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求职训练与指导是实现求职目的的重要一环,在某种程度上事关求职成败。针对职场上的求职现状,对大学生进行求职方面的训练与指导,是做好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凌岚 《大学教育科学》2006,6(6):101-102
2006年初,央视时空视点与智联招聘网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在12463人参加的关于职场经历的调查中,55%求职者表示曾不同程度“中招”被坑,通过起诉讨回权利者仅有一成。由于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激增、工作经验的缺乏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这一群体已成为就业陷阱的预设猎物之一。从现有的高校毕业生不幸落入就业陷阱的众多个案出发,我们从求职毕业生、招聘单位和求职外部环境等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复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规模不断增加。这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在当前就业环境下的现实态度与选择,也深刻揭示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意义。为精准指导帮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实证调研剖析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成因、帮扶需求等。结果表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成因主要受就业能力高低与就业意愿强弱双重影响,就业帮扶需求集中在求职核心能力指导帮扶、求职多元保障支持两个层面,就业帮扶关键人物排名靠前的分别是学生本人、家族成员和高校辅导员。据此,引入二维度“象限”分析法,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分为5个群体类别,并针对性提出具体就业帮扶建议。  相似文献   

4.
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全程职业培训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加,就业难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中高校的贫困学生因为家庭和个人的因素,在求职就业方面存在更多困难,而贫困生经济援助已无法从根本上帮助他们树立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因此需要探究适合贫困学生的职业培训模式,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就业.通过对1801名贫困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发现贫困学生对于人际沟通、职场心态、岗位实操等方面有强烈的需求,据此,建立了贯穿贫困生大学生生涯的职业培训模式——GAM模型,从不同的大学阶段、培训技能、培训方法等角度制定体验式、个性化、分类式、全程化的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5.
贫困生是大学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受社会关系壁垒、地域壁垒、户口壁垒、名校壁垒等制约因素,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之路更不平坦,主要变现在:经济压力沉重、职场应聘中往往处于心理劣势、就业行为取向短视等特点。因此,结合贫困大学生在求职竞聘中暴露出的问题,必须在求职环节和培养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6.
构建以诚信为本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真审视近几年求职、招聘的全过程,有关职场诚信的话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求职、招聘双方诚信的缺失,使整个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一种彼此不信任“你对付我,我对付你”的非正常状态,结果给求职者和招聘者双方都带来了伤害。无数案例告诫人们,必须构建以诚信为本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无论是求职还是求才,只有诚信才能取得双赢!一、诚信危机,破坏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正常秩序导致不诚信行为的责任并不在哪一个人,“而是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出现了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毕业生常见的诚信危机。一是雷同的简历,一些毕业生为迎合用人单…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现象越来越普遍,这既不利于大学生自身职业生涯发展,也对企业和高校不利。大学毕业生求职不理性、心态浮躁、实践能力不强,对企业关心不足是造成频繁跳槽的主要原因。对此,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让高校、企业和毕业生三方能够有效沟通和互动,相互了解,掌握实情;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心理素质教育,稳定心态;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和职场适应教育,让大学毕业生能够准确定位,稳步适应职场初期发展,从根源上减少应届毕业生频繁跳槽现象,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8.
有待完善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和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场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但由于市场的社会客观环境体系尚不配套,以及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9.
薪酬水平是影响求职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初入职场的高校毕业生更是如此.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水平,不仅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状况,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以后的职业发展.但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背景下,对高校毕业生而言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一份较为理想的职位,而薪酬水平并不应该是决定高校毕业生职位选择的首要因素或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了众多的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新的求职方法,为毕业生求职活动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前提和技术基础,信息技术以权威、全面、准确、快捷的信息服务于高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可以很方便的使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求职过程。本文就信息技术对学生求职就业和高校就业教育指导的影响和作用作一些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比较分析01后小教师专毕业生与中师毕业生的职业心理素质特点与形成原因。主要采用卡特尔16PF对心理素质进行评定,结合其教学实习表现和笔的观察了解。01届小教师专毕业生与中师毕业生在L、Q2、X1、Y3和A、F、H、X2、Y1、Y2等人格特征方面存在显差异,教学实习效果的差分比较明显。01届小教师专毕业生的小学教师职业心理素质与中师毕业生有显的差距,但其基本理论知识水平、对前途的优患意识、人格特征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发展潜力比中师毕业生有显的优势。主要是由认识与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大学毕业生“啃老族”的出现是个人、家庭、社会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大学毕业生“啃老族”问题,除了大学毕业生自身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竞争力外,还需要家长转变教育方式,学校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进行制度改革,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梁军 《高教论坛》2003,(4):142-144
自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及组织人事部门开展选调优秀大学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以来,取得预期的成效。培养了一大批领导人才,但同时也反映出了选调生在基层的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目前选调生在基层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高校在选调生培养,提高质量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除了社会和国家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外,就是要更新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择业理念,实现他们由被动就业转为自主创业。但是如何引导、评价大学生创业,如何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是社会和大学必须做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更加突出,弱势群体的就业更加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面对日益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无论是毕业生自己还是高等学校、企业、政府等都应该积极寻求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使高校毕业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意义,分析了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依据这些问题常识性地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潮中 ,民族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呢?为趋利避害 ,提高民族学生的就业率 ,使民族院校得以生存和发展 ,笔者试就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优劣势进行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社会资本对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弥补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的不对称,有助于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机会。就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而言,社会资本可以保证创业资金的供给。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无论是国家、高校,还是大学毕业生本人,只有不断积累社会资本,才能有效地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results of a questionnaire follow-up study of the employment and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of the graduates of a nontraditional elective studies degree program. Graduates of the experimental Bachelor of Elected Studies (BES) program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were compared with regular liberal arts graduates in terms of their postgraduation educational and employment experiences as well as their attitudes toward thei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BES and regular liberal arts graduates in their attendance at graduate school, job history, and attitudes, goals, and expectations toward thei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here were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most cases, BES graduates compare rather favorably with regular liberal arts graduates on most of the indicators examined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20.
The expans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widening access to undergraduate study has led to growing diversity within the graduate labour supply, including increasing numbers who studied for their degrees as mature students. Analysis of graduates entering the labour market prior to the major expansion in the early 1990s indicated that those over the age of 30 had considerably more difficulty than younger graduates in accessing the career opportunities for which their education had equipped them. Is this still the case for more recent graduates? Drawing on a major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y of a class of graduates who completed their undergraduate degree courses in 1995, this paper explores early career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outcomes according to age at graduation. Although we find considerable diversity among all age groups, mature graduates were more likely than their younger peers to experience difficulty in accessing appropriate employment, had a lower rate of earnings growth and expressed higher levels of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ir job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