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纸离不开读者.读者是立报之本,是报纸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办好报纸,就必须尊重读者、研究读者、服务读者,这样方能赢得读者,而只有赢得读者,才能赢得未来.作为报纸家族的一分子,校报也不例外.基于此,文章从校报为什么要强化读者意识;校报如何强化读者意识;校报强化读者意识如何处理好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求从另一视角审视校报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读者参与监管的机制是非常必要、及时的.读者评估监督机制的引进有利于确立读者主体地位,增强读者权益意识,提升馆员服务意识,强化岗位职责,优化图书馆人文环境,完善图书馆管理机制,加强图书馆内涵建设.高职院校图书馆可通过读者直接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成立读者协会、引进义工直接参与图书馆服务工作、在本馆网页上设置读者监督平台等有效途径实施读者评估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所谓读者,即指图书馆的利用者.所谓读者教育,即指“图书馆和其他文献情报机构开展的培养读者(包括潜在读者)利用文献情报的能力的教育,也称情报用户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国书馆、情报学、档案学》卷).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教育就是高校图书馆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读者(主要对象为学生)利用文献情报技能的教育.通观高校图书馆读者教育工作的现状,我们看到,目前,这项工作还存在诸多的不足,急待进一步改进和强化.为此,本文试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一、读者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我们知道,读者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方面.它既是图书馆工作的重心,又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读者教育工作在读者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文献激增和文献情报需求的日益增强,读者教育工作是读者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图书馆读者工作的成效,而且影响高效图书馆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读者工作者是指那些直接接触读者的工作人员,如流通、阅览、图书情报以及技术服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读者工作者的素质如何,直接反映了图书馆的社会效果,是衡量图书馆工作的尺度、读者工作者的工作成效,表现在满足读者需要,为读者解决实际问题.无数事实反复证明,办好一个图书馆需要诸多的条件.但是.在这些条件中人是最主要的,特别是读者工作者是第一个主要条件.列宁曾深刻的指出:图书馆员是读者工作的灵魂.英国图书馆学专家哈里森说:“如果说,图书馆的成功与否完全依赖于工作人员的质量与专长,这一点也不夸张”,“即使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图书馆,如果没有能够充分挖掘馆藏优势的、讲究效率的和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也难以提供广泛而有效的读者服务.”因此可以看出,图书馆工作不能适应科研和教学的发展是图书馆读者工作者的落后,而技术、设备上的落后是次要的.为此,不断加强读者工作者的继续教育,优化读者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是势在必行,也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读者工作者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5.
费什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涉及四个重要的概念:文本与读者的关系、阐释团体、构成阐释团体的读者、文本的分析方法.在文本与读者关系的问题上,费什的观点大有别于其他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家.费什强调,不同阐释团体由于采用不同的阐释策略,对同一文本阐释的结果大相径庭;但每一个阐释结果,只有对阐释团体各自的读者才是确信无疑的.他对不同阐释结果持以宽容的态度,值得赞赏.费什所称的"有知识读者"指的是各种阐释团体具有文学能力的理想化读者或批评家;实用批评家对其读者观颇有微词.费什的文本分析方法见解独特,但既有长处,也有不足.  相似文献   

6.
庞政梁 《巢湖学院学报》2005,7(5):155-157,160
恽逸群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服务读者、教育读者、着眼于读者的新闻改革等充分体现了恽逸群报刊编辑中的读者意识.与恽逸群坚定的立场、卓越的才华、崇高的品德一样,其鲜明的读者意识也是他为我国新闻出版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投诉是读者在图书馆工作、管理与服务存在不足、缺陷与错误,不能满足读者使用图书资源的合理需求时的权利表达、主张与要求,大多数读者投诉的心理期待是友好的、善意的、理性的.减少读者投诉首先要从源头找寻途径,解决读者投诉问题则需要遵循维护读者权益原则、实事求是原则、温和礼让原则与满足读者合理需求原则.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的书刊阅览导读工作是图书馆对外服务的窗口,是图书馆读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做好书刊阅览导读工作,履行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搞好服务育人,提高服务水平,决不是目前机械“看堆”式的服务所能奏效的.要了解读者、关注读者、发展读者,唤起读者的阅读意识,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研究分析读者的心理特征及其活动规律,采取相应的对策,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在服务手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读者教育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基础.高校图书馆必须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深入开展读者教育工作,明确教育目标,探究教育途径,加强对读者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的培养,提高读者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读者工作是师范学校图书馆工作的重点.师范学校图书馆的办馆宗旨和服务职能,只有通过读者工作才能体现.读者工作的成效是衡量师范学校图书馆工作水平和办馆效益的基本标志.为此,师范学校图书馆应有计划、有组织、多元化地做好读者工作.  相似文献   

