传鼓动、辨析是非;写学术性的文章,是为了探求规律、揭示真理;写文艺性的文章,是为了褒贬善恶、陶冶性情;写应用性的文章,是为了交流信息、传播经验……可以说,不满足任何需要的写作是不存在的。写作的一般过程表现为  相似文献   

5.
最近与一位教授聊天。他说:“我越来越看不懂我小孙子的作文了。五年级学生写了一篇四五百字的文章,结果写不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老师倒是很宽容,一篇缺胳膊少腿的文章还给了‘优’!”学生写不清楚,其实与我们教不清楚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一位文章大家,大概因此,经常有年轻人向他请教文章应该怎么写,于是鲁迅写了一篇文章来回答,题目却是“不应该那么写”,介绍了一位苏联文学评论家的主张:“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家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  相似文献   

7.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是说写好文章需要仔细推敲、悉心揣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的是写好文章需要发自内心、不假修饰;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心则是说写好文章需要认真观察、不妄加揣测……当然,写好文章的方式方法很多,有侧重构思立意的,有侧重技法技巧的,有侧重语言结构的……不一而足,但我认为,  相似文献   

8.
高考作文要不要审题,对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笔者看过一篇《话说“审题”》(《语文教学通讯》2006第10期)的文章,谈的是庄子、韩愈、鲁迅、钱钟书等不审题却写出好文章,而现在的考生审了题却写不出好文章;审题是为了评卷方便,显示教师高明。其结论是高考作文要“我手写我心”,率性而作.无需审题。我认为,高考作文需要审题,因为高考作文不等于教师写研究文章。写研究文章是写自己熟悉的内容,无需审题:而高考作文是写别人给定的题目,需要了解命题者的出题意图与写作要求,这就有个审题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总由一个个段落组成,好文章的段落如一个个构造精美的机器部件,经得住推敲,而劣质文章的毛病又往往集中在某些段落上,比如段间衔接不紧、段内层次混乱,前言不搭后语,词语缺少表现力、语言形式的选择与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不吻合等等。可见,段落写作是十分重要的事。无论记事、写人、状物,还是抒情、说明、议论总要一段一段地写,一段写一个方面的意思或一层意思,需要写的几个方面都写清楚了,写好了,并且注意段间的衔接,才具备了构成一篇好的文章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是说写好文章需要仔细推敲、悉心揣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的是写好文章需要发自内心、不假修饰;“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心”则是说写好文章需要认真观察、不妄加揣测……当然,写好文章的方式方法很多,有侧重构思立意的,有侧重技法技巧的,有侧重语言结构的……不一而足,但我认为,  相似文献   

11.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写的能力也可以说成为改的能力。写的能力要靠写来培养,也要靠改来扶掖;改的能力固然离不开写的根基,而改的能力则主要靠改的实践来造就。教师评改作文固然有帮助学生写好一篇篇文章的作用,可是归根结底是在教学生学会修改文章。如果说写前的种种指导重在“应当怎样写”,而评改就重在“不应当怎样写”;指导重在“怎样写好”,评改就重在“怎样改好”。修改文章是艰难的,培养修改能力自然也不容易。写作能力的诸因素,也都是修改能力的因素。写和改的心理与操作方式不同,二者都统一在写作规律规范上。学生写得好的地方,他们自己一般不会不明白,而他们发现自己的毛病却不容易。教师评改作文为的是长善救失,而救失是主要的,耐心、细致、不辞劳苦地全面修改,那么学生修改文章的良好心理、习惯就不难养成,修改操作也就不难学会了。  相似文献   

12.
肖川这个人     
刘良华 《师道》2009,(10):12-13
肖川是个怪人。我受不了他。估计没几个人能够受得了。 偶尔看他的书,也偶尔看他的文章。不想看多了,怕受他的毒害。他曾经写过一些正经的学术文章,后来不写正经文章了,把文章弄得花里胡哨的,又执意骂人。他的文章少有不骂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也是如此,没有材料,写不出文章来,没有新鲜的材料,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来。可见,材料的创新是作文创新的重要一环。材料创新,就要大胆摒弃旧材料。歌德说过:"一个作家的才能不是看他写了什么,而要看他丢掉了什么。"作文材料的创新也要舍得丢弃那些陈旧的、老掉了牙的材料。如学生一写老师,不是写老师深夜埋头批改作业,就是冒雨为生病的同学补课。这些材料不可谓不典型,不可谓不准确,却难以让读者情动于衷,拍案叫绝。要打破材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把文章写具体”是困扰很多同学的作文难题。有些同学写作文,常常像记流水账,该说的都说了,但就是说不透,说不具体。今天,我们先来谈谈写事的文章该怎样写具体。我们先看一篇例文: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让学生把文章写具体一直是作文教学的难题,本文分析了目前学生文章写不具体的原因和传统作文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然后从随课微写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16.
写人,是初中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可是在平常的作文实践中,不少同学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请看下面一段文章: 张爷爷虽说上了年纪,可是他腰不弯、背不驼。他精神矍铄、满面红光,经常笑呵呵的……  相似文献   

17.
习作指导缩写就是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而保留其主要内容,使人一目了然。这看似简单,但是要将缩写文章写得和原文一样精彩就不容易了。一、要认真阅读原文缩写的第一步就是阅读理解原文,边读边思考:文章是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了什么,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再综合起来想一想,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  相似文献   

18.
一些同学写不好借景抒情的文章,不是觉得无从下笔。就是觉得即使有感情也抒发不出来。其实,借景抒情是有“讲究”的,不了解这些“讲究”,盲目地去写,怎么能写得出、写得好呢?  相似文献   

19.
"文章写得不具体"是小学生习作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小学生习作时,常常是笼统地写,文章空洞无物,毫无生气。如何解决"写不具体"这个顽疾呢?笔者在实践中找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运用"看、听、感、想、做"的办法把事物写具体。为说清"看、听、感、想、做"这个方法,现以一堂课为例加以说明。一开课,我给大家出示了一段文字:爸妈晚上出门,我一个人待在家里,非常害怕。  相似文献   

20.
许多同学的作文本上大都留下过“内容不具体”、“空洞”一类的批评,这确实是同学们写作中的一大通病。有的同学以为不具体大概是文章太短吧,于是千方百计把文章拉长一点。其实,具体不具体,不在文章的长短,短文章可以写得很具体,长文章也可能很空洞。具体不具体,关键在有不有实在的内容,有不有突出的重点,有没有传神的细节。比如写天气冷,你光是写“天气好冷啊!”“天气好冷好冷”,你就是用上三个感叹号,反复好几次,也还是不具体。可是你如果写叔叔竖起衣领,帽檐拉得快把眼睛遮住了;小孩把手伸进妈妈兜里,紧紧搂着妈妈;学生们冷得直蹦跳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