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提出了“诗要用形象思维”的科学论断,既肯定了形象思维,又总结了文学艺术创作的规律。对于文学艺术工作者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对于我国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更是不可估量的动力。多年以来,“四人邦”在我国文化领域里放肆横行,否定形象思维,扼杀形象思维,把形象思维看作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理论,造成了文学艺术、甚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思想混乱。现在,经华主席批示发表的毛主席的这篇光辉文献,是我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把形象思维看成是文学、艺术创作时的一种特殊思维形式,因而形象思维又被称作“艺术思维”。现在看來,这是一种狭隘的认识。我们认为:形象思维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和基本的思维形式,它和抽象思维一样,同属于人类思维中的一个大类。本文拟从艺术思维的领域之外,对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着的一种形象思维形态——笔者姑且取名为“再现性形象思维”,作一些粗浅的考察和分析,并就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一、从“形象思维”研究的困窘谈起在中国二十世纪的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中,有好几件激动人心的学术大事件是应该写进历史的。其中持续最久,影响最大的便是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形象思维”的概念(最初译为“形象的思索”)就被引进我国。此后的40年代、50年代、60年代“,形象思维”一直是文艺理论界和美学界的研究课题。由于“文革”初期郑季陶先生发表了《文艺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对形象思维论的批判》"!一文,形象思维论被戴上“反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修正主义文艺思潮”的帽子,于是,在“…  相似文献   

4.
一文学艺术是形象的科学。艺术创造的思维特征,就是形象。《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里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腊”。在这封信里,毛主席三次提到“形象思维”,明确地教导我们:形象思维是艺术创造的思维形式,是一种思维规律,如果违背这种规律,那由此而创造的艺术作品,只能会产生“味同嚼腊”的后果。在我国古代,并无“形象思维”这一术语。形象思维究竟是指什么呢?在《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里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信件的发表,昭雪了文艺理论领域内关于“形象思维”的一大冤狱,也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地、科学地阐述这一理论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形象思维这一文艺理论问题本身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历来存在着不同的学术观点的论争。本文侧重就形象思维的深化运动及其特点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形象思维与语文学科密切相关,它不仅是重要的思维类型,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象思维包含“想象、联想、情感”三大要素。为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将这三者作为重要的教学立足点。“拓展空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关注细节,提升学生的联想力”和“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力”,这是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三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文艺创作活动中,艺术家的主体心灵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一直是理论界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在一般的文学理论教科书中,人们一直用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来表述它:“形象思维”。但到底什么是形象思维呢?曹廷华的《文学概论》中说:“形象思维是文学创作中认识和掌握世界、选取材料及塑造形象等过程中一种具有整体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它同抽象思维一样,都是人的大脑的功能,都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能动地改造世界。”①重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概论》中这样概括:“形象思维既具有思维运动的本性,…  相似文献   

8.
在抓纲治国初见成效、文艺战线揭批“四人帮”的第三战役正在引向深入的时候,经华主席、党中央批准,我们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一九六五年七月廿一日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公开发表了,这是我国文艺界的一件大事。毛主席在信中三次提到写诗要用形象思维,指出“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昧同嚼腊”,并指示我们写新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毛主席在这里谈的固然是诗歌,但它对整个社会主义文艺创作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毛主席不仅肯定了形象思维的存在,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形象思维是文艺创作的客观规律,这对于否定形象思维、极力兜售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反动文艺思想的“四人帮”是致命的打击,同时,也必将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积良 《物理教师》2007,28(6):71-72
1形象思维及其价值和意义抽象思维是依赖“概念”来表达思想的,然而形象思维是依赖“形象”来表达思维的,物理实验是形象思维的基础.我们知道,大脑是思维的器官,两半脑间有数亿神经纤维组成的“胼低体”相连,这使两半球大脑的信息相通,思维互补,两半脑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思维活  相似文献   

10.
“革命学”一直是20世纪欧美学术界的重要研究领域。特别是20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革命学”研究在革命的定义、原因、阶段分析、后果以及研究方法论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1.
形象思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主要思维方式之一。任何一门学科,即使是抽象思维很强的学科,如数学也离不开形象思维。地理这门学科,大量的地理事物都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在这一形象优势的基础上,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就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 什么是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凭借各种具体形象,用形象来思考和表述的思维活动。思维材料的形象性是形象思维的根本特性,它和运用概念所进行的抽象思维是不同的。比如藏北高原的地表特征,可以用“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和“高原表面相对高度较小”两种方式来表述。  相似文献   

12.
粉碎“四人帮“以后,文艺界对“形象思维”的问题曾有过热烈的讨论,近年逐渐冷落下来。但这并不是放弃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而是更深入地进入到创作心理的领域去作更为艰苦的探索。尽管对于这一问题的科学的解决还有待于多种学科的协同发展,但是有些同志所提出的种种假说,已经为进一步的理论探讨起到了一定的桥梁作用,这种开拓精神,是应该受到肯定和赞扬的。 创作心理中的非自觉性,是李泽厚同志在《形象思维再续谈》中首先明确提到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三次提到形象思维:(一)“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二)“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古典绝不能要”。(三)“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这些论述,明确地指出了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如何认识这一规律必定影响到语文教学。因为研究语文教学的目的、原则、方法不能不涉及到形象思维问题。下面仅就形象思维与语文教学中的讲读教学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比兴》是《文心雕龙》第三十六篇。一般认为所谓“赋比兴”是《诗》三百篇作者写诗的三种表现手法,或者是后代《诗经》学者总结的三种写作方法。王元化同志为此提出新说,开了近几年比兴“形象思维特征”说的先声。但对这两种看法,长期来我却一直都存在疑惑。  相似文献   

15.
语言迁移现象一直都是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这期间对语言迁移研究颇有贡献的学者包括马赛修斯、詹姆斯、艾利斯,乔姆斯基等人,他们都对迁移现象做了自己的诠释与分析。英国语言学家艾利斯最早对迁移作出定义,在他看来,“迁移”是“对任务A的学习会影响任务B的学习”的一种假设。”  相似文献   

16.
写作需要两种思维协调发展 过去一段时期里,在文学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围绕“思维”的讨论有两种倾向:一种足忽视形象思维在认识活动中的独立性,认为作家创作文学作品必须“以抽象思维为中介”;另一种是过分地夸大了形象思维的独立性,认为文学创作活动中可以没有抽象思维。  相似文献   

17.
R·M·沃弗(WOlf)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和心理学教授,是美国现今较有影响的教育评价专家,出版过大量教育测量和评价方面的专著。这里,就沃弗对教育评价本质的认识作一简介。什么是教育评价?教育评价的关键何在?这一直是美国教育评价领域里争论的问题。教育评价最一般的定义是“成绩评定”。沃弗认为,这样的定义根本不能给人有多大的帮助,因为关于“评定”和“成绩”两个词的含义还需要读者自己来解释。 1963年,克隆巴(Cronbch·L·J)曾提出过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他把教育评价定义为  相似文献   

18.
伟大领袖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的发表,是我国文艺界的一件大事。它对诗歌以及整个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都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毛主席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腊。”毛主席把形象思维提到诗歌创作规律的高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公开发表了。学习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光辉指示和教导,心情是多么激动和喜悦啊!这不但对于诗歌创作和文学创作具有巨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同样具有巨大的意义和深刻的启示。毛主席在这封信中三次强调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并且指示我们由于“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腊”。他老人家把“形象思维”作为诗  相似文献   

20.
看图学文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它是通过图画这一直观的形象教学,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观察、思维、想象、口语表达训练,进而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桥梁”,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