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春晓 《海南教育》2013,(10):39-39
<正>课余常听到同事议论:某某孩子好可爱,穿得干干净净,说话懂事,对人有礼貌,学习成绩好;某某孩子真讨厌,调皮捣蛋,学习不用心,一问三不知。其实,当我们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微笑面对他们时,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可爱之处。在我的眼里,没有优生和差生,只有优缺点不同罢了。在一次"怎样看待优生和差生"的说话课上,学生大胆  相似文献   

2.
不要用看成人的眼光来看孩子,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 少年儿童研究: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求好心切,希望孩子的缺点越少越好。这种心情我们都能理解,但是有些家长会把孩子的某些特点当成缺点,希望孩子改正。您对此怎么看?  相似文献   

3.
钱雨 《幼儿教育》2022,(4):10-11
大人们对死亡总是讳莫如深,不愿意和孩子提起,觉得这个话题与孩子无关,说了孩子也不懂,还会吓坏他们.其实,当我们用一种教育的眼光看待死亡时,死亡话题完全可以变成富含儿童哲学意蕴的对话,孩子会很有兴趣地表达他们的看法,他们的观点很可能令你惊讶、赞叹.  相似文献   

4.
映雪儿 《父母必读》2014,(11):142-144
只有当孩子知道了感恩,他才可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一切,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在加拿大生活的这些年,我深切地感受到,加拿大人不但利用一切机会让孩子懂得感恩,而且身体力行,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养成感恩的好品质。让我们分享关于感恩节的几个小故事吧。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宽容伴随着孩子,他坚韧不拔;认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在;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日增;友善伴随着孩子,他看见撒向人间的都是爱;赏识伴随着孩子,他明白人生终当一搏。在教育与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6.
最美的雨季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当你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你便会发现它们无数的缺点;当你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和事,便会发现它们的优点有很多——最终的归宿往往取决于我们最初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欣赏的眼光能使我们真正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世界,那么当孩子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出现问题、需要帮助时,作为老师,我们应怎样支持他们,引发其更有价值的学习行为呢?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深入了解他们。在与孩子的日常接触和交往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时时注意倾听孩子在说什么,耐心观察孩子们在做什么,适时询问孩子们想要什么,及时体察和探明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其次,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我们不要急于把答案呈现给他们,应给孩子提供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寻找资料,获取信息,去探索发现…  相似文献   

8.
书架     
《教育》2012,(12):62-62
在写作中教育孩子 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永远是孩子。所以对孩子总是很包容,就是做错了,也认为他还是个孩子。其实,这个观念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一天天在长大,他的思维思想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如果你总是以“他还是个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会觉得你根本不理解他,  相似文献   

9.
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知道,教育并非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教育,这种教育其实就是人与人心灵的接触,然而在这种接触中,我们做教师的往往会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不同的孩子。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正因为如此,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人性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尊重与  相似文献   

10.
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能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变成小孩子,就要尊重小孩子,而尊重的基础就是理解,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用他们的大脑去思考,用他们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唯此,你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兴趣做钥匙,引领他们去领悟阅读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1.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健全的人格,这是我们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在关爱赏识中,在互相尊重中健康成长。关爱学生给予力量夏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理解他们身上的不足。因此,我们教师要以一颗爱孩子之心,构建一个充满爱心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把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有声的语言和无声的肢体…  相似文献   

12.
赵焕珍 《教师》2011,(22):14-14
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知道,教育并非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教育,这种教育其实就是人与人心灵的接触,然而在这种接触中,我们做教师的往往会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不同的孩子。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正因为如此,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3.
孩子就是孩子,他的个性、年龄特征都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当孩子有了缺点、犯了错误,我们应用一颗宽容之心、平常心去看待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他们毕竟是年幼的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与生俱来的天真、稚拙与顽皮。我们应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触动孩子的内心体验的教育,最有效的要让他们通过思考,来使自己慢慢长大。  相似文献   

14.
让孩子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孩子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学会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学会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学会尊重自己。只有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始终,才能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摒弃传统的教育偏见,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孩子,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是我们班主任教育工作获得成功的第一步。我坚信,只要我们老师给孩子点儿“阳光”,他就会灿烂。  相似文献   

16.
父母要多给自己一点发展的机会,多学习一些新生事物,用孩子一样的眼光看待事物,让自己和孩子永远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大班了,我看待孩子的眼光也越发不同了。第一,他们都长大懂事了.可以和我们成人有更多的交流。第二,和他们分别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也越来越舍不得他们。  相似文献   

18.
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中,虚拟化就是将实体的硬件抽象出来,与我们的应用系统相分离,然后用看待资源的眼光去看待它们。我们不需要知道应用系统的后台具体由哪些硬件来实现,只需关注这个抽象出来的虚拟化层次。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成人的世界里一切都应该按规矩办事,但在儿童的世界里一切都充满着未知。他们用一双好奇、探究的目光来看待一切,有时做错了事,遭到斥责还不知所以然。这就需要我们为人师者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了解了儿童的心理后,再采取适当的办法进行教育,当然也包括惩罚。  相似文献   

20.
大班了,我看待孩子的眼光也越发不同了.第一,他们都长大懂事了,可以和我们成人有更多的交流.第二,和他们分别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也越来越舍不得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