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教学在学校各科教学中应该算是一个"老大难",而语文作文教学更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师害怕教作文,学生害怕学作文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
中学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耗时多,效果差。学生听到作文就害怕,教师看到作文就头疼。众多语文教师在不断努力探讨这个问题。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淑艳 《甘肃教育》2007,(3S):34-3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衡量他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最好标尺。但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作文难”、“难作文”、“文难作”这三个字无论怎样戏剧性地组合排列,都反映了一个问题——“难”。张志公先生曾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衡量他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最好标尺。但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作文难”、“难作文”、“文难作”这三个字无论怎样戏剧性地组合排列,都反映了一个问题——“难”。张志公先生曾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换句话说,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难老大”。所以,我们的学生大都是“谈作色变”。为了改变这种不容乐观的教学现状,通过对新课标、新理念的学习,结合自己的教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作文教学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学生觉得“作文不会写”,老师觉得“作文不会教”,许多教师也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作了许多尝试,可大多叹息而止。  相似文献   

6.
职高作文教学不尽人意,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教学效果不理想,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在教学中,笔者采取因势利导,从“小”抓起,使教作文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中存在的怕作文现象大为改观,作文水平提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决定语文教学的好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老大难”。教师耗费了大量精力.而收效甚微。在一个班级中.往往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只是少数.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低。一些学生一提写作文就头疼。甚至厌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人们都不陌生: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造成“老大难”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在作文教学中忽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个主要原因。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呢?一、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9.
写作“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关。原因自然而然是多种多样的,而归结主要原因是学生写作兴趣不浓,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写作训练严重不足;加上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模式陈旧,因此作文教学早已陷入困境,成为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做到既继承传统作文教学的精华,又创新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转变作文教学方式与写作训练方式,提升学生作文水平,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常常看到学生为无东西写、不知怎么写而苦恼,时间一长,学生无形中形成厌恶作文、害怕作文的不良心理。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直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究其原因,这由教师一直沿用陈旧的写作流程(命题—写作—完成)有很大关系。由于学生交往活动面较窄,学业又重,使学生过于羞涩,难为无米之炊。为改变这一现状,提高作文水平,我们实施了“课堂学习—课外自学—体验生活—课堂写作—批后复写”新的作文流程,取得了令人满意效果。一、课堂学习—重视语文教学环节中的作文点拨作文…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作文难”、“难作文”、“文难作”这三个字无论怎样戏剧性地排列组合,都反映了一个道理——“难”。张志公先生曾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换句话说,“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难老大”’。  相似文献   

12.
作文,老师怕教,学生怕写,大有谈“文”色变之势,这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如何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让学生以作文为乐事呢?我这几年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多少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我们有必要一起来探讨这个难题,对症下药。探讨学生的写作兴趣,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它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涉及到学生专业知识能否更全面的掌握。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做任何一件事,兴趣必为先。要提高学生作文成绩,就要从激发、提高学生作文兴趣人手。将学生“不愿”、“不想”、“被动”、“害怕”的心理,变为“我要”、“我想”、“我喜欢”习作的动力。把作文当作是自己的一种乐趣。  相似文献   

14.
作文,老师怕教,学生怕写,大有谈“文”色变之势,这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如何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让学生以作文为乐事呢?我这几年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马驹 《语文天地》2014,(1):46-48
长期以来作文水平一直被当成一个人语文整体综合能力的体现,然而高中作文教学却一直存在着尴尬的局面,张志公先生曾感叹“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现实情况也是如此。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必须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6.
师忠文 《文教资料》2010,(30):79-80
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作文教学越来越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直被“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困扰.作文教学成了长期困扰学生和教师的老大难问题。语文教师应反思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力争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完成作文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语文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因此,现行语文教学大纲把作文教学单列一章,以表示重视。然而,无需讳言,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老大难”之一,语文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和封闭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和集中。我国中学生作文水平普遍偏低;许多学生毕业后不能根据工作的需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30):43-44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心中的老大难问题,作文也是学生最害怕,最不喜的一项学习内容。初中语文作文相比较于小学语文作文,无论是难度还是篇幅内容要求都更高。不少学生语文都栽在了作文这一板块上。但作文却是检验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进行语言输出的重要通道,学生的作文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故此,我们教师不得不重视作文教学。本文笔者从微作文视角探讨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一直在苦苦挣扎,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有效教学”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众所周知,作文教学相对于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我们的学生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在高考中呈现出的写作水平令人担忧:学生的思维水平与写作能力仍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思维僵化、视野狭窄,导致作文“千人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