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采用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第42届体操世锦赛男子单项决赛为研究对象,从动作类型、动作难度等方面对动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自由体操国外运动员Ⅲ类动作的使用率高,而我国运动员则大量使用Ⅳ类动作,难度动作大幅提高;鞍马Ⅳ类动作的个数最多,Ⅲ类和Ⅳ类构成了鞍马成套动作的主体;吊环Ⅲ类和Ⅳ动作都远高于其他类型动作,构成了吊环动作的主体,我国运动员在规则利用方面走在了前列;跳马Ⅲ和Ⅳ构成了跳马动作的主要部分,我国运动员此类动作单一,在高难动作的使用上我国运动员远低于外国运动员;双杠Ⅰ、Ⅲ类动作占多数,动作的选择较为分散,呈多样化趋势;单杠Ⅱ类动作占优势地位,飞行动作是国外运动员的首选,而我国运动员"掏腿"类动作较多.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自由体操项目上, 运动员的成套动作出现了 “两多一少”现象, 这是规则导向的结果, 但并非动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运动员在完成自由体操动作中, 尚存在着起评分偏低、训练水平欠缺和动作完成准确性等问题, 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摘要:为深入分析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鞍马动作的选择与编排情况,探寻鞍马动作的编排规律,为中国男子体操队提供科研服务,运用文献资料、观察、访谈等方法,分析了2009-2016年2个奥运会周期优秀运动员鞍马动作的选择与编排情况。研究表明:1)优秀运动员重点发展了交叉成倒立动作,动作编排呈现“立体化”发展的态势。2)全旋打滚360°的平稳发展、全旋起倒立和/或转体移位重点发展以及创新全旋打滚360°动作方法成为优秀运动员动作发展的特点。3)优秀运动员重视发展侧撑移位动作,并创新了该类动作的完成方法。4)优秀运动员对第Ⅳ组别动作的选择表现出直角转体动作的缓慢发展、挺身转体动作的稳定发展以及FLOPS及组合动作的重点发展的特点,并且运动员有通过单个高难度的FLOPS及组合动作来提高成套动作价值的趋向。5)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呈现出“同类相聚”、“同位优先”、“繁前简后”和“控制过渡”的编排规律。  相似文献   

4.
运用观察法、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39届体操世锦赛男子团体、个人全能和单项决赛的成绩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男子体操队准确理解和把握了新评分规则,在团体、个人全能、鞍马、吊环和双杠等多个项目上实力突出,并凭借动作难度大(A分高)、发挥稳定、成功率高而一举夺取5枚金牌,为中国队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打下了良好基础.继续钻研规则、狠抓训练、巩固优势项目、提高弱项成绩是中国男队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外男子单杠的差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比赛录像和2006年版国际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图像解析法、对比法,研究分析了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中国选手与外国优秀选手的差距.结果表明:中国选手的单杠成套动作中E组难度动作偏少;使用E组飞行动作少于外国选手,且飞行动作完成质量较差;使用第Ⅳ组的动作最高难度仅为D组;具有连接加分的"二连接"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6.
采用调研访问法、录像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了第28届奥运会中、外优秀选手鞍马成套加分动作结构编排的技巧特征等.运用"四连接"(或结合"单动作")和"二连接"结合"三连接"的完成,及采用"四个以上"动作的直接或再结合"单个"高难动作的完成,分别是中、外优秀选手鞍马成套加分动作结构编排的技巧特征.而使用D组以上难度的多个动作完成来获取更高的加分因素,并运用D组以上更高难度的下法,还将是新奥运周期鞍马成套加分动作结构编排发展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7.
竞技健美操三人操编排难度动作艺术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必须展示连续的动作组合、柔韧性、力量与七种基本步伐的使用并完成高质量的难度动作,同时根据FIG评分规则中对艺术分的5点评价标准来评价成套动作的创编。以三人操为切入点,对三人操编排中A、B、C、D四类难度选择的均衡性以及在成套难度动作的分布完成情况做初步的探讨,从而分析难度动作在竞技三人操编排中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选定难度动作为突破口,以提高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难度技术水平位目标。为我国艺术体操个人运动员难度动作的选择、编排、创新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文献综述法、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历届艺术体操项目的评分规则在难度动作方面的变化特点和中外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中难度动作的使用数量、类型、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出差距,并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论:1)2013—2016版规则中身体难度的变化,渗透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使得艺术体操项目朝着可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2)身体难度取消柔韧类难度,身体难度动作数量再次减少,身体难度中新增舞步系列。3)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计分方式与次数的变化;新增器械熟练性难度;鼓励更多使用各项器械的基本组动作。4)优先发展身体难度中旋转类难度;提升难度动作完成的艺术性;重视新增器械熟练性难度。  相似文献   