11.
作者、编辑都要为读者服务,对读者负责.编辑除为读者服务、对读者负责外,还要为作者服务,即平常所说.甘为他人做嫁衣裳.为此,编辑部对编辑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这里不赘述.本文仅就“作者也要为编辑着想”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1、读者和工作人员经常处于被动地位.在封闭式借阅方式的图书馆中,读者借书不能同馆藏书籍直接见面,而是要经过整个流通环节.这样读者的许多意志被图书馆的工作限制了,读者不能随心所欲.主要应由读者自己做的事情,被图书馆人员的工作代替了,读者的意愿要由工作人员来表达.这样就出现表达程度问题,读者自己所需的图书.却自己不能选取,读者必然处于被动状态.由于目录体系不完备,对藏书内容揭示的不够;特别是图书内容难易程度、水平高低等问题,很难在目录卡片上反映出来;有关读者要解决的问题的同类书籍很多,哪个是最符合读者要求的呢?工作人员很难判断.读者由于不亲身同图书接触,很难选到可心之书,结果是浪费读者时间,增加馆员们的工作量.有时由于图书写作水平问题旧书常常出现“名不副实”的现象,读者按其名借来后,一看内容却不尽人意.工作人员,特别是各书库的工作人员,是通过流通环节同广大读者间接联系起来的,只能凭索书单“按图索骥”,为人找书,不能为书找人.使他们的智力潜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样便不能对读者进行高层次的服务,不利于图书的充分利用,也是图书馆人才的浪费.2、馆员工作量大,读者浪费时间多.闭架借阅读者不能同图书直接见面,流通过程环节太多,借阅手续烦多.有的馆书库又是垂直分  相似文献   

13.
读者批评理论强调读者及读者视野,认为文学作品通过不断召唤读者的期待同时又重构读者的期待最终实现其文学价值.本文基于此理论,从读者期待视野、期待重构和召唤结构三方面对<奥赛罗>进行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4.
学电脑     
1—1 说明1.本书对各种定义、概念的解释尽量做到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尽可能地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机制介绍给读者.换句话说就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制高点,使读者能一览计算机的世界,迅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2.本书主要面对以下两类读者:(1)计算机的初学者;  相似文献   

15.
跳读与略读是选择性阅读的两种形式、在普通阅读过程中,读者一字不漏地阅读,而在选择性阅读中,只读一部分内容.这时,读者的眼睛跳跃移动.测览部分内容.我们注意到眼睛每次停顿时,读者只清楚地看到这一页上极小部分内容.如果读者眼睛沿一行行字平稳地移动,每看一两个字就极为短暂地停顿一下,那么读者将清楚地读到所有内容,也就是说读者在进行普通阅读.但是如果读者的眼睛在快速地扫视每行或每页,而不是逐句阅读,那么读者在进行跳读或略读.以跳读或略读的方式阅读,读者可能没有透彻理解文章内容.然而,如果  相似文献   

16.
文学名著是文学史上公认的优秀作品,它具有启迪读者、感动读者、塑造读者、成就读者的人文价值.名著以其无与伦比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然而初中生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很不乐观.本文从教师的视角透析了初中生文学名著教学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是利用藏书来为读者服务的,是以有效的读者服务为前提的,没有读者的利用,图书馆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阅览工作是读者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图书馆组织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方式之一.在目前各高等学校图书馆经费普遍紧张,书刊大幅度涨价,书刊复本率偏低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因此,阅览服务就尤其重要.本文从高等学校图书馆学生读者的学习活动规律、学生阅览目的和范围、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三方面  相似文献   

18.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读者服务质量的好环代表着图书馆工作的水平.因此,正确评价读者服务的效果,对读者服务工作进行科学管理,是提高图馆工作质量的关键.一、正确评价读者服务效果,是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有效保证.我国对图书馆工作效益评价,一般用图书的产出结果与图书的投入的比例关系来考查.即一定数量的收入,产出的成果越大,效益越好.评价  相似文献   

19.
杨晓岚 《文教资料》2009,(23):91-92
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图书馆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对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对于读者服务工作的影响已不再是一种辅助手段,而逐步发展为读者服务工作的一种新模式.在网络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学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在读者服务理念、读者服务内容、读者服务方式等层面上都应转向.  相似文献   

20.
读者意识是作家对读者接受和理解作品的先期预设,是作家创作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作家的读者意识,伴随着传播媒介的现代变革而渐次萌生.冰心的读者意识是对时代要求与读者审美意识双重呼应的产物,一方面,冰心敏锐把握时代症候,关注社会民生;另一方面,尊重读者的情智和阅读积极性,以文体的创新性和艺术的情趣性引发读者的阅读热情.然而,冰心的读者意识却未能发展成明确的、具有积极主动性的主体意识,呈现出主体的潜隐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