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同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南北朝对峙时期北魏的古都。她有云冈石窟、上、下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这些驰名中外的国宝。九龙壁古代是皇城街代王府的照壁,现在皇城街与九龙壁隔路相对,位于大同繁华商业中心——四牌楼区域,交通便利,是商业黄金地段。站在九龙壁前纵观皇城街,视线畅通,一览无余;皇城街北口正端的古戏台雄姿犹存。九龙壁、  相似文献   

2.
宫西达也  杨文  赵黎英 《阅读》2014,(Z4):48-49
<正>孤独的霸王龙遇到了一只小甲龙,霸王龙很想一口吃了他,但是小甲龙却缠着霸王龙叫"爸爸"!小甲龙对"爸爸"的无限信任、真诚关爱,让霸王龙尝到了被爱的滋味,他为小甲龙挡住其他恐龙的袭击,教小甲龙各种本领。小甲龙希望和"爸爸"永远在一起,但是霸王龙却执意要送小甲龙回到他父母的身边……这是一本很感人的绘本,听听赵老师和同学们在聊些什么吧。赵老师:同学们,你们了解甲龙和霸王龙吗?  相似文献   

3.
铜梁龙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运用民族史学、体育史学、考古学、经济学等学科原理,结合实地考察、网络查询等方法对巴渝"中华第一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分析了铜梁龙的艺术与审美特征及当代价值,提出了发展巴渝"中华第一龙"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结合文化学相关理论对"花环龙"的起源、表演风格、艺术特点、传承与发展等情况进行研究.研究显示:"花环龙"起源与祭祀有关,源于需要;"花环龙"表演凸显"圆文化"风格,表演艺术突出"合和文化"特征,其制作融入了"阴阳五行文化";"花环龙"以客家儿女为参与群体,以祭祀、拜师授徒等多种形式传承;非物质文化自身的适应性和发展性是"花环龙"传承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原型理论认为原型具有范畴内大多数或全部成员的多种特性,并反映了范畴的中心倾向.原型理论揭示了语义范畴既是语言问题又是认知问题.通过对比中西文化中"龙"与"dragon"的异同,认为"龙"与"dragon"在两种文化中的范畴原型具有巨大差别.在心理认知中,"龙"与"dragon"分别代表了两个平行相邻的范畴.因此"dragon"已经不再适宜做"龙"的译称,给"龙"寻找一个新的译称就变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历史上曾先后有"灵壁"、"零壁"、"灵璧"等称谓,且混淆杂乱;即使是现在国家公布的区划名称为"灵璧县"以后,更有"灵壁"、"零壁"、"灵比"、"零壁"、"零僻"等误称。笔者就今日灵璧县历史沿革作一考证,以便于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新闻采访中,采访对象尤其是以受害者身份出现的采访对象反映受到记者打扰的现象层出不穷。针对这一现象,有新闻工作者说是工作需要,有媒体同行认为是方法不当,也有人指责是新闻工作者为了新闻效果不顾民众切身感受。那么,这一现象因何出现,受访者的不满情绪有没有办法解决呢?笔者认为,除了工作方法和处事原则,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试着从记者的修养入手。  相似文献   

8.
对屈原《九歌》中所见几组历来训释存在分歧和矛盾的词语,如"龙驾"与"帝服"、"宜修"与"宜笑"、 "左骖"与"右"等,试图辨析众说,选择或提出较符合作者原意的释义.  相似文献   

9.
阳宗大香会     
<正>阳宗镇位于云南省澄江县。阳宗大香会是当地人庆祝元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节日,因其在阳宗镇的龙泉寺烧大香而出名,成为当地最为重要的传统节庆活动,延续至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朝成化年间,阳宗海上空有九龙戏珠,龙珠不慎落入山中,九龙为了找寻宝珠整日混战,导致这一带时  相似文献   

10.
报告文学集《战斗在潴龙河畔》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包括高阳在内的冀中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真实记录.全书形象而生动地再现高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组织起来,开展人民战争,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这群凶恶残暴的"野猪"的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战斗在潴龙河畔》不仅是对抗战胜利的最好纪念,也是今天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弘扬先进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总目录     
文化研究大同九龙壁小考··························································································……李振明(1一87)道学文化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音乐鉴赏课程作为一门典型的人文课程,是否与其他数理化学科一样让学生烦恼,高中生的音乐欣赏范围究其原因因何而产生局限,课程实施与课程标准之间的衔接情况如何以及学生需要何种程度的欣赏自由。  相似文献   

13.
巴渝铜梁龙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但因为发展速度缓慢,至今只有部分资源得以挖掘和开发。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巴渝铜梁龙发展的进程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建议: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规范产业经济市场、重视培养后备人才、提高定位扩大影响,才能帮助巴渝铜梁龙走出困境,加快发展速度,促使巴渝铜梁龙成为“世界的铜梁龙”。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龙文化的演化和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龙文化始原于中原的原始农业经济保护神和氏族部落的族徽综合。龙的皇权化是奴隶主、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阶级斗争促使龙的皇权化泛滥和分化;劳动人民和进步思想家对龙的皇权化进行了长期斗争。无产阶级关于龙的文化观是对旧文化的扬弃,它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新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15.
舞炮龙文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社会调查、临场观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广西舞炮龙文化发展状况进行研究,论述广西舞炮龙文化不同时期的融合与发展,揭示广西舞炮龙文化的特点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试论舞龙运动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舞龙运动的形式展现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其前提在于对“龙”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挖掘。“龙”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从“龙”图腾形成的角度提取出“和”的概念,对“和”的本质与社会、政治功用进行说明;根据中华文化中宗教的发展脉络,探析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实质;以上述两点为基础分析“龙”与“极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说文解字》中与龙相关的字词解说为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在社会实用功能、天文气象感知、艺术纹饰审美等角度考察了中国先民的龙文化意识.发现龙为人豢养、可供驱役,并被用于天气预测,最终上升到纹饰美化,成为中华民族图腾象征,进而发现龙文化意识具有多效性、和谐性、典型性.  相似文献   

18.
龙马山位于玉溪市东北部,是玉溪坝子周围最高的山,海拔2438.5米。龙马山地区有龙马溶洞、龙马石林、龙马山地质剖面、温水井、白龙潭、白云瀑布等旅游资源。对于旅游资源相对较少的玉溪市来说,是景观较为集中、景观地域组合条件较好、风景奇特的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我们在龙马山地区进行了多次结合教学的野外考察,对该区的旅游资源及  相似文献   

19.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是我国洗刷百年屈辱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重要历史时刻,我解放军体育学院地处广州这一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距离香港仅150公里,毗邻世界服务窗口——广州至九龙直通火车站。随着香港的回归,众多的香港同胞将通过广州至九龙火车站赴内地探亲或办理商务,而他们下车后接触的第一位军人将是我院官兵,可以说,我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龙的国度.而先民对龙的崇敬起于何时.迄今尚无准确答案.考察历年出土的史前时期的龙遗迹和遗物.可以看出:原始龙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石堆龙和蚌塑龙,也有泥塑龙和彩龙,还有精致的玉龙,其形体由大交小,制作由粗变细,形态则由写实向抽象演化,其年代均在距今5000年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