9.
关于武术套路比赛评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将武术与体操、技巧、艺术体操、韵律体操、花样轮滑裁判法进行比较。并对其评分因素、内容、评判的基准、得分的计算方法及难度动作评分等进行研究,探索武术套路竞赛评分方法较为有效的途径,对现行的《武术竞赛规则》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从竞技蹦床的规则变化为出发点,归纳分析不同周期竞技蹦床规则中对技术动作要求的变化,从中探究技术动作的发展动向,结果表明:(1)不同奥运周期比赛规则对动作难度要求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同一难度动作难度分值的增加和难度动作储备数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2)蹦床器材的变化,网面弹性变大,有利于腾空高度的发展,但对身体的控制、成套动作的编排及动作之间的衔接提出更高的要求;(3)新规则加入“高度时间”评定因素,打破原有规则难度和完成质量双重因素决定竞技能力的格局,这就要求处理好三维因素之间的关系,即在稳定的前提下,更高腾空高度完成更难的难度动作,对完成质量的影响降低到最低,以便取得成绩的最大化;(4)落网位移、部位技术动作规格要求的提高、半决赛赛制的增加对蹦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5)训练中把握项目制胜规律,掌握先进训练方法,“稳”中求进,注重创新才可以保持项目优势,便于形成有利格局。  相似文献   

11.
基于Jess规则的数据库通知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实现数据库通知服务的技术框架,使用Jess规则代替SQL编码来表达用户的数据监控策略,规则执行时先由规则解释器将规则翻译成SQL语句然后执行.使用这种方法,数据监控策略易于理解和接受,修改方便;其次,可在规则解释器中实现异构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关联通知服务;最后,Jess规则还可以进行复杂的推理,实现通知业务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12.
关联规则挖掘是数据挖掘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目的在于从大量的数据库记录或交易中发现所有频繁出现的项目子集,并以规则形式给出项目子集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但是用传统关联规则生成方法所生成的规则一是数量庞大,二是其中包含许多具有相同意义的规则,这必然对用户理解和提取信息带来干扰.本文通过引入同组项目集概念定义了冗余规则类型,并给出了有效排冗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分析了乒乓球新规则对运动员的影响。提出在新规则的实施下,运动员要有更高的发球抢功战术体系;更快进入比赛状态;增强进攻搏杀成份。对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进而使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目前ATP试行的网球双打新记分方法及2008年开始实施的双打新排名方法的研究,对网球双打规则改变的原因、规则改变将引发的问题等进行深入思考,并从专项训练学角度提出相应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多数国家采用制订国内立法来实施提单统一公约。并对公约国内立法为这些规定不是忽视了对本国货主利益的保障,就是忽视了公约所要求的国际统一。笔者还注意到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及合理解决各国在统一公约基础上的法律冲突之必要,主张运用冲突规范实施统一公约,并对如何运用冲突规范实施统一公约提出了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04武术竞赛规则>在量化方面进行了一些完善,在提高武术套路规则的客观性的同时,对裁判员也提出更高要求.为帮助裁判员准确快速的掌握武术新规则,本课题研制了TJSS国际武术套路规则裁判多媒体学习训练系统,该系统分为教材制作、学习以及考试三个子系统.详细地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2013年5月ICU国际啦啦操联合会通过了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认证正式成为世界啦啦操运动 官方组织这一单项协会历史性突破,啦啦操运动的发展也随之走上一条快车道。从项目独立性的认可到全 面、系统国际赛事与系列活动的开展,啦啦操运动的轮廓与内涵、特征与标准正逐一清晰与规范。2013年 10月我国首个啦啦操国际新规则培训班在江苏南京举行,基于这一革新性的规则转变,对比分析与我国啦 啦操规则的异同,从而探究接轨国际啦啦操新规则的挑战与机遇,旨在为我国啦啦操运动发展提供理论参 考。  相似文献   

18.
从规则变化分析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有关健美操的文献资料,同时对2001—2004年和2005—2008年的竞技健美操规则进行仔细地对比研究得出:新周期竞技健美操规则的变化使竞技健美操朝着艺术性更高,专业化和系统化更强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摘要:为纠正人们对美国大学校际体育竞赛过于理想化的认识,在回顾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梳理美国大学校际体育竞赛的现状特点,总结其经验教训。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并运用新制度主义的理论方法,从制度的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要素出发,借助于理性系统、自然系统与开放系统三种视角,分析美国大学校际体育竞赛,关注其目标、规则和权力问题。在目标方面,如何处理学术价值与商业利益的关系,这始终是美国大学校际体育竞赛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大学教育的目标。在规则方面,成文的规章制度与不成文的“潜规则”之间一直存在张力,这不仅体现在NCAA规章制度的演变过程中,而且集中反映在今天校际体育竞赛中的各种游戏法则上。在权力方面,改革竞赛的弊端需要采取以校长为核心的协商性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层次的支配同盟。  相似文献   

20.
国际健美操2009版规则变化主要特点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国际体联编写的2005~2008年规则和2009~2012年规则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新规则变化的主要特点,并通过这些主要变化来探讨竞技健美操技术在未来几年中的发展方向,同时对我国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