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英汉语中,"杜鹃鸟"一词具有的不同国俗语义,它以其独特的外在形象,经不同民族的审美情感、体验内化后,融入了复杂的情感因素、文化内涵,折射了中西方意蕴复杂的情结.  相似文献   

2.
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依存性,决定了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该语言民族文化的了解。英汉语言的多元化差异,要求英语文化教学要有阶段性、适度性和可用性,要从语用文化、语构文化和语义文化三方面进行中外文化的对比教学。  相似文献   

3.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均在其民族的语言中有所表现。本文以英汉动物词汇为例,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语言中的典型动物词汇进行比较,研究其文化内涵,分析两种文化的差异在动物词汇上的表现。掌握这些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文化词语"和"国俗词语"概念及其含义分析,探讨这两个概念的英文译法.认为产生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只有文化意义,没有一般的语言意义,这样的词语可以称之为文化词语.而那些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情风俗有关的,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就是具有国俗语义的词语,即国俗词语."文化词语"和"国俗词语"可以分别翻译为"culture-bound terms"和"culture-loaded terms".  相似文献   

5.
民族语言是文化传统的一种载体 ,成语被赋予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笔者从文化语言学和国俗语义学的角度 ,通过民俗文化因素来研究语言 ,发掘俄语成语在饮食文化方面体现的浓重的俄罗斯特色 ,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在跨文化交际、教学、翻译工作中 ,注意语言的国俗语义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对学习、交流,以及翻译英汉语言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文化和词汇空缺、思维方式与习惯表达、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反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比较丰富,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在各个民族中色彩词的文化内涵都很丰富,英汉语言中对色彩词的使用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英汉语言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通过实例提示了翻译的任务是要了解英汉语言的文化内涵,弥补其差异,以形象、准确的语言,再现原文的丰姿.  相似文献   

9.
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表现,依赖于具体的民族文化背景,而英语习语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本文从短语层次对含有"猫"一词的习语起源进行分析,有助于准确、深入地理解其国俗语义。  相似文献   

10.
概念隐喻是我们构建思维和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框架,基于大量英汉语料,对英汉语言文化中婚姻隐喻的概念化特征进行总结和对比。研究发现,构建于普遍身体经验的隐喻在英汉语言中具有共性,包括“婚姻是旅程”等16项始源域;部分隐喻的具体概念化过程呈现了中西文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思维与语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推动。汉族人和英美人的思维倾向对各自的语言产生推动作用,分别促进汉语语义型和英语形态型语言的形成;而英汉语言采用的不同文字符号则进一步强化了各自语言的特征。在语际转化过程中要严格尊重目的语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2.
汉语言文字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意象丰富、语义丰腴的词语,这些词语包含着丰富的主观感情,同时也彰显了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通过对"秋千"一词起源、名称、发展的梳理和总结,旨在体现和丰富汉语言文字的文化精髓,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汉语言文字,同时为汉语言文字学和民俗学理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词汇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还具有其内涵意义。本文以颜色词汇为例 ,对比英汉语言中由于社会背景和民族文化的不同引起的词汇内涵的异同及由此而出现的语用差异。认为在语言教学中应注重英汉语言的对比及对词汇内涵的挖掘 ,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境歧义和语法结构歧义四个方面对英汉语言歧义现象进行了比较与分析。通过英汉语言歧义现象的对比,探讨造成两种语言歧义现象的原因;分析英汉语言歧义的特点;研究如何避免不应有的歧义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现象。本文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探讨动物隐喻的认知特点以及英汉语言在动物隐喻化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16.
"杨柳"(willow)在汉英文化里具有不同的国俗语义.其独特的外在形象,经不同民族的审美情感、审美体验内化后,融入了复杂的情感因素、文化内涵,折射了中西方意蕴复杂的杨柳情结.  相似文献   

17.
植物词汇是英汉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汉语中许多植物词汇都反映出各自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自然生物,"桃"在中西方民族的审美视野中,不断被赋予种种精神意蕴,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8.
由于英汉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英译汉过程中很难做到一一对应,本文简单介绍了几个英译汉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委婉语是一种委曲含蓄、烘托暗示的语言表达方式.委婉语普遍存在于英汉民族的文化中,并反映在英汉语言中,它体现了语言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从社会文化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委婉谱产生的社会心理根源及委婉语的社会功能,并通过具体例子对比分析了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共性和特性.  相似文献   

20.
作为衔接手段,指示照应在英汉语篇中都存在。然而,由于英汉语言本身及文化的不同,二者在使用指示照应的差别非常明显。通过对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中的若干文章进行中英文对比分析,总结出英汉语言中的指示照应在语篇衔接功能上的异同,从而指导学生对文章内容更深层的理解和提高其阅读、写作和翻译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