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诗作为文学欣赏教学的基础性内容,对于儿童语文学习兴趣培养与素养的形成有着积极性的作用。儿童诗在小学语文教材过程中有独特的特点,富于童趣,内容明快,对开启儿童的语文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儿童诗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儿童的思维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儿童诗在教材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儿童诗最重要的特征是与儿童生活接近,适合儿童诵读,对提升儿童语言素养,助推儿童精神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教学儿童诗时,可以从读出"真"、感悟"善"、唤醒"美"三个维度来进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以后,小学语文教材中增选了相当数量的现代儿童诗歌。儿童诗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体,具备了诗性和儿童性的双重特征,体现了儿童精神和诗歌精神的完美统一,深受儿童喜爱。教学现代儿童诗时,教师应当自觉树立文体意识,从找准诗眼、链接生活、放飞想象、品位语言等方面,提高儿童诗教学实效,发挥其特有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赵素娅 《甘肃教育》2020,(3):160-160
儿童诗,在小学低中高段教材中都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儿童诗有以下特点:其一,语言重韵律、富有音乐性;其二,诗歌之中出现的意象都是儿童熟知、贴近儿童生活的事物,都依托了儿童生活;其三:语言简洁精粹。儿童诗中很少有生僻词汇,都用诗意来表现诗歌的情趣、意境。  相似文献   

5.
儿童诗是儿童认识世界、丰富情感、发展想象、实现自我、学习语言的典范。儿童诗的教学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把儿童诗还给儿童,使儿童诗真正地融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在赏读品味儿童诗的过程中,感受儿童诗的语言魅力,在充满童趣而又贴近生活的儿童诗学习中,发展心智,享受诗意的童年。  相似文献   

6.
儿童的生活应该是富有诗情画意的.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对生活充满憧憬.他们有着儿童特有的情感和想象。除了历代古诗对儿童的感染和教化作用外.语文教学还应当高度重视同样具有“充满丰富的想象和无比高雅的语言美”的现代儿童诗。苏教版教材比较重视现代儿童诗教学.不但在小学阶段课本中增加了现代儿童诗的比例.而且基本都把选文安排在一册之首。在分析这些教材时,语文教师经常会自问:“为什么要教现代儿童诗?教它的什么?又该怎样教呢?”  相似文献   

7.
<正>儿童诗是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指结合儿童成长发育特点和心理特点,为适应儿童的阅读欣赏学习专门创作的诗歌。因此,儿童诗贴近孩子的生活与思考,容易激起生活体验,让学生"言之有物"。诗歌是一把开启儿童写话之门的钥匙,读懂诗歌,学写诗歌,尝试从诗歌起步学习写话,让诗歌成为学习写话的"脚手架"。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儿童诗资源,为学生写话提供了素材和话题,能使他们最快地达到和穿越"最近发展区",形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家》是北师大新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课文,是一篇儿童诗。它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凝练,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生活,很受儿童的喜爱。“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这首儿童诗就是以“家”为题,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比喻,培养儿童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儿童文学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颗宝石,闪烁着熠熠夺目的光彩,它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儿童诗作为最珍贵的那一颗,在小学低段语文教材中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儿童诗富有童真、童趣与童情,对于低学段儿童语言的积累具有基石性的作用,而如何有效地指导儿童背诵儿童诗,使其在积累语言的初始阶段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成为需要探讨的问题。通过对低学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儿童诗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出记忆儿童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儿童诗是指适合儿童阅读、欣赏、吟诵的诗歌。2022年版课标在第一学段“阅读鉴赏”中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显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教材选编了不少儿童诗歌,这些儿童诗歌语言优美,内容丰富,蕴含着美好的情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儿童诗的诵读、积累等教学,还要能够从审美视域引导学生感受儿童诗的语言美、意境美等,培养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笔者以第一学段的儿童诗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1.
王海燕 《考试周刊》2014,(52):39-39
<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现代诗又叫儿童诗,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那么这类诗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呢?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教学这类诗必须关注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咀嚼语句,品味诗歌的语言诗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只有用凝练、形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才能成为诗。儿童诗的教学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  相似文献   

12.
孔凡敬 《新疆教育》2012,(17):47-47
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诗教学更是承载着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儿童诗篇幅短小,诗中有优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构思,奔放的激情,细腻的感受,纯真的童心,是最适合低段儿童的文学样式,也是训练儿童语言最好的启蒙教材。儿童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小学低段中发展儿童语言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让儿童多学习诗歌,已成为小学语文课改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林千里 《广西教育》2012,(21):47-47
儿童天真浪漫,在他们的童言中经常会流露出那股纯真自然的“诗性”。儿童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具有轻快、明朗的特点,因此,儿童诗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很大作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特别是中低段的教材中,收录了很多儿童诗供小学生阅读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儿童诗顾名思义是以儿童为读者,叙事生动形象,想象丰富,语言稚嫩活泼,节奏琅琅上口,融童真、童心、童趣为一体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小学语文教材非常注重开发儿童潜能、张扬儿童个性、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比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就安排了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的读诗、赏诗、写诗活动.基于这种认识,儿童诗的写作教学成为了一门亟待探索和研究的新型课题.  相似文献   

15.
陈春雯 《江苏教育》2012,(31):53-54
在苏教版低年级教材中,收录了许多儿童诗作,如《乡下孩子》《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朵紫丁香》等。它们以睿智的语言、活泼的童趣、美好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彰显着独有的文学特质,成为学生认识生活、丰富情感、学习语言和实现自我的文本典范。笔者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雨后》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关于儿童诗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儿童诗在丰富儿童心灵和情感、发展儿童审美能力和语言能力等方面有优越于其他体裁文学作品的功能和作用。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根据其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将儿童诗教学延伸到课外,推进到学生的自主阅读中,以巩固和拓展课堂教学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儿童诗在丰富儿童心灵和情感、发展儿童审美能力和语言能力等方面有优越于其他体裁文学作品的功能和作用。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根据其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将儿童诗教学延伸到课外,推进到学生的自主阅读中,以巩固和拓展课堂教学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儿童诗在丰富儿童心灵和情感、发展儿童审美能力和语言能力等方面有优越于其他体裁文学作品的功能和作用。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根据其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将儿童诗教学延伸到课外,推进到学生的自主阅读中,以巩固和拓展课堂教学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儿童诗在一年级的语文教科书内占了很大的比重,是接近儿童生活、贴近儿童内心的一种文学体裁.教师在实施儿童诗教学时,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规律,科学地运用策略指导学生学习.我以儿童诗《小小的船》的教学为例,提出了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强化朗读,品尝韵律之美及展开想象,发掘创作潜能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儿童诗情感饱满,想象丰富,构思新巧,语言童趣,为儿童所喜闻乐见;而特定的表现形式,离儿童的实际生活又有一定的距离感,容易激起儿童对其写作内容、艺术构思、表现技巧的好奇心;合理利用好奇心展开教学,于儿童的语文实践能力、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提升大有裨益。因为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尤其对于儿童来说,一旦面临新奇的、神秘的、自相矛